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密五音、闻音辩证和黄帝内经中失传的五音针灸

 朱1971 2017-01-06

导读:中国传统文化学问的体系有几个特点,把握这几个特点,有助于我们了解华夏先祖们的时空意象,人文思想,及他们认识自然生命的观点和方法。为进入中华传统人文的意境殿堂打开一扇门。

 


 

一、华夏始祖立了一个时空标准——中。有了中,人立足于此才有左右前后上下内外。中的范围跟广泛,在此我们借用中医的观念,狭义的中就是常,有了常就有了变,《黄帝内经》里提出的知常达变。中国人的信仰就是中国。 解“吾”字有感:立于中,而面南明治天下!髀尺夏至正午影长的一尺五寸是中国人的时空数码基因。 中国的漩涡卍这个象很精彩,就象银河系的四维旋转,合则收纳包罗万象,开则辐射运化十方。九州方圆离合之道,率土之滨,莫非王土,普天之下,莫非中国!


二、中国传统的学问研究的是关于人类的学问,不脱离于人的时空结构!古人将手作为宇宙阴阳算术的模型,将自身小六合作为体验感知宇宙大六合的气机模型。又如《黄帝内经》开合枢的概念不仅是指六经的开合枢,整个自然时空结构的开合枢!


三、中国传统的术语,尤其是上古的文字、术语,在人为意象、在天地物则为气象。我们在学习研究时就要把握事物所在的时空气象。


四、研究古人的学问发现有个很有趣的现象。问题即是答案。如同钥匙即锁,锁即钥匙。就像就像人体的病机和气机同体两用。解铃还需系铃人。五音宫商角徵羽是什么?五音就是五音,五音的问题就是五音的答案。


五、古人的天人合一观。很多术语都是全息的天地人三才气象观。如中医运气学的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人为阳明。当然这个阳明还不单一维度指人的阳明!把握阴阳,提携天地!

 


 

一、易与天地准

古代先贤从很多维度和方面设计了象,通过音象来把握气象。五音六律就是研究宇宙时空运转,天地自然气机的学问。古代天文历法通过葭管吹灰和音律的关系来把握宇宙气机及天地气候的变化。五音宫、商、角、徵、羽,是宫音九九八十一数的三分损益而来。


宫音就是中的时位(时间,空间)标准。“五音”最早见于《孟子·离娄上》:“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二、五音源流、礼乐和序

五音宫商角徵羽古称音品或音质,现称音色。音从舌出,意为心音,音与意合!《说文》音者,声也。从言,含一。生於心,有节於外,谓之音。宫商角徵羽,声。丝竹金石匏土革木,音也。《周礼·春官·大师》以六律为之音。《诗序》情发於声,声成文,谓之音。《疏》此言声成文谓之音,则声与音别。《礼·乐记》变成方谓之音,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凡乐,天地之和,阴阳之调也。”——管子。


三、知音氣象、发音器象

宫音,发音舌居中不动。上、商、三、酸的发音以商为标准,商发商音,口张开,舌平舒展;上发音口张开,舌尖上翘,五行属金从火化,商音从徵音化。三发音基本上属宫音,酸发音唇撮紧,五行属土从水化,宫音从羽音化。古代相术有专门相音的,认为相音最准确。比如宫音,声如洪钟。一个女人徴音太过,那就真的是刀子嘴,古人认为会克夫。角,舌缩却。徴,舌抵齿。宫,舌居中。商,口张开。羽,唇撮紧。这是李阳波先生总结的五音发音规律。五音就是以宫商角徵羽五个字的发音来泛指五种音色及五种天地的气候、气机!

任何事情是需要一定的条件、机缘;以人身体精气神作为物质基础,也许就是《黄帝内经》所说“肾气开窍于耳,肾和则能听五音也。”

 




四、古今异轨、音随运变



《管子·地员》:

凡听角,如雉登木以鸣;各地方言读角为桌子缺了一个咯儿。鸡叫也是发“咯咯咯”的音。

凡听徵,如负豕,觉而骇;声音很尖,尤其是农村过年宰猪时,尖叫声让人撕心裂肺的感觉。

凡听宫,如牛鸣中;佛家梵音咒语中特别多,还有神秘少数民族歌声。

凡听商,如离群羊;口张开。

凡听羽,如马鸣在野。声音沉闷、雄浑。


京房六十音律,十天干十二地支六十甲子在标注流年运气的音准。我们古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发现动植物对自然界气机变化很敏感!找到了气候与动植物的生长化收藏规律。比如冬至老虎,蚯蚓,蝉,螳螂,麋,鹿,夏枯草,萤火虫等!我偶然发现在上海有两个朋友的音色与我大学校友音色很相近。有人能以我的音色为标准,知道他人和我年龄相同。一个人的五音和他出生的时空背景,后天生活环境相关,五音与人的生成八字(命图),出生时的五运六气关系更大。

 

人体小宇宙,脏腑如星宿,五脏六腑状态如同宇宙星宿运转时间空间状态。由于岁差的緣故,织女星实际上曾是人类在新石器時代的北极星,是处于母系社会时代的先民们膜拜的明星。如台湾河洛话(唐宋时期)为宫音读“江山依旧”发音“刚三依够”(舌头基本居中不动)与普通话所读徵音音色(舌尖向上,火曰炎上)不同。

 


思考唐宋时期宫音到如今徴音的变化,可能与宇宙大运的转变及人类的进化有关,古人的气质和生活状态给人一种古风,朴素,自然的美感,我们现在人的舌头都相当灵活,用巧舌如簧,伶牙俐齿形容恰到好处。当然与民族的大运也是息息相关的自唐宋之后,华夏正统的文化血脉一直往九州东南方位迁移。经历金、元、清、西方及日本的侵略。徴音发音为舌抵齿,舌尖上翘,舌尖为心,应南方、朱雀、红色,五行火曰炎上!多年的压迫与侵略让中国人沉潜的气机一下激发上炎。我们的国旗是红色的,当初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抗日救亡图存的革命息息相关,我们炎黄子孙就是钟爱那鲜艳如火的红。人的徴音太重容易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虚火上炎,心肾不交。正常的神气应该是收敛潜藏于丹田,呈现出秀外慧中的印象、气质。


五、五音之道



音乐对人身体心理心性的影响!古代打仗是击鼓鸣金。我们经常会说一个人沉住气,这个就和羽音有关,羽乱则危,其财匮。潜藏的肾气沉不住的人,稍微有点钱财,就容易挥霍,藏不住财,这种人也保守不住秘密了。现代社会宅男腐女抑郁症的人特别多。和这个时代的社会背景是有很大关系的!徴乱则哀。如今伤感情歌特别多容易流行,容易引发少男少女心中的情愫,本没有经历多少人情世故,哀怨伤感,离愁别绪却特别多,这是音乐的诱导作用。要多听正音,古琴曲如《普庵咒》,《太极》,《云水禅心》、《心经》等,古琴曲纯阳潜藏,收敛心神,让人心静轻松,要是打坐时配上如巫娜的《淡若晨风》、敬善媛的《莲心曲》效果会特别好。



六、六字(音)诀

春嘘明目木扶肝,夏至呵心火自闲。

秋四定收金润肺,肾吹惟要坎中安。

三焦嘻却除烦热,四季长呼脾化餐。

切忌出声闻口耳,其功尤胜保神丹。

静气安心定神,每字默读六遍。津液自生,渐到满口,分做三次,以意送下。嘻以去烦呼以去热吹以祛风咝以解急呵以下气嘘以散滞。

王善人化性;老山人看我:有主意明理信实响亮柔和。柔和的和音与六字诀的呵以下气的呵是一样的道理。心火下降,心肾相交水火既济,人体心情气机自然柔和。

人生气时明明是怒气,为什么生活中要说成发脾气?安慰的人会说“消消气”。消消气看来不仅是心平气和,或许还有指金克木之意,故悲则气消。生气俗话叫做呕气。呵以下气。其《黄帝内经》: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素问·举痛论》。“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七、闻音辩证

中医的四诊望闻问切的闻诊其实就是闻五音之太过、不及,诊断五脏六腑七情的状态。《黄帝内经 · 脉要精微论》五脏者中之守也。中盛脏满气盛伤恐者,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

角徴宫商羽,青赤黄白黑。五姓宅经:发音时唇、舌、齿开合缩撮不同,分为宫商角徵羽五音以此推断宅门宜忌方位。


角音,肝主语,女子以肝为先天,怪不得女人那么爱说话。甜言蜜语,女人伤春,上海话就是角音,尤其是上海女人说话,长篇大论说了一通,舌头可能都没有伸直过。木曰曲直,肝主疏泻,收敛。羽音,男人悲秋,窃窃私语。

古琴羽音,琴弦金属音太重加蚕丝,音色雄壮、沉稳、阳刚。西方的钢琴就是金属音太重,琴键和五线谱也立了一个“中”的标准,中央C左边低音,右边为高音。开合枢音之氣象。胆少阳半表半里为枢、怄氣、恼火、生氣、发脾氣、消消氣、呕吐,呕从枢,少阳枢。吐从土脾胃、忍氣吞声、思从田、胃从田。

感冒的人,我们即使通过电话一听声音很容易知道。声音嘶哑:胸部和咽喉有痰。人咳嗽的声音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那种秋燥的咳嗽,这种咳嗽是声音很尖,容易咳出血。一种是那种肺部有寒饮停留,属水饮射肺,这样的病人平时站着没事,一平躺就咳,咳的声音有股凉意,睡觉要垫的很高。当然这样的人现在很多,上海地铁里,空调开的太低受风寒,很多人在地铁里坐一会就鼻窍不通,肺失宣降,流鼻涕,阳气虚的人就会四肢手脚冰凉。2015年乙未年五运六气主运金运不及,这种寒咳人群中特别明显普遍。尤其是现在的女孩子追求漂亮性感,露肚脐的很常见,现在是丹田都露出来了。到了秋冬季节就建议地铁里适度调整冷气温度。或者带件外套,女士建议带披肩,丝巾,护好脖子、颈椎。可以点穴刺激剑突,中脘穴,膻中穴,天突穴把寒痰排出来就可以安睡了!2016年丙申年水运太过半腰及下肢水肿的特别多。有一次去一个老外朋友家里,当时先生坐在沙发上就咳了一声,我注意到了,临走之前问他太太,说你先生感冒了,外感风寒。结果她告诉我两个小孩也没精神,不知道怎么了。推荐他们去我老师那里针灸。我想应是前三天上海的冷天氣,受风寒造成的初感,这就是治未病。


2015年端午节随老师去山上小住。朋友家的女儿,比我大一岁,晚上一起吃饭,这姐姐说话时,声音含糊,感觉声音被什么东西压着一样,挺抑郁的。角,舌缩却,木曰曲直。就像小孩子做错事了家里大人问她,她不想回答,又不敢不回答,嘴里像含着枣说话一样。问她姨父,姨父就说小时候她爸爸管着太严。造成这姐姐身心抑郁,肝气郁结,声音含糊其辞。当时说到这时我看她眼睛泪汪汪的,由于在我年轻人面前不好意思哭,忍住了。第二天中午大家谈到了这个问题,就一下子忍不住大哭出来,哭出来了就好了,把十几年所受的抑郁委屈排出去,心里就舒服,开阔了,后面教她开合式,常常调理身体气机,能够舒胸宽中理气。



八、五音针灸

《黄帝内经 · 灵枢 · 经别》“黄帝问于歧伯曰:余闻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腑,以应六律。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难也。请问其离合,出入奈何?


《黄帝内经·灵枢·九针论》“五者,音也。音者,冬夏之分,分于子午,阴与阳别,寒与热争,两气相搏,合为痈脓者也。故为之治针,必令其末如剑锋,可以取大脓。六者,律也。律者,调阴阳四时而合十二经脉,虚邪客于经络而为暴痹者也。故为之治针,必令尖如氂,且员且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黄帝内经》“音病者,治其经。”




九、方言土语中ing

对比中西方语言很有趣,西方的语言多为商音,东方的多为宫音。从西方的You和Me与中国的你和我(音象中正和谐,平和委婉)就可以看出两方的立场及民族文化的差异和未来的走向。


在研究西方语言语音系统和东方(包括日语、韩语等)语音体系,尤其是中国汉语发音体系的时候,发现西方的发音有先天的缺陷,中国有一个成语天生注定是用来形容西方的语言发音体系,那就是五音不全。当然,他们也只能后天混乱弥补。


十、五音修行、通感光音



同道好友:特发个人微信名片希望与有缘人相互交流,共同学习,不足之处还望多多指教。后期计划把音,气,象贯通,着重五音、舌象、面象与人体内在脏腑气机对应一统的研究。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