北宋中后期的著名词人贺铸,在晚年写了一首悼亡词叫《鹧鸪天》。后人称赞这首词能与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词并称为宋代悼亡词坛上的双璧。

在介紹这首词前,先说明一下是什么打动了我,使我想到要介绍这首词的。
前些天在翻阅博客群时,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一位南京的女博主,用极其哀伤的笔墨在悼念其亡去不久的丈夫。她家原来是要多幸福就有多幸福:她和丈夫都退休了。女儿又非常优秀,在德国成家,家庭条件优越,而且为他们生下了一个外孙女和一个外孙。她们有空就飞去德国团聚。可是天不假年,平时从不生病的丈夫,退休不到三年,竟莫名地患上了肺癌。经过半年的挣扎,终于还是走了。博主在丈夫去世后,用了上万字的文章追忆了抢救和服侍丈夫的整过程。到现在为止又陆续写了五封信给天堂里的丈夫,倾诉自已的思念及丧夫后的艰难。感情极其真挚,伤痛特别感人。我是流着泪一口气看完的。阅读中,使我想起贺铸的悼亡词《鹧鸪天》,而且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这首词的精髓。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这首词吧:
重过阊门万事非,
同来何事不同 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
头白鸳鸯失伴 飞。
原上草,露初晞。
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
谁复挑灯夜补衣?
在欣赏这首词前,我们先来介绍一下作者吧。贺铸,字方回。(1052---1125)。祖籍山阴(记得贺之章也是山阴人吗?),但出生在河南卫州。他是赵匡胤贺皇后的族孙辈,所以是地地道道的外戚。他娶的妻子也是宗室之女。少年时他侠气喷薄,指点江山。而且愽闻強记,遍读唐人遗集。但时也运也,就是没能从科举走入仕途。为衣食所逼,做过很多吏职,甚至为“五斗米”去担任武职。后经李清臣、苏轼等人推荐,改为文职。再后来以太祖贺后的族孙恩,封朝奉郎,赐五品服。这已经是1118年的事了,贺铸已垂垂老矣。之任一年,即辞职不干,定居苏州读书著作。1125年病殁于常州僧舍,享年七十四岁。他为我们留下了280多首形式多样,题材丰富的好词。因为贺铸喜论当今世事,不肯屈节于权贵,所以怀才不遇,潦倒一生。作为后生的我们,真为他的遭遇愤愤不平。
简单介绍了贺铸的情况后,我们再来看看贺铸写这首《鹧鸪天》的背景。贺铸夫人赵氏,虽为宗室之女,但自嫁贺家“百事哀”。她勤劳贤惠,无怨无悔,与贺铸相濡以沫。贺铸在另一首《问內》诗中,曾写了赵氏冒酷暑为他补冬衣的情景。贺铸年近五十岁时,闲居苏州三年。不幸的是,也就是这三年中,赵氏因病去世。这生离死别,给了贺铸如锥心之痛。1101年,贺铸从北方来到苏州。在一个淒清的雨夜,写下了这首堪与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媲美的悼亡词。
词一开始就说“重过阊门万事非”,这里的“阊门”可作借代苏州理解,也或许正是贺铸与生前的赵氏,就闲居在阊门附近。眼见一切都巳物是人非,所以作者问出“同来何事不同归?”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你为什么这样狠心地抛下我哦?!”这是悲伤之极的反诘句。下面这句,贺铸用了典故。枚乘《七发》中写道:“龙门之桐******其根半死半生。”白居易《为薛台悼亡》中说:“半死梧桐老病身。”作者把“梧桐半死”来比喻自已丧偶。清霜原指秋天,这里借指年老。与下句“白头鸳鸯失伴飞”同理,都指老年失偶。
“原上草,露初晞”也在用典。古乐府挽歌《薤(读“泻”音)露》写道:“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所以原上草,露初晞是指人死了。旧栖为原来住的地方,新垅指新坟,因为他再来苏州时离妻子死去不久。用“两依依”来烘染悲凉的气氛。结尾两句最打动人心:“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作者选择挑灯夜补衣这一典型场景,说明妻子曰夜操劳,甘于过清贫的生活。也表现了他们夫妻俩相濡以沫,一往情深。就更体现了作者失伴之后深深的哀悼之情。
全词只写事与物,没有一个“泪”字。但就是这种纯真细腻的描写,给人有一种潸然泪下的冲动。
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偏重于梦中虚景的描写,而贺铸的这首词则偏向于写实,以温馨生活的回忆来对亡妻的深情悼念。两词各有千秋,都诉说了人间的真爱。千年以来,它们感动了无数的有情人。所以,后人称这两首词为宋代悼亡词坛上的双璧。 (完)
附:【宋史】贺铸传
贺铸,字方回,卫州(案《庆湖遗老诗集》自序录 “越人” ,《彊村丛书》本《东山词》作 “山阴贺铸”)人,孝惠皇后之族孙。长七尺,面铁色,眉目耸拔。喜谈当世事,可否不少假借,虽贵要权倾一时,小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人以为近侠。博学强记,工语言,深婉丽密,如次组绣。尤长于度曲,掇拾人所弃遗,少加隐括,皆为新奇。尝言:“ 吾笔端驱使李商隐、温庭筠常奔命不暇。” 诸公贵人多客致之,铸或从或不从,其所不欲见,终不贬也。
初,娶宗女,隶籍右选,监太原工作,有贵人子同事,骄倨不相下。铸廉得盗工作物,屏侍吏,闭之密室,以杖数曰:“来,若某时盗某物为某用,某时盗某物入于家,然乎?”贵人子惶骇谢“有之”。铸曰:“能从吾治,免白发。”
即起自袒其肤,杖之数下,贵人子叩头祈哀,即大笑释去。自是诸挟气力颉颃者,皆侧目不敢仰视。是时,江、淮间有米芾以魁岸奇谲知名,铸以气侠雄爽适相先后,二人每相遇,瞋目抵掌,论辩锋起,终日各不能屈,谈者争传为口实。
元佑中,李清臣执政,奏换通直郎、通判泗州,又倅太平州。竟以尚气使酒,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食宫祠禄,退居吴下,稍务引远世故,亦无复轩轾如平日。家藏书万余卷,手自校雠,无一字误,以是杜门将遂其老。家贫,贷子钱自给,有负者,辄折券与之,秋毫不以丐人。
铸所为词章,往往传播在人口。建中靖国时,黄庭坚自黔中还,得其“江南梅子”之句,以为似谢玄晖。其所与交,终始厚者,惟信安程俱。铸自裒歌词,名《东山乐府》,俱为序之。尝自言唐谏议大夫知章 之后,且推本其初,出王子庆忌,以庆为姓,居越之湖泽所谓镜湖者,本庆湖也,避汉安帝父清河王讳,改为贺氏,庆湖亦转为镜。当时不知何所据。故铸自号庆湖遗老,有《庆湖遗老集》二十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