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举考试的考官吃啥?

 碧海天书 2017-01-06

     打开电视机,几台美食节目扎堆的情形不难遇到:“舌尖上的中科举考试的考官吃啥?
国”(舌尖上的广东、舌尖上的四川……)“厨王争霸赛”“烹饪擂台赛”“天天饮食”“阿某的厨房”……连健康节目也要请来大厨,现场烹调一两道养生佳肴,以飧观众。

    这也难怪,中国古来以农耕立国,而农耕的基本目标,就是让人科举考试的考官吃啥?
们填饱肚子。由此出发,“食色性也”成了先哲对人性的朴素理解;“民以食为天”成为历代帝王墨守的“牧民”准绳。
    

       儒家经典《尚书》的名篇《洪范》中,有几至关重要的话:“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也就是说,只有王才有权赐福,只有王才有权施威,只有王才有权享用美食!——“洪范”本有宪章大法之意,里面居然特意写进王者享用美食的特权,不禁令人联想到护槽争食的动物习性!

    偶翻《钦定大清会典》,发现把吃的权力写进法规,竟成了传统。那是一部清代典章法规的汇编,内中言及“礼部精膳清吏司”的职官责任,详列着各种官办活动(如皇家祭祀、接待外宾、科举考试等)的物食单资供给标准。

    就拿京师三年一期的乡试、会试来说,那本是国家的“抡才大典”,庄严而神圣;不过在“精膳司”看来,却纯粹是一场“官员饕餮秀”!——不但出题、填榜等关键时刻要举行盛宴,每日的伙食供给,也开有详细清单,依官阶高低分出等级。

    科举考试的考官吃啥?例如,主考官(知贡举、都统)享用一等伙食:每位每日鸡两只,猪羊肉各四斤,白米二升,老米四升,面三斤,鸡蛋八枚,菜四种,“菽乳”(豆腐)四方,油酱醋各八两,酱瓜四两,盐二两,椒一钱,蜡烛八枝,茶一两五钱。——这些食料,肚量再大的主考也难以消化;估计可以攒起来,试毕一并打包带走,也算当官的一种福利待遇。

    享用二等伙食的是各房监试提调、参领、参将等,所供鸡猪羊肉及米面蜡烛等“视一等减半”,鸡蛋则少两枚,酱瓜少一两,盐、茶等各少五钱。享用三等的是一些辅助巡视的官员以及门官、医官、书办等,每日鸡一只,猪羊肉各一斤,鸡蛋四枚,米面油盐也都按等减量。

    科举考试的考官吃啥?至于对读生、誊录书手,也有米蔬供应及猪肉半斤。这两种人多由秀才充当,负责试卷的抄写和校对。秀才是士绅的最低一级,当然也属“肉食者”。——至于刻印试题的工匠,以及皂役、厨役、鼓手等,则属“下等人”。虽然也有官饭可吃,却只是老米、生菜、鹽菜、豆腐“伺候”,难见荤腥!

    科举考试的考官吃啥?回头再看电视里的美食节目,不由得心生感慨:还是今天好,物质极大丰富,吃喝不再分等。不要说鸡鸭鱼肉成了百姓的家常便饭,就是鲍鱼龙虾、海参鱼翅,工薪族咬咬牙,也能偶尔一尝!

    只是在温饱无虞的今天,我们的媒体是否可以开拓思路,引领受众向更高的层次瞻望?当一个民族从农耕文明的土壤上起飞时,显然需要更丰富、更高端的“食粮”——除了“舌尖上的”,还有“心尖上的”……

    (本博客文章均为自创,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插图来自网上,谨致谢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