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小寒时间是几月几日哪一天?小寒节气吃什么及小寒节气养生方法(图)

 智能人做超人 2017-01-07

2017小寒时间是几月几日哪一天?小寒节气吃什么及小寒节气养生方法(图)

发布时间:2017-01-05 15:02来源:北京本地宝整理报道
分享到:

【导语】:小寒节气是什么时候?2017年1月5日11时56分迎小寒节气,小寒节气气候会有很明显的变化,\"小寒已近手难舒,终日掩门深闭庐。\"①一年中最冷的节气:虽曰小,实为最,\"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 ②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头部和脚部,外出最好戴帽,睡前热水泡脚 ③\"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适度运动,别练到大汗淋漓。明天小寒,偶遇腊八,别忘喝碗腊八粥。

  2017小寒时间是几月几日:2017年1月5日

小寒节气养生 小寒节气要注意什么 小寒是什么时候

  小寒节气气候特点及养生注意事项(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版权归原著所有)

小寒节气养生 小寒节气要注意什么 小寒是什么时候

  小寒节气气候特点及养生注意事项(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版权归原著所有)

小寒节气养生 小寒节气要注意什么 小寒是什么时候

  小寒节气气候特点及养生注意事项(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版权归原著所有)

小寒节气养生 小寒节气要注意什么 小寒是什么时候

  小寒节气气候特点及养生注意事项(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版权归原著所有)

小寒节气养生 小寒节气要注意什么 小寒是什么时候

  小寒节气气候特点及养生注意事项(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版权归原著所有)

小寒节气养生 小寒节气要注意什么 小寒是什么时候

  小寒节气气候特点及养生注意事项(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版权归原著所有)

小寒节气养生 小寒节气要注意什么 小寒是什么时候

  小寒节气气候特点及养生注意事项(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版权归原著所有)

小寒节气养生 小寒节气要注意什么 小寒是什么时候

  小寒节气气候特点及养生注意事项(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版权归原著所有)

  2017年1月5日迎小寒节气,小寒节气,下午1点14分交节,太阳到达黄经285°。按古代以北斗星判断节气的方法,斗指戊为小寒。古人认为冷气积久为寒,寒冷程度未至极点,故称小寒,它是夏历的十二月节。

小寒节气吃什么 小寒节气养生习俗 小寒如何养生 小寒腊八节

  小寒节气气候特点及养生习俗

  小寒时节特征

  气温特征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小寒与冬季“数九”中的三九相交,因此进入小寒也意味着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根据气象部门报道,我国东北地区小寒节气里的平均气温在-30℃左右,最低气温可达-50℃,黄河流域一带平均气温在-5℃左右,江南地区平均气温也降至5℃左右,平时也会有强冷空气南下,导致气温短期降至更低。

  小寒时节的生活习俗

  小寒南北差异

  小寒天气酷寒,南北地域跨度大,形成不同的生产农事、生活习俗。农事上,北方大部分地区地里已没活,都要进行歇冬,主要任务是在家做好菜窖、畜舍保暖、造肥积肥等工作。过去,牛马等牲畜就是一家的主要劳力,需特别养护。小寒天气最冷,更要注意牲畜的保暖。民间多在牛棚马厩烧火取暖。小牲畜御寒更加谨慎——单独铺上草垫,挂起草帘挡风。讲究的人家会用温水饮牲畜,尽量减少牲畜的体能消耗,预防疾病,并且在饮水中加入少许盐,补充冷天牲畜体内盐分的流失,增强牲畜的免疫力。平日我们到见牲畜舔墙根、喝脏水的现象,就是牲畜缺盐,以舔舐墙根泥土中盐碱、或从脏水中摄取盐分的表现。南方地区小寒节气需要做好油菜清沟、小麦追肥等工作,倘若遇到强冷空气,则在地里洒草木灰、作物秸秆或盖粪等帮助作物度过最冷时节。根据多年农事经验,人们往往会以小寒气候推测来年的气候变化,早早做好农事计划,如山东地区就有“小寒无雨,大暑必旱”、“小寒若是云雾天,来春定是干旱年”的俗语。小寒生活习俗

  生活上,除注意日常保暖外,进入小寒年味渐浓,人们开始忙着写春联、剪窗花,赶集买年画、彩灯、鞭炮、香火等,陆续为春节作准备。饮食上,涮羊肉火锅、吃糖炒栗子、烤白薯成为小寒时尚。俗语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说的就是冬令食羊肉调养身体的做法。据《津门杂记》记载,天津地区旧时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黄芽菜是天津特产,用白菜芽制作而成。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只留菜心,离地二寸左右,以粪肥覆盖,勿透气,半月后取食,脆嫩无比,弥补冬日蔬菜的匮乏。而现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种蔬肉食,四季都有,不再像过去那样为冬日蔬菜的稀缺而担忧。

小寒节气如何养生?

小寒节气养生方法(图片来源:昆仑网 版权归原作所有)

  1.羊肉—补肾助阳

  羊肉是冬季餐桌上的常见菜,在小寒节气适宜多进补。羊肉属热性,有补肾助阳的作用,羊肉还能缓解腰膝酸软的症状。在寒冷冬季,吃上一顿羊肉,无疑是一大乐事。

  2.牛肉—补脾益胃

  牛肉可补脾益胃、补气养血、强筋壮骨、利水消肿。牛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特点,很适合肥胖者、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患者食用。

  3.鱼肉—补益筋骨

  鱼肉可温养阳气、补益筋骨,其中以鲈鱼的价值最大。《本草纲目》记载:“味甘平,入肝脾肾经,有补五脏,益筋骨,治水气,多食宜人,曝干甚香,益肝肾,安胎补中。

  4.鸭肉—温补虚劳

  鸭肉补虚滋阴、利尿消肿、养胃生津,鸭肉适合体内有热易上火的人食用;低热、体弱、食欲不振、大便秘结和水肿者食之更佳。

  5.虾肉—补肾祛毒

  虾肉有补肾、壮阳、通乳、祛毒等作用。虾肉的营养很多,适合肾虚阳痿、早泄遗精、腰膝酸软、四肢无力等症。

  6.鹌鹑肉—补益五脏

  鹌鹑肉具有补益五脏、清热利湿、利水消肿等功效。鹌鹑肉很适合老弱病人食用,还可辅助治疗贫血、糖尿病、神经衰弱、肾炎水肿、肺结核等疾病。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在冬季如果能恰当选择既美味,而又具有补益身体的食物,自然是人生一大乐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