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临习王羲之草书《十七帖》(三)

 爱雅阁 2017-01-08
怎样临习王羲之草书《十七帖》(三)
 




 
 5.临习《十七帖》的思路
  为了更好地学习《十七帖》,除在版本上考究外,还要注重方法和模式。版本的好坏事关根本,而方法的好坏则事关临帖的成败。
  临习书法首重墨迹。《十七帖》非墨迹,但我们可从同时期的墨迹来窥其笔意。尽管它们的风格各不相同,但总有一定的互通性。如存世最早的行书墨迹有东晋王珣的《伯远帖》,它是东晋书风的真实反映。还可以用与“王书”风格相近的唐、宋、元人的作品来做分析比较。如唐孙过庭《书谱》及宋米南宫的一系列信札。《书谱》体现的是典型的魏晋意义上的复古。唐人的墨迹较多,真正意义上传承“王书”迹象的无疑是孙过庭。因此,为了更好地研究和临习《十七帖》,学习《书谱》是能起到积极作用的。依此类推,宋有米南宫,元有赵文敏。他们就像组合有序的齿轮组,其技法、风格的展现对理解《十七帖》的墨迹原貌能起到臆想和推断作用。我们可以据他们的作品来畅想《十七帖》的墨迹原貌,而不会被动地来临习《十七帖》刻本所体现的技法和意韵,更不会临出帖本不该有的东西,因而模糊了原帖的气韵,导致临习之作与原貌大相径庭。好在今天还保存着《十七帖》中的唐人墨迹临本《瞻近帖》(右上图为作品局部)及《龙保帖》(右图为作品局部),我们从中可发现唐人是如何来临习《十七帖》的。然而,这些临作与刻本的出入有多大?这也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如唐人临本《龙保帖》与“三井本”的出入简直太大了,说明这是一种较为尊重原帖的意临本。而《瞻近帖》也同样如此。这就告诉我们,在临习《十七帖》时完全可以放开手脚,在抓住主体精神的前提下,以意临为上。

  另一线索是“王书”的摹本,如“神龙本”《兰亭序》、《丧乱帖》、《平安帖》、《何如帖》、《寒切帖》等。摹本比“墨迹”要逊色得多,其失真性比临本稍微好些。主要表现在:一、笔画过于光滑,没有自然书写所表现出的“涩劲”;二、笔画的起笔与收笔处所显现的笔触与墨迹相比有失真实;三、摹本墨色较为厚重,墨迹的墨色自然且较浅;四、因是摹本,对其所反映的“王字”基本精神是要持怀疑态度的。但摹本基本保持了“二王”的结构特点、行笔线路及笔法的基本特征,这对检验《十七帖》刻本的好坏是极有裨益的。还有,刻本在契刻过程中附带着契刻者的意图及原临摹者的习气等,这也是导致《十七帖》刻本与原貌不尽相同的原因。因此,摹本可作为准确理解《十七帖》的参照。如《远宦帖》和《游目帖》都是唐摹本,也都是《十七帖》中的一帖,可以此作为临习《十七帖》的参照,把这种感觉由一帖扩展到整个字帖,这样来理解《十七帖》,就会使得该帖与原貌更加接近。






 
  点画的起讫

 
  观察字帖中点画的起讫变化就好像做侦探,在努力发现字帖中破绽的同时,尽可能地找到自己可以切入的角度和方位。由于刻帖一刻再刻,笔画显得相当模糊。有些笔画,我们如果按照刻本来书写,就会感到犹豫不决,不知如何是好。一旦笔画形成,虽外形很像,但一无神采。而我们临习王羲之其他书作的摹本时就不会出现这样的弊病。尽管很难临像摹本,特别在结构上可能存在一定问题(这是光注意字帖点画的缘故),但笔画总有几分神似。为此,我们可以通过该帖中的《远宦帖》来分析。《远宦帖》有唐摹本,尽管不是墨迹,但与真迹已无二致,这对点画的理解和临习有一定的帮助。
  从《远宦帖》的点画来看,几乎看不见相同的起笔和收笔(仅有第二行的“足下”二字的第一个点的起笔有相似之处),可谓各有异趣,妙不可言。比如起笔虽用了大量的切笔,但由于角度不同,形成的点画形态也不同。有些动作是引带与顿挫并用。由于它们间的组合不同,形成的点画外形也就不同。为此,我们在读帖时应全面观察所临字帖的每一个字,搞清楚它们的起讫是如何变化的,收笔是“引”还是“连”。即便是“引”,其角度也各有姿态。我们这样分析,就可以防范在临习时点画的起与收产生雷同的效果。
  《十七帖》中点画的起笔处一般有两种情形。第一种是入笔时没有明显的顿挫,毛笔在纸面上的跳跃性不是很大,往往表现为一入纸就进入平铺状态,以较为微妙的提按来过渡到圆转或其他笔法的运用中去。这种用笔是王羲之书法受隶书影响的缘故。其书虽说是新体,但去古未远,依然有着隶意。这种用笔习惯到了唐代就彻底改变了,可以以《书谱》来做比较(附图上者为《书谱》局部,下者为《十七帖》刻本局部)。《书谱》中的笔画跳跃性明显增多,虽是“二王”的结字,但过度的跳跃弱化了魏晋气韵,也影响了草字的格局。这种笔法的转变,到了米芾手里更是变本加厉。由于《十七帖》运用平铺手法,故而尽管字形千变万化,但并不激越,还是较为“平缓”,王书的“中庸”之意也从此体现出来。这种情形主要集中在上下不连或每一行的开笔处。第二种是入笔处由“引”、“带”转而为顿挫。这里的顿挫主要是为了调锋,随后迅即转为平铺。
  我们了解了《远宦帖》,再来分析其他的帖就有了一定的经验。要熟练掌握其间每一个字不同的起笔、收笔方法,区分它们间的异同。如此,临出来的点画方可趣味盎然。







 
  隶意密布的圆转点画
 
  本文所讲的圆转,主要指在点画的中间环节上或连、或接、或引(篆引)。
  由于《十七帖》中的字形偏“扁”,所以圆转笔画也在这样的势态下表现出一定的趋向性。这种趋向性主要表现在点画的就势相连中,其完成的动作或方法呈现出一定的态势。此帖主要以趋“横势”为主。在横向中圆转,向右或右下角“拉”或“甩”,用腕、肘的动作较多,圆中带折,折中兼转。折笔中少跌宕之气,大都呈平和之意。这种平和也与横向拉转的意识有关,与隶书的横势有关。但是,在总体上表现为折多圆少。折处有楷法,有顿挫之感,但这又不是由顿挫来完成的。不少学书者在临习《十七帖》时为了在形态上与原帖一致,不惜牺牲草法的纯正,加入楷书中的顿挫用笔,这是不对的。尽管他们临出来的作品在形态上与原帖很像,但却失去了草书的笔意及神采。这种在圆中带折的楷法,是由微妙的提按来完成的,是在手指和手腕的巧妙配合中灵性地完成的。甚至还用上了肘,是由指、腕、肘三个关键部位作用于毛笔而产生的结果。这种书写习惯和笔意在唐以前的行书中也可以看到。现在的书家在写行草书时,用笔常常受到楷书用笔的制约,所以古意不足。“楷前行书”和“楷后行书”的书写方法是不同的。也由于书写时用腕、肘行笔,所以造成侧锋少、中锋多。而《书谱》中用笔中侧锋并用,且侧锋的比重较大,这也能看出孙过庭在书写时的用指动作较多,上下的振动感明显。
  《十七帖》这种中锋居多的圆转笔画也不同于《寒切帖》。《寒切帖》也是纯草书,但没有被收入《十七帖》。我们从《远宦帖》、《寒切帖》的比较中就能发现它们的异同(附图上者为《远宦帖》刻本局部,下者为《寒切帖》刻本局部)。而且,《十七帖》中的其他帖也与《寒切帖》不同,而与《远宦帖》相一致。这是否会是《十七帖》组合者的用意呢?可惜我们无从考证。圆转中带提按,这是保持中锋行笔的基础。圆转处虽作提按,但是锋势平缓,没有锐气(保持隶意的结果),所以这种用笔隐含着中和之意。
  《十七帖》这种用腕圆转,甚至用臂圆转的笔法,与当时人们的坐姿也有着一定的关系。晋、唐时期文人书写习惯与唐以后文人的书写习惯是不同的。坐姿的差别导致了用笔的不同。今天我们的书写姿势很容易在执笔上出现问题,即笔杆倾斜,加上用指较多,引起笔尖上下震动。这种动作对点画及短笔画的书写有一定的好处,但对使转等动作的完成就极为不利,易产生“偏锋”。尤其是在完成长线条的过程中,极易造成扁形的线条,从而使线条失去弹性。古人是悬肘悬腕、席地而坐,所以在书写圆转点画时,与其说是使转,倒不如说是引笔(也即篆书中的“篆引”)。《十七帖》中的圆转笔画力度大,有厚实感,不飘滑。可以说,篆、隶用笔在该帖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这一点在临习中应加以重视。

 
 

 铺毫与弹性
 
  从前面所讲来看,《十七帖》中的用锋特点、笔法间的组合与唐以后的行草书用笔有着很大的不同,就是与唐代孙过庭《书谱》中的用笔也有很大差异。为了解释这一情况,我们不妨把《十七帖》与《书谱》在用笔上做比较分析(附图上者为《书谱》局部,下者为《十七帖》刻本局部)。




 
  临习《十七帖》上手容易,但所临往往与原帖的气息大相径庭,其原因就是今人用笔习惯与魏晋时有很大的偏差,这也是我们临习王羲之其他字帖时很难临像的原因之一。
  《十七帖》的用锋主要以铺毫为主,少绞转用笔,更没有米芾的“刷”笔。而宋以后的书家一般都是铺、绞、刷并用,以致古法尽失。以前林散之老人说过,学草书要多临篆、隶,这初看似要学习篆、隶的形体,从形体上得其“古意”。实则不然。学习篆、隶的最重要目的就是得其用笔,从而改变草书的结字等诸多方面。对于篆、隶的用笔方法,我们可以从出土的大量简牍中看到,其用笔以铺毫为多,并不像现在很多写篆、隶书的作者那样应用绞转。不过,对于书法的创作来讲,这确实又是一种独特的创造(这是有关书法创新意识的问题)。由于铺毫用笔,致使笔尖、笔杆平动居多,可以看出作者是在运腕、运肘,而不是像很多现代人那样习惯地“运指”。以“运指”来书写《十七帖》不是不可以,但是会造成面目完全不同。对于“运指”,我们可以在从临摹过渡到创作的过程中来感受。由于运腕、运肘的结果,笔画间的弹性连接、笔法与笔法间的弹性组合相当于在相对平缓的层面上进行,有着平面趋向。
  而再看《书谱》的用笔,它是立体的,“运指”较多,从而呈现上下震荡的特点。这种上下震荡的用笔特性是孙过庭很好地继承了王献之的用笔特征,并有所发展的结果。这种震荡也直接导致了宋人“大坏”笔法,以至于不求笔法,而一味追求写意。像米芾的“刷字”、苏轼的“画字”、黄庭坚的“描字”、沈辽的“排字”、蔡襄的“勒字”等,都是笔法变异的结果。元代赵孟頫力挽狂澜,使得《十七帖》中这种平动的用锋得以复兴。赵书气息平和,没有了宋人的妖娆。因此,在学习《十七帖》前可以去临习一番赵孟頫的小草作为过渡,而不是去临《书谱》。
  弄清了这一点,对于临习《十七帖》就顺利了许多。这也是前面再三强调该帖势扁、有隶意、使转注重提按而不是震荡的原因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