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和女人出生后,因为遵循的阴阳法则不同,他们的发育也就有所不同。女性是以七来计算的,“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十四岁时有了月经,以后七年一个变化,到“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四十九岁时月经断了,现在叫做更年期。再看男子,以八来计算,“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十六岁开始发育,成为真正的男子汉,那男人有没有更年期呢,“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到五十六岁时,同样面临更年期的问题。 我们比较后发现,无论男女,他们的生长、衰老都是以一个叫“天癸”的东西为标准,那么这个“天癸”究竟是什么呢?先看这个“癸”字,是从中国天文化科学来的。中国上古的科学非常发达,把天文分为十个天干,把地理分为十二地支,统称为“天干地支”。十个天干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十个天干又分别对应木、火、土、金、水五行,壬、癸所对应的五行中的水,壬、癸都对应水,但却有所不同,在水汽没形叫壬水,也就是说是蒸气没有变成水之前叫壬水,变成了水就叫癸水了。中国的文化,是何等的绝妙!我们学习《黄帝内经》,只晓得天癸代表月经,却不知这月经是怎么来的。 我们在经历了胎儿期、婴儿期、少儿期的生长发育之后,身体的五脏六腑及各部位步发育成熟,而肾的先天之气通过后天脾胃之气不断补充不断成熟,“两气相搏谓之精”,随着精气的不断旺盛,逐步由壬水变成了成型的月经下来,生命也进入一个成熟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精气不断消耗,癸水也就越来越少,天癸也就枯竭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