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荒诞的最真实— —第176期一日一香

 沁致沉香 2017-01-06


香料炮制应用辅料的历史十分悠久,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开始应用辅料炮制香料。如《素问》载有:“酒浆”;《五十二病方》载有醋制商陆、用酒制丸等。由于辅料在炮制上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炮制技术的发展,增加了香料灵活性应用。由于辅料品种不同,各种辅料性能和作用不同,在炮制香料时所起的作用也各不相同。




现代香料中辅料是指除主料以外的一切附加物料的总称,它必须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不与主药起反应,不影响主要的释放、吸收和含量测定。而炮制辅料的概念与上不同,是指具有辅助作用的辅助用料,它能与主药起到增强疗效或降低毒性或影响主药理化性质等作用。两者概念有明显的差别。


目前常用的炮制辅料种类较多,总的可分液体辅料和固体辅料两大类。本次主讲内容为液体辅料中的“酒”。


【酒】



传统名称有:酿、盎、醇、清酒、美酒、灰酒、无灰酒等。酒的起源甚早,据《战国策》说:“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五十二病方》中有用酒送服和用酒制丸药的记载。《神农本草经》亦载有“宜水煎者,宜酒渍者,宜煎膏者”。具体品种有“蝟皮,酒者杀之”。宋代有“酒煨”、“酒炖”等法。据初步统计,历代曾用酒炮制的香料约270种,至今仍然沿用的有85种之多。


当前用作制药的有黄酒、白酒两大类。黄酒为非蒸馏酒,从《吕氏春秋》、《会稽县志》等文献记载,可追溯到2300多年前,系用米、麦黍等和曲酿制而成。一般为橙黄色至深褐色,清亮透明的液体,气味醇香特异。


白酒始创于何时,至今仍无定论,有的说创于唐代,有的说起于南宋,有的说起于元代。李时珍曰:“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白酒为米、黍、麦、山芋、高粱等和曲酿制经蒸馏而成的。一般为无色透明液体,气味醇香特异,而有较强的刺激性。


酒是良好的溶剂,能溶解多种成分,因此,香料经酒制后,能改变香料的物理状态,有利于成分的浸润、溶解、置换、扩散等溶出过程,对某些香料还有托吸附作用,提高有效成分的溶出率。


紫河车等动物香料的腥膻气味,在酒制过程中有些成分会随酒挥散而可达到除臭目的,故酒制可起矫味矫臭作用。酒能软化香料,溶解香料中的某些成分,可用来软化蟾酥、没药等,便于制剂。此外,还可用酒处理,利于香料粉碎、精制、去杂质等。如菟丝子酒浸便于粉碎;五灵脂酒碎飞研,便于淘去沙石。

古人强调,炮制用的酒应为无灰酒,即酿造时不加石灰的酒。炙香料要用黄酒,多用作炙、蒸、煮制等辅料;浸香料多用白酒。常用酒制的香料有黄岑、大黄、白芍、山茱萸、女贞子、五味子、白花蛇、乌蛇等。



香料:

    紫檀15克、枨皮30克、甘松15克、苦练花30克、榠查核30克、紫荔枝皮30克、龙脑少许

 

辅料:

    水、白蜜、酒、白沙蜜

 

方法:

 

1、制紫檀:

檀香细切成末,用一升水,半斤白蜜,一起放入锅中浸泡三天,再将其用慢火焙干

 

2、制甘松:

将甘松切成小段,再用酒浸泡一宿,然后搁入铁锅中慢火焙干

 

3、炼蜜:

将白沙蜜通过滤网倒入陶罐中,再用油纸重叠密封罐口。再将装有白沙蜜的陶罐放入大铁锅中蒸煮一天后,取出陶罐,再在炭火上煨煎煮沸,去除水汽

 

4、调香:

将诸香研磨成末,加炼蜜调匀,窨藏月余焚之。其他香方没用紫檀和甘松,而是用香附子15克、零陵香30克,其余皆相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