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脱口而出“我最近上火了,不能吃太多阳性食物”。人上了火又为何不能吃阳性食物?什么是阳性食物?可能说出这番话时,我们也道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是身边的人说得太多了,我们把这当成了一种规律。其实,若用阴阳来解释,就非常简单了。前面说过,这世界的万事万物皆可以以阴阳论,食物也有阴阳之分。 我们的祖先从“象”出发,根据食物的外形、味道,食物进入人体产生的寒热温凉作用,向上向外或向下向内作用的方向,以及食物生长的地点、气候、季节的不同,等等,把食物的性质分为了阴性和阳性。古人认为:阴性的食物性凉,能使人的身体镇定清爽、消火去燥;阳性的食物偏热,刺激性强,能增加活力。我们只有在饮食上取得阴阳平衡,身体各脏腑才能和谐、有序的运行。 有的朋友觉得这样的理论太过玄妙,认为现在社会已经有了很多科学仪器,借助这些仪器可以测定食物的成分,获取食物与健康的关系,难道营养学不比阴阳学说要精准吗?其实二者是一样科学的。所不同的是,西方人借助的是仪器,而东方人对食物的认识,借助的是自身的五官和身体,靠的是经验的积累,很显然,较前者要上升了一个高度,更有信奉价值,更适合中国人。 如同尝遍百草的神农,我们的祖先充分应用自身的感觉器官来认识食物,用眼睛观察食物的外形和色泽,用舌头品尝食物的味道,用鼻子分辨食物的气味,甚至将最早发现的食物吞进肚中,体验原始食物对人体的反应。中医这一认识自然物的基本方法一直延续了几千年,并逐步发展丰富,才形成了如今世界闻名的中医食疗学,得以让华夏子孙代代相传。所以,我们要相信古人的智慧,要尊重他们留给我们的“饮食纪律”——在动嘴之前,要先辨清食物的阴阳。 动嘴之前,要先辨清食物的阴阳 那么,判断食物的阴阳有没有什么规律可循呢?有!阴阳食物都有其显著的特征。 从味道来看,那些苦味、辛味、辣味的食物就属于阳性,比如生姜、韭菜、大蒜等;而酸味、甜味、咸味的食物属于阴性,比如山楂、海藻等。 从植物的形状来看,根、茎食物属阳性,叶类食物属阴性。比如洋葱、连藕、红薯、芋头、土豆等根菜就属于阳性。与此相反,白菜、菠菜、卷心菜等叶菜就属于阴性。 从生长环境来看,食物的产地可能是寒冷地区,也可能是温暖地区,可以是陆地,也可以是海洋,可以是塑料大棚,也可以是露天的土地。凡生产于温暖的地区、陆地上及塑料大棚中的食物即属阴性;相反,这些场所以外的地方生产的食物属阳。比如土豆、大豆等生长在寒冷的地方的食品就属于阳性;而海带、贝类等食物,就属于阴性。 从季节方面来看,成熟于夏季的食物多属阴性,成熟于秋季或冬季的食物属阳性。比如西瓜和西红柿、茄子在夏季成熟,所以属于阴性;而胡萝卜和藕在冬季成熟,当然应属阳性。 由此,我们总结出阴阳食物各自的特征,详见下表。 常见食物阴阳属性表
烹饪方式会影响到食物的阴阳属性 阴阳食物的搭配原则其实很简单。天气寒冷时,就可以适当阳性的食物,如冬天常吃炖肉。夏天天热,就可以适当的吃些阴性的食物,比如吃西瓜、冰激凌、凉拌菜等;再如,火气大、血热的人,要适量多食阴性的食物,而身体柔弱的人,则可以阳性食物进行补养。 现在人的生活节奏很快,时常忙忙碌碌,各种压力包围着我们,这就使人们火气越来越大。像我们前面提到的“上火”,这时就不该再去吃阳性的食物,阳性食物偏热,吃多了等于火上浇油一般,这时该吃一些多汁多叶的阴性食物,可以起到降火的作用。有的朋友说,我吃了很多这类的食物啊,可是怎么不降火呢?那就要看你采用的是哪种烹饪方式了。即便是同一类食物,当它做法不同时,其阴阳会出现偏差。如果你采用煎、炸、烤的方式,那么很可能将阴性的食物转化为阳性。所以快速蒸、快煮或生食是易上火人群首选的烹饪方式。 关于烹饪手法对食物的影响,以鸡和鸭举例,一般情况下,鸡为什么要炖着吃,鸭为什么要烤着吃?因为鸡属于阳性食物,火性很大,这时再去用火烤它,就等于增加了它的阳性,正常人吃了会“上火”,而炖着吃,则可以平抑它的阳性。相反,鸭属于阴性食物,如果放在水中炖,则等于加重其特性,而用烤的方式,就去掉了它身上多余的寒性,正常人吃了,就不会拉肚子。 因此,希望大家选择烹饪方式时,多考虑一下食物的特质,这样才能使食物发挥出最大的功效,以濡养我们的身体。 如何鉴别肉类的阴阳属性 和五谷杂粮一样,肉类也有阴阳之分。中国人的肉类来源有很多,天上的飞禽、地上的走兽、水中的海生物,如何区分它们的阴阳属性呢? 《黄帝内经》中有一句话叫做“阴静阳燥”,可以作为我们区别肉类阴阳属性的标准。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那些安静的、少动的动物,多属于阴性;而那些多动的,则属于阳性。细细琢磨,大多数肉类确实符合这一规律。 先说天上飞的,这类动物多属阳性,因为它们善飞善动。但也有例外,比如鸭也属于飞禽,但它属于阴性,这可能与它生活在水中有关系。 再说水上游的,这类动物长期生活在寒冷环境之中,所以多数寒凉,即阴性食物。不过它们中阴阳也有差异,那些善于游动的属于阳性食物,比如鱼和虾;那些喜欢静止不动或少动的,多为阴性食物,比如蛤蜊、海螺、生蚝等。我们平时食用这些食物时,往往都会搭配生姜汁,为什么?正是因为它们太过寒凉,吃多会引起胃肠不适,所以需要用生姜这类阳性食物中和一下。 最后说畜类,它们基本都善于活动,活动的幅度越大,阳气就越强。活动的幅度越小,就越偏阴性。比如猪,平时懒洋洋往猪圈里一躺,很少活动,所以其肉质偏阴性。再比如狗,平时最善于奔跑,所以其阳性很强,很多体虚的人都吃狗肉来补益身体。 不过,笔者不提倡这样“养生于杀生”的方法,连孩子都知道,动物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我们单单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就要了它们的命,就使劲吃它们的肉,这样的养生手段不如不要。更重要的是,肉类吃多了对我们的身体无益,比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体湿、谢顶、过度肥胖等都与吃肉过多有很大的关系。在这里区别肉类的属性,其目的只是让大家避开食疗中的雷区,拒绝使自己体质出现偏颇的肉食。 (选自刘理想 杨宗保编著《黄帝内经养生使用手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