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身许国——《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

 江山携手 2017-01-08

以身许国——《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

从军行·其四

唐·王昌龄

【原文】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以身许国——《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

【注释】

青海:湖名,即今青海省西宁市西的青海湖,当年是唐与吐蕃争夺交战之地,哥舒翰曾筑城于此,置神威军戍守。    雪山:即今甘肃省的祁连山,山上终年积雪。    玉门关:古代通往西域的重要关隘,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唐时为凉州西境边塞要地。

黄沙:指战场。    穿:磨穿。    楼兰:汉时西域的鄯善国,故址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这里泛指西北边塞的入侵民族。以身许国——《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

【赏析】

这首诗以长云雪山、玉门孤城为背景,表现将士誓破强敌,以身许国的爱国热忱。以身许国——《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湖上空云雾密集,使雪山也为之黯淡失色,远望玉门关这座孤城座落在荒烟蔓草之间。青海湖与玉门关相距遥远,视而不见,此乃想象之辞。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将士在沙场上身经百战,金甲也为之磨穿,但不破入侵之敌,誓不回还。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对戍边将士的战斗生活与胸怀襟抱作了集中概括的表现和抒写。“黄沙百战穿金甲”是对战斗生活强有力的概括。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其中,“黄沙”二字既是实景,渲染出了边塞战场的典型环境,又道出了边庭之荒凉萧瑟;“百战”二字,形象地说明了将士戍边的时间之漫长、边塞战斗之频繁;而“穿金甲”三字,则渲染了战斗之艰苦、激烈,也说明将士为保家卫国曾付出了多么惨重的代价,乃至牺牲。但是,金甲易损,生命可抛,戍边壮士报国的意志却不会减。“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他们内心激情的直接表白。诗中所写的将士,并无久战思归的厌战情绪,为了捍卫家国的安全,他们置个人利益于不顾,毅然地表示在大敌当前要继续奋战到底。“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掷地有声、铿锵有力的七个字,就成功地塑造了一批不畏艰苦、不怕牺牲、心灵壮美的英雄群像,使人倍感诗境阔大,感情悲壮。

以身许国——《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