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案例分享我的膝痛史原来是你——“腘肌”

 xyf4345 2017-01-07

精典案例分析:

基本资料门诊病人马阿姨,60岁,职业:退休教师,膝关节疼痛病史5年,曾反复有过积液,间断性出现疼痛,因下蹲时膝关节疼痛、下蹲不利来诊。

具体下蹲动作参考视频


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单一的关节在做功,人体的运动从来都是多块肌肉,多个关节相互协作完成,以我们膝关节疼痛为例,膝关节的功能是:屈伸、下蹲,在下肢运动过程中膝关节扮演垂直位移上调整重心升降的过程,才能防止在下蹲过程中,由于重心前移、后移出现摔倒,我们知道,膝关节是一个锁扣机制的关节,主要发挥屈伸运动,正是因为这样,膝关节才是一个较为稳定的关节,在下蹲过程中髋关节是灵活关节,踝关节是灵活关节,足底维持人体的稳定和平衡,但是大多时候,正是由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久坐导致臀肌干瘪、紧张、无力,影响髋关节本该灵活的关节不灵活,导致膝关节去代偿,另一种情况也有可能是由于足弓的高度发生变化,导致小腿胫骨发生扭转,引起股骨与胫骨在动态凹面与凸面衔接过程中出现了偏移,导致膝关节出现了问题。

在下蹲过程中,髋膝踝三关节是相互依存的,任何一个关节的损伤都会导致下蹲困难,其下蹲的顺序是:髋关节屈-膝关节屈-踝关节屈,这个过程中骨盆前倾-股骨外旋-胫骨内旋-足支撑,重心落在足的前1/3的位置上完成下蹲,所以膝关节是下肢运动节律中承上启下的一个关节,也是最倒霉的一个关节,也就不难说“膝痛不治膝”的原理,但从上述患者下蹲过程中的分析来看,评估思路是这样的,患者完成下蹲过程中,下降速度较快,由于右膝关节疼痛显著,不能负重,为了避痛,导致重心完全落在左膝上,我们可以观察到在患者下蹲完全后右膝关节的高度较左膝高,说明右膝关节没有过度的屈曲,而且我们再仔细观察一下,在下蹲过程中患者的右手是伸进右膝窝里的,为什么有这样的小动作呢?大家可以思考下!


答案是:腘肌损伤我们是这样分析的,在运动中通常腘肌损伤有2种情况:第1种情况是由于人经常久坐导致髂腰肌紧张、股四头肌紧张、无力,骨盆前倾,在重心前移情况下,股骨会向前移,导致腘肌需要过多的做功来维持膝关节的稳定而损伤,第2种情况是由于足弓塌陷,导致在运动过程中,胫骨过度内旋,腘肌过度松弛,而需要发挥更大的离心性收缩来维持膝关节的稳定,由于过度收缩出现慢性劳损。患者需要完成正常下蹲,需要髋屈+膝屈+足背屈。在下蹲过程中,胫骨前倾,腘肌离心性收缩。限制股骨过度向前的结构有——前面:股四头肌,后面:静态稳定——前十字韧带(开链时限制胫骨相对于固定的股骨往前移动,闭链时限制股骨相对于固定的胫骨往后移动)、后十字韧带(开链时限制胫骨相对于固定的股骨往后移动,闭链时限制股骨相对于固定的胫骨往前移动)。动态稳定——腘肌,在下蹲过程中,起到重要的稳定膝关节的作用(腘肌的功能——下固定时使股骨旋外,上固定时使胫骨旋内)。我们知道了腘肌主要功能是:稳定膝关节、限制膝关节过伸和推送半月板的能力,根据力线短和长的区别,力线长发挥运动功能较大,力线短发挥稳定功能较大,由于腘肌力线较短,作用膝关节屈膝、内旋功能并不是很大,主要是参与稳定膝关节,但是因为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经常屈膝,导致了腘肌损伤,引起张力失衡,而无法正常在屈膝过程中推送半月板,所以下蹲困难。


因此不难诊断是由于“腘肌损伤”导致的下蹲受限,其实下蹲时右膝关节是可以完全屈曲的,但是右膝关节在下蹲到一定程度时大脑已经发出了疼痛信号,不能再下蹲了,再下蹲就会出现疼痛加重,而用右手垫在右膝腘窝里防止右膝进一步下落,而出现疼痛的原因是由于下蹲过程中腘肌出现了损伤,引起张力失衡,而无法正常在屈膝过程中推送半月板,还没结束哦,我们再进一步追根溯源引起腘肌的疼痛原因是什么呢?腘肌是屈肌的深层肌,限制不让膝关节过度伸展,而伸膝的主动肌是股四头肌,二者形成主动与对抗关系,所以正是由于强大的股四头肌的挛缩、无力导致伸膝能力弱了,而无法维持髌骨的稳定,故髌骨不能在正确的轨道上发生滚动和滑动,引起髌骨的运行轨迹偏离了正常的位置,导致膝关节不能很好的完成屈伸运动,引起下蹲困难。

总结:患者在完成下蹲动作的过程中,由于腘肌的损伤,引起张力失衡,我们追根溯源找到腘肌的损伤原因是其拮抗肌——股四头肌,由于强大的股四头肌的挛缩、无力导致伸膝能力较差,从而引起髌骨运动轨迹异常导致引起功能障碍。处理方案:首先恢复髌骨的运动轨迹,其次治疗腘肌损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