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易未央》节选(三)

 感通天下 2017-01-07
 

   最后,我们再谈谈自然观。

  (1)天与道的基本概念

   1.天是古代中国哲学中最重要的哲学范畴之一。归纳起来,基本上有两种不同的认识:一是指天是一种超自然的有意志的精神力量,有人格的上帝;一是指天是自然存在,与地相对的天空,主要是指日月运行有关的天象变化和天气变化等自然现象。

《乾·彖》:“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坤·彖》:“至哉乾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序卦》:“有天地然后有万物”,《离·彖》:“日月丽乎天”。《易传》中这些论述显然是把“天”作为一种自然存在。天上最主要的天体是日、月,它影响到万物(统天),万物要受它控制(顺承天)。《易传》中的天不是西方意义的神,不是虚无缥缈的神道的天。

   《系辞上》:“在天成象”。《易传》中的象都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这表明天也是具有自然性质的、是有形的、物质的。它代表着光明,覆盖万物,使万物得以创生。按现代的说法,是太阳带来了光和热,带来了能量,使万物得以生长和发展。同样,“地”代表着山、川、河海,它负载万物,使万物得以滋生成长。在这里,清楚地表明《易传》中关于天和地的认识是客观的。

   2.道是另一个重要哲学范畴。道的本义为路,具有一定方向的路叫作道,引伸为人或物所必须遵循的轨道,通称为道。

   《系辞上》:“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系辞下》:“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日月之道,贞明者也”。“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说卦》:“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由此可见,“道”主要是指规律、原则、道理,与现代科学意义中的规律、原理的涵义很近似。自然界中主要存在着天道、地道、人道。它们分别代表天、地、人三个子系统各自具有的发展变化规律,概括为阴阳、刚柔、仁义的变化。潘雨廷(1989)把自然科学三大课题(宇宙演化、物质结构、生命起源)与三才之道相比拟。

   “形而下者为器”,器是物,具体事物,如动植物、器械等。器与道是相对的,器物是可以看得见的、摸得着的具体事物,而道是蕴涵于事物运动变化中带规律性的道理。这种划分是客观的、合理的,也是很有必要的。

   3.变化之道《易传》把“变”作为最主要的道,称之为“变化之道”。

   《系辞上》:“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天下之至而动而不可乱”。《系辞下》:“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其出入以度”。《系辞上》:“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此”。“生生之谓易”,“变化者,进退之象也”。

   这里讲的很明白,一方面有道存在,但道也是在变化着(屡迁),它用“不居”、“周流”、“无常”、“相易”,充分描述它在经常变化的特性。道的变化是没有书本(典要)和常规可循的,只有“变”是客观存在的。这一段描述与现代物理学的一些基本概念有相似之处,从认识深度来看,是相当深刻的。

   自然界的天地变化,日月运行、寒往暑来等都处在不断地变动之中,而这个变动又是有规律而不紊乱的(至动而不可乱也)。

   变化之道的主要表现为阴阳变化。《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说卦》:“观变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这里把阴阳变化与卦爻的变化论述得比较清楚,即卦爻是模拟阴阳变化的,从而建立了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具体看来,则有:“剥,剥也,柔变刚也”(《剥·彖》),“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太阳到了中午的时候,便要向西方转化;月亮圆的时候,就要变缺了。古人把阴阳变化作为变化之道的核心。

   变化之道另一特性是:“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系辞下》)。自然界不仅有“变”,而且还有“通”。“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系辞上》)凝聚而成形象,就是“来”,消散而无形象,就是“往”,“往来不穷”表示一会儿聚(存在、高潮、……)、一会儿消失(消散、低谷、……),类似于现代科学中的周期性(有序性)变化。往来不穷指的是掌握了事物变化的规律,这样,才能持久。这段话对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性讲得相当透彻。

   (2)人与自然的关系

   1.“顺乎天而应乎人”

  《易传》正确地阐述了人应与大自然很好地协调,而不是人去“征服自然”。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乾·文言》),“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大有·象》),“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系辞上》),“天地变化,圣人效之”(《系辞上》)。

   《易传》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应是顺承自然的,与自然应是和谐的,而不是对立的。人们应该按照自然变化的规律办事,“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这才是人类要利用自然,但同时又要保护自然的正确途径。这与当前一些人破坏自然生态平衡,掠夺资源的思想是背道而驰的。

   在中国古代,“人”有特殊地位,它继天、地之后居第三位。“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序卦传》),“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系辞下》)正确地论述了天地、万物、人依次演化发展过程。

   郭永芳(1989)认为:古人把“人”在一定条件下代表天地以外的万物,这样把宇宙间事物简化为天地人三才之道,用六十四卦,象征宇宙间一切变化,人与天地并立,其同组成一个完整的宇宙。因此,天地人三才中的人比一般人类的涵义要广泛得多。

   《系辞下》:“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观乎”意遵循,要遵守自然法则,才能了解四时变化,要研究人的法则,才能治理好天下。表示了天地人的统一。《贲·彖》:“天地以顺利,故日月不过,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天地遵循自然的法则应时变化,圣人遵循着社会法则,政清民悦。

   《乾·彖》:“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然的天运行得很有生气(昼夜变化、四季更迭得很健康正常),君子也要像天一样,自强不息,这就是说,人应以天地之美德作为标准。“顺乎天而应乎人”(《兑·彖》)也是蕴涵着这层意思。人要“顺乎天”,但不是完全消极的,还要学习天的好的习性,使人更能积极向上,发展人类自身。

   总之,《易传》把天上的日月星辰、地上的鸟兽草木、风雨雷电、物候节候和人事的生产活动等看成都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天地人(包括万物)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这方面的具体内容在《黄帝内经》(与《易传》大体同时代)中有很详细的反映,《黄帝内经》指出:“人以天地之气而生,四时之法成”,人要依赖于天地之气而生存,还要顺应四季的变化规律而成长。中医以“人与天地相应”思想出发,建立了运气学说,以阴阳五行解释疾病与天地之间的关系,用于医疗和保健,取得了实效。

   按现代科学来看,天对地球哂纳感的事物(地震、洪水、气象、生物等)确有重要影响。天地影响很大,并通过它来影响生物和人,天也可直接影响到人。国际上,90年代正在展开一项重大国际协作课题:“全球变化——地圈和生物圈的计划”(其中包括日地关系研究),其基本内容之一涉及到天地人相互关系研究。国内80年代起也在开展天地生综合研究。

   过去,哲学界有一些人“天人合一”说作为唯心主义哲学加以批判,这几年有了变化。张岱年(1985)认为:“中国古代哲学家所谓‘天人合一’,其最基本的涵义就是肯定‘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在这个意义上,天人合一的命题是基本正确的”。

   2.神

   《易传》中多处涉及“神”,仅以《系辞》为例就有二十余处。过去,不少学者依据《易传》直言神鬼,而断言《周易》是唯心的。实则不然。

   在先秦哲学中,“神”除了指神灵和精神作用之外,还有另一层意义,指微妙的变化。张岱年(1989)认为:《易传》中以“神”表示微妙变化。商宏宽(1990)认为:“神”是人们对尚难以认识(解释)的变化规律及神秘奥妙现象的一种称谓。

《系辞上》:“阴阳不测之谓神”,所谓“不测”是用阴阳学说(作为已能解释的现象的概称)难以说明(确定)的现象的概称。现代科学昌盛,但仍有许多客观现象知其存在但无法进行合理解释,所以需要一大批人去探索,去研究。这种情况会永远存在。古人把在当时不能理解的部分现象用“神”来代表显然是合理的,与神灵是没有关系的。

   《乾·文言》:“天怯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丰·彖》:“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这说明,古人把鬼神与天地日月人分开的,作为事物的一个特殊分类来看待。“神”表示变化的极端复杂性,也可称为微妙变化。

   《系辞下》:“穷神知化,德之盛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人们对神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可去尽量探求,了解了以后还可为我所用。在探索过程,要重视对变化之道的研究。

   这样,《易传》对“神”的描述是把“神”作为客观存在的,目前了解尚少的、但又是可知的(“以通神明之德”《系辞》)。《周易》中的“神”的概念,决不是西方概念的“神”,不是人们头脑中产生的虚幻偶像,而是对客观世界研究到深处而体验出的真实存在的东西,或是通过直觉感到,但尚暂时无法加以确切说明的客观存在。

   商宏宽曾撰文对《周易》的“神”的概念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他细究“神”的概念有四种含义:其一,“神”是控制物体与生物演化的,人们只能感知,而不可确见的东西和力量(“神无方而易无体”);其二,“神”是人们对尚难以认识的变化规律及神秘奥妙现象的一种称谓(“阴阳不测之谓神”);其三,“神”是对在实践中达到高度智能(创造性)领域的一种称谓——“至神”(“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神”)其四,突然事件发生之前,通过微观、隐蔽的征兆、信息,能预感或预测未来的谓之神(“知几,其神乎”)。商宏宽认为:《周易》中之“神”是对客观世界观察到深处而体验出的真实存在,这可能是古人对微观事件、理论思维世界或信息世界的模糊感知。这种透过事物表面现象而探寻其本质的思索,在我国上古时期有如此认识,确实是可珍贵的。

   大自然是《周易》的本原,是阴阳、八卦等基本概念由来的依据。因此,《周易》与天文、地球科学和生命科学(简称天地生)各种现象的关系最为密切。天地生各种现象(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地震火山、早涝丰歉、花木鸟兽等)可直接为人们体验、观测和检验。古人常应用生物的各种器官的特殊功能来探求自然界的奥秘。因此,《周易》的一些基本思想在天地生领域中应用较多,取得效果也比较明显。它与现代科学的天地生常用的一些方法和概念类似的程度也较高。

        第四部分  《易经》略说

   1、什么是“易”

   《易经》,我们可以理解成“易的经典”,那么什么是易呢?

   《易经》中的“系辞”说:“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这句话是说:“易这个字或者说这个概念,是说万物的一种形象,一种象形的方法,一种象征的描述”。

   “易”字的源起自古有这样的几种解释:

   从最早的甲骨文来看,“易”便是象形字。甲骨文的“易”字,像用手把一个盛水器皿中的水注入另一个器皿中的象形。后来这个字经过不断修改和简损,只截取保留器皿中带耳的一部分和水滴三点,故到小彖时就讹变得面目全非了。

    蜥蜴说。《说文解字》中写道:“易者,蜴也,象形”。商代甲骨文中易字的七种写法,均呈象形鱼类状或近似于蜥蜴的形状,在金文和彖文中的“易”字确实更像蜥蜴,而蜥蜴又是以善于变化著称。

   当年周文王被囚于羑里,历时7年创演《周易》,就是“穷则变通”的最佳解释,所以取蜥蜴善变通达的特性,命名为“易”。日本的学者大都采用此说。

   日月说。“日往月来,日下有月为易。故日月为易,象阴阳也”。日月的交替变化一昼一夜;明暗的不断对应,阴阳的反复转换;宇宙间的事物达到的动态平衡、变化万千以及生生不息。

   交易说。“易者,交易,犹往来也”。即一方与另一方交流、交换,在古代,最初的“易”的意思就是“换、流通”,当然着种交易的方式不会是平白无故的,而是必有代价发生的,比如“易子而教”(注:“易子而教”出自《孟子·离娄章句上》,是说“相互交换孩子进行教育”,也就是我的孩子由你来教育,你的孩子由我来教育。

   2、什么是“经”

   那么“经”又该怎么理解呢?为什么把它叫做“经”呢?

   “经”这个字,就是经典的意思;称之为《易经》,也就是“易的经典”;是自古至今关于“易”的所有知识体系的大乘集合的经典。

   “易”是中国人几千年在内心里所遵循的一种思维模型,也是中国人内心里所引用的一种应用体系。《易经》则是解释“易”的方法的经典,是作为融通数类学科的基础理论,当然也就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知识地位,在中国每个历史时期都以定位在经史子集的最高颠峰而倍加推崇。

   同时“经”在古代又有着特殊的意义,在历朝历代,“经”都是求学做官者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书籍。只有通晓“经”类著作,才能报国尽忠,才能为民请命,才能造福社会。

   3、《易经》有些什么样的内容

   其实,对于《易经》的理解,很多人都会认为《易经》就是众所周知的《周易》,将《易经》和《周易》视为同一个概念;还有一部分人的理解可能会更宽泛一些,认为《易经》既包含了《周易》,又包含了《易传》,还包含了《连山易》、《归藏易》。

   正如《周礼》所说的:“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由此就有了所谓的说法:《易》在早先的时候,共有三种不同的系统,但是到了后来,《连山》、《归藏》相继或亡失,仅仅剩下《周易》流传于世,所以《周易》就成为了《易经》的代名。直至当今,某些所谓的易学专家,还会直接说“《周易》就是易经”。

   在经过深入的研究和长期的论证以后,不难发现,这些都是不同时期、不同阶层、不同人群或者说是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对于《易经》的偏颇理解。可以说这种对于《易经》的理解都限定在特别的时间和空间的条件下,都是某种非常片面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应该加以修正。

   那么《易经》的内容应该有些什么呢?它实际上包含了哪些体系呢?

   下面,就请大家追寻着历史的路线,让我们带您进入真正的《易经》的世界。

  (1)、《易经》的三大部分

 《易经》是研究宇宙间一切事物发展规律的学科。通过《易经》的这一定义不难发现,《易经》是对各个学科都具有依据或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探究它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它不是仅仅指一本书或者几本著作,而是一个复杂、庞大而又完备的智慧学术系统。

   在继承和总结前人先哲的智慧成果以及发展和创新现代精英的思想理论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做出整体的论证,将《易经》的内容定义划分为三大部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先天易、后天易和阴阳易。

  先来谈谈“先天易”。

  什么叫做“先天”呢?就是在宇宙万物还没有形成以前,也就是说世间的一切尚在酝酿的起始阶段,这个时期就是先天的状态。换句话说,或者对我们人类来说,在母亲孕育我们的怀胎阶段,也就是我们还没有脱离母体以前,就是我们的先天时期。

宇宙万物的生化和自然规律的形成,是不以人的意志存在或转移的,而这个时期,万物变化和自然现象所反映折射出来的“变易”状态,或者说对于自然规律或现象的模拟、认识所得的“易”,就是“先天易”的概念,这部分“易”的来源基本上无从考查,一直以来就有了,后人也在继续沿用。

“先天易”具体又包含了河图、洛书和先天八卦。

   先来介绍一下河图:

   1、典故

   相传很久以前,在洛阳以北黄河边上的孟津的确,有一年从黄河里面爬出了一个非常凶猛的怪物。这个怪物被称作“龙马”,长得非常奇特,龙头马身,并且体形异常庞大。以当时人们的能力,根本无法将它制服,所以自它出现以后,百姓吃尽苦头,田地渐渐荒芜,民不聊生。

   百姓们对这个怪物实在没有办法,商议之下只得去东夷部落的首领伏羲寻求帮助。被称作“羲皇”的伏羲,本领非常大,尤其特别擅长打猎。他在听完大家的诉说后,就带上工具和宝剑来到了河边。此时,龙马正在河中咆哮,伏羲思考之下,便让手下将它引上岸来,并设圈套将它抓住。

   伏羲仔细观察了一下这只龙马,发现它不但长得奇特,并且在其脊背皮肤上还有着让人非常惊讶的花纹,好似一块黑白小点图案相间组成的石版。伏羲当时没有即刻琢磨出这个图案的含义,但是觉得很有价值,就记录了下来。后来羲皇看龙马有悔改之意,便将它放回了河中。龙马背上的图案就是“河图”。

   2、作用 

   河图是研究银河系内天体运行总体规律的图形,它描述了银河系的旋转规律平衡特性,乃至整个宇宙运动的能量平衡特性,是中国古天文、数学和围棋的鼻祖。

   3、核心

   河图的表面图形上共显示出10个数字,即1、2、3、4、5、6、7、8、9、10其中以白色的圆圈为奇数,也为阳,亦表示天数;以黑色的圆点为偶数,也为阴,亦表示地数。

   河图在图式结构上,对应了阴阳(即奇数为阳,偶数为阴),描述了五个方位(即东、西、南、北、中央),蕴涵了五行(即东方属木、南方属火、中央方属土、西方属金、北方属水),进而囊括了宇宙天地的现象,形成了“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的状态。

   这个状态,是一种能量的状态,是宇宙间的事物现象所表现出的能量属性以及相互作用,并且从本质上又分为“阴性能量”和“阳性能量”两种状态。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这是说天数“1”和地数“6”都在北方,北方属水,北方是“阴性能量”极盛而“阳性能量”始生的地方,相生必有成。

   “地二生火,天七成之”

   这是说地数“2”和天数“7”都在南方,南方属火,南方是“阳性能量”极盛而“阴性能量”始生的地方,表示“阴性能量”由此发端。

   “天三生木,地八成之”

   这是说天数“3”与地数“8”都在东方,东方属木,东方是日出的地方,这里“阳性能量”逐渐增长起来,“阴性能量”渐渐消退。

   “地四生金,天九成之”

   这是说地数“4”和天数“9”都在西方,西方属金,西方是日落的地方,这里“阴性能量”逐渐增长起来,“阳性能量”渐渐消退。

   “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这是说天数“5”和地数“10”都在中央,东方属土,中央是万物滋生与萧条的转化所在,天地“阴性能量”和“阳性能量”相守平衡。

   4、案例

   河图不但是中国古天文学的核心基准,而且对于现代天文学也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作用。公元1940年,我国旅法学者刘子华,运用河图数理以及八卦原理和天文参数达到相互解释和相互印证的效果,完成了名为《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的博士论文。在论文中他预见了太阳系第10颗行星——“木王星”的存在,及其相对密度、运行速度和轨道,并且该文经过爱因斯坦和巴黎大学诸教授审查通过,使他于1940年11月荣获法国国家博士和巴黎大学博士双重桂冠。他的这一重大发现,使西方的哲学家、科学家震惊不已!美国的相关部门还为刘子华的论述出版了专门的书籍,用以纪念他对天文学的贡献。

   现今,刘子华发现的“木王星”已经被欧美的科学家多次证实的确存在,尤其是美国宇航局于公元2004年3月15日宣布“美国天文学家在距离地球130亿公里处发现了一个类似行星的天体,体积约相当于月球的一半”。

   这颗“新”星星比冥王星小,直径不到1700公里,离开地球的距离冥王星远3倍,是我们太阳系最远的天体,它一半是红色的石头,一半是冰。这颗被美国天文学家们命名为“塞德娜”的行星,就是太阳系的“第10颗行星”,并经过科学测量得出的该行星的各种数据与刘子华当年演算的数据所差无几。

   注:依据最新信息,现在的天文学家经过长时间的争议后,国际天文联合会通过投票的方式,形成了重新的定义,那就是“太阳只有八大行星”,去掉了“冥王星”。但是,这个“去掉”的意思,只是人为定义概念的方式,并不是说这个星球就不存在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