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没有专家 只有一群奋斗在教育一线的老师 分享「家庭教育」与「孩子学习」相关内容
很多父母已经遇到过这样的,谁谁家的孩子考试又得了第一,谁谁家的孩子考上了清华北大,等等让自己羡慕的事儿。但是大家也许很少去想,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会学习那么好,会考上好大学? 在一般人的认知里,认为别人家的孩子要么聪明,要么努力,更重要的是爱学习。这只是我们为了说服自己,而把问题都归到孩子身上的一个错误想法,真实情况也许并非如此。如果你看到孩子之间的差异,首先是不是要想想造成差异的原因? 其实原因里有误区,我们必须要知道真相:
在每个人的学习经历里,都会听到老师说“多和班里学习好的同学学一学”,这就容易让人认为“学习好的孩子都热爱学习。 然而,就我学生时代接触到的所谓的学习好的同学,甚至我现在作为老师所接触到的一些孩子,并非都是那么的“热爱学习”。 学习好的孩子,真正的兴趣往往会出人意料,比如电子竞技、一些体育项目、绘画美术等,这些往往是他们真正喜欢的,而学习更像是一种义务,或者是为了完成某个目标。 可以说,”热爱学习“并不是促使孩子学习的原因,那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知道,想让一个静止的小车运动,必须给它一个推动力,孩子学习就有这样的推动力。如果想了解这个推动力是什么?我们更应该理解这个“推动力”的基本逻辑。 在孩子的大脑中,有一个“我想要”的力量,当给一个孩子奖励或者其他的物品时,大脑中的多巴胺会产生激励效应,促使孩子产生付出努力的想法或行为。学习就是在这种“我想要”的力量下驱使而产生的。
比如当一个孩子看到了物理试验箱而想要拥有它的时候,学习物理的想法开始萌生;当拿到试验箱并跟着老师进行操作的时候,这种能够感知到的乐趣促使她付出努力,试着让物理成绩提升,获取荣誉。单科成绩好的孩子,往往并不是热爱这个学科,而是这个科目给了他想要学习的动力。所以说,“爱”学习是假象,“想”学习才是真相。
既然学习的原动力不是来源于“爱”,而是“想”,那么就要知道“想”该如何产生? 那就是:刺激孩子学习的欲望。 想要刺激学习的欲望,就要满足三点: 1、兴趣; 2、激励; 3、成就感。 培养兴趣:用新奇的可感知的环境、行为或事物让孩子去感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适当激励:当孩子完成某一阶段任务或者取得一点小成就时,给予一定得鼓励,增加孩子的学习士气。 满足成就感:孩子学习的最大目的就是得到别人的认可,尤其是家长的认可,家长要做的就是超出孩子的期待,成就孩子。
了解孩子学习的真相,家长也许才可以懂得如何更好地帮助孩子进行学习,未来才有可能让孩子成为你所期待的那样。 在激发和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上,有一群人他们做的很好,这也是成就了他们的孩子进入名高校。除了对孩子学习上的规划指导外,还从小就关注孩子的习惯养成和能力培养。问问自己,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我们是否真正的陪伴过?并不是吃饱穿暖就是爱孩子,而是成为他们人生的灯塔。 不得不说教育真的也要有技巧,只要用对方法,何愁普孩儿不逆袭?借鉴别人成功的方法,探索这些娃背后家庭的力量。看他们的父母用怎样的方式助娃成功! 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他们的教育秘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