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于运动,很多中老年人上了年纪,会经常逛公园、跳广场舞、散步、跑步、爬山、练太极,做各种运动,如果按照运动就健康的理论,那么生病的中老年人肯定会很少,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很多中老年人的状况是:刚开始运动时,头几年是少生病了,体质也强壮了。可越上了年纪,越练反倒各种毛病依然出现,也没少进医院。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是没有注意饮食的调节。今天小编就跟大家聊聊,中老年人的饮食都应该注意哪些。 【为什么中老年人饮食比运动重要?】 很多中老年人,热爱运动,但是身体的各种疾病还是没有缓解,很多老年人,锻炼到最后身体跟不上,反而会出现各种问题。原因都有哪些呢? 1、很多运动身体却没有好转的中老年人,往往都是重运动而轻食疗的人。每天花上几小时运动,而吃饭却粗茶谈饭,讲究清淡,以素食为主。 2、很多中老年人饭量减少了,胃肠的消化吸收能力也减弱了,而且睡眠的时间也在减少,所以造成上了年纪后免疫力的下降,容易生病。 3、老人气血两亏,血容量的减少,容易造成四肢供血的不足,所以老人相对怕冷,穿的衣服也较多。 4、中老年人运动后,四肢暖和起来是因为血液供应明显充足,而这时内脏尤其是心脑,这些对血液供应需求量大的脏器,就会相对的缺血。运动并没使血容量增多,而是使血液重新分布,长时间的运动,老人就会出现头昏、心慌、气短、虚汗这些心、脑明显缺血的症状。 【中老年人如何调理饮食?】 既然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营养膳食比运动重要,合理、丰富的饮食能增强体质、补足气血,使全身各个脏器随时都能有充足的供血、减少心脑疾病的发生,延长生命。那么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如何调理饮食,在饮食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1、中老年人在饮食上应吃些软的、烂的、易消化的食物。 2、每日摄入果蔬5种:对于老人来说,每天摄入食物总量中应有1/3是蔬菜水果。一天应该吃到5种不同的蔬菜水果,其中每种蔬菜水果应食用80克。保证每顿饭应当有一到两种蔬菜,而水果则该放在两餐之间吃而不是饭后,这样有助于保持血糖的稳定。 3、多喝奶:老人每天饮食中有1/8应为牛奶和奶制品。最好能保证400毫升的牛奶、酸奶摄入量,底线则是250毫升。奶酪则是浓缩的奶精华,一般来说,10克奶酪可以折算成35毫升牛奶。 4、主食换着吃:老人的一日三餐中,都要有主食。一般来说,早餐最好吃容易消化的发面食品,如:馒头、花卷等;中午可以来点米饭和面条;到了晚上,低热量的土豆、红薯就是很好的选择,其中富含的膳食纤维还可以促进肠胃蠕动,保证第二天排便顺畅。 4、适量吃肉:冬天经常吃些羊肉,鱼、虾是以海鱼、海虾为主,海鱼、海虾的营养价值高,同时污染少。同时,少吃或不吃鸭肉、螺蛳、蚌肉、乌鱼、螃蟹。这些性凉性寒的食物,老年人脾胃虚弱,而生冷寒凉之物易伤脾胃,所以平时老人也应尽量少食或不食。 7、多吃粥类食物,经常用红枣、桂圆、核桃仁、白果、山药、板栗、空心莲子、松子仁转换着煮粥吃。 8、老年人喝的茶,也是要相当注意的。因喝茶是天天喝,而且空腹时也会常喝,所以更利于吸收。到了秋冬季,苦瓜茶、苦丁茶、金银花茶、决明子茶等寒凉的茶,要尽量少喝。 【中老年人日常饮食推荐】 很多中老年人认为,年龄大了,饮食就应该以粗粮和清淡的食物为主,其实并不完全如此,中老年人营养缺乏,应蔬菜、水果、肉类均衡补充。这样才能达到中老年人对于营养物质的需要。下面小编给大家推荐几款适合中老年人日常食用的饮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南瓜百合莲子粥 材料:大米60克、南瓜60克、莲子10克、红枣4个、百合5克。 制作方法: 1、莲子和百合用清水泡发,大枣、大米淘洗干净。南瓜去皮切块 2、将大米、莲子、百合和大枣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 3、熬煮40分钟后放入南瓜,再煮20分钟,即可食用。 竹荪排骨汤 材料:竹荪4个、排骨400克、山药1000克、姜、盐适量 制作方法: 1、锅内加水烧开,放入猪骨和4片姜,用大火煮去猪骨的血水,捞出备用。 2、竹荪用淡盐水泡10分钟左右洗净,山药去皮切块泡在水里面。 3、将竹荪去根和头部,取中间部分切成段。 4、将山药,猪骨和生姜加入煲中,加适量清水,用大火把汤烧开,转小火慢炖1小时左右。 5、竹荪加入汤中,继续小火慢炖半小时,出锅前调入食盐即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