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家精要丨张缙-24式单式手法及复式手法(精华)

 醉牛988 2017-01-09



24式单式手法及复式手法

作者:张缙



作者简介:张缙,
1930年9月4日生,辽宁省黑山县人,是国内外著名针灸学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的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针法灸法学科带头人、“中医针灸”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位代表性传承人之一。 


【导读】:张缙教授强调:任何一个动作都要有目的而不能盲目;任何一个术式都要有所依而又有所变;任何一个手法都要组合有方,搭配得法;具体操作则应“意随针入、力伴针行、意力合一、以意领气”,动作要“小而有力、巧而圆通、精而不乱”。在临床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应紧紧抓住“气”的变化使用各种针刺手法,使“得气”“飞经走气”“气至病所”一气呵成。


烧山火与透天凉手法操作规范之立论依据


一、前言

“针刺手法”是一个体系。它包括了:单式手法和复式手法,它的基本理论即循经感传理论,针刺得气和针刺补泻,以及相适应的进针法和基本功训练。最重要的复式手法只有两类,一类是热补凉泻的烧山火与透天凉手法;一类是飞经走气,气至病所的龙虎大段通经接气手法。

我国在针刺手法系列研究上是有序进行的和全方位推进的,从而为针刺手法制定规范,打下了坚实的科研基础。


二、烧山火与透天凉古典文献的正本清源研究

“烧山火”和“透天凉”是寒热手法的通称。


(一)《内经》中的取热取凉手法是寒热手法的源头

《灵枢·九针十二原》: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

《灵枢·小针解》:徐而疾则实者,言徐内而疾出也;疾而徐则虚者,言疾内而徐出也。

《素问·针解篇》: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满而泻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

实须其虚者,留针阴气隆至,针下寒,乃去针也。刺虚须其实者,阳气隆至,针下热,乃去针也。


(二)“徐疾”的后世发展和对徐疾的补充

可以看出烧山火与透天凉手法的操作技术是从《灵枢·九针十二原》上“徐疾”通过《小针解》的解释传承下来的。经元明时期的充实,成为一个体系,一直发展到今天。这个发展的脉络是很清楚的。


(三)《难经·七十八难》和窦汉卿《标幽赋》的取热取凉

《难经·七十八难》中有“得气,因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泉石心制定的烧山火与透天凉的经典术式中,各有两次提插,即烧山火之“紧按”与“插针”;透天凉之“紧提”与“徐徐举针”。由此可见“推”与“动”两项单式手法是至关重要的。

元·窦汉卿用歌赋的形式高度的概括了取凉取热手法的术式:“动退空歇迎夺右而泻凉,推内进搓随济左而补暖”。“动退空歇”和“推内进搓”八个字,把取凉取热两种手法的用针方向,用力趋势和力度大小都交待的一清二楚。还用“动”和“推”为这两个字来领军,以合于《难经》之意。确可以从这个对句的字里行间品味出两种手法的不同操作特色。正是窦汉卿在《标幽赋》里对“动”、“推”两法的突出的摆法,才进一步使我们清楚了《难经·七十八难》中“动”、“推”两法的正真价值。

明·吴崑在其《针方六集》中转入了《标幽赋》,并进行了注解。在本句的注文中,明确的指出:“持针力入谓之推”。这“力入”二字,可谓画龙点睛之笔。


(四)泉石心《金针赋》的烧山火、透天凉是寒热手法的第一次规范

泉石心在《金针赋》的序言里,已经讲清楚,他是窦氏学派的传人,是师承倪孟仲和彭九思的,是二位先生传给了他“发明窦太师针道之书”。《金针赋》上的烧山火、透天凉手法是寒热手法的第一次规范,是寒热手法第一个完整的术式。《金针赋》上烧山火及透天凉手法的原文是:“一曰燒山火,治頑麻冷痺,先淺後深,凡九陽而三進三退,慢提緊按,熱至,緊閉插針,除寒之有準。二曰透天涼,治肌熱骨蒸,先深後淺,用六阴而三出三入,紧提慢按,徐徐舉針,退熱之可憑。皆細細搓之,去病準繩。”

泉石心《金针赋》上的烧山火与透天凉是一套取热取凉手法的经典命名和经典术式。这里也提示我们,在读古典医学文献时,一定要先度原文,只有在对原文“含英咀华”之后,才能达到“明心见性”的境地,才能体会到这国学中文字的妙用。杨继洲用“玄机秘要”名其书,想即此之意。


(五)明·杨继洲《针灸大成》上的烧山火、透天凉手法是源自《金针赋》,又是对泉石心《金针赋》上烧山火、透天凉手法的最好补充。

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二十四种复式手法中有详细地描述:“燒山火,能除寒,三進一退熱湧湧,鼻吸氣一口呵五口。凡用針之時,須撚運入五分之中,行九陽之數,其一寸者,即先淺後深也。若得氣,便行運針之道,運者男左女右,漸漸運入一寸之內,三出三入,慢提緊按,若覺針頭沉緊,其插針之時,熱氣復生,冷氣自除,未效,依前再施也。”

透天涼,能除熱,三退一進冷冰冰,口吸氣一口,鼻出五口。凡用針時,進一寸內,行六陰之數,其五分者,即先深後淺也。若得氣,便退而伸之,退至五分之中,三入三出,緊提慢按,覺針頭沉緊,徐徐舉之,則涼氣自生,熱病自除,如不效,依前法再施。


从以上原文中,可知杨氏之烧山火、透天凉手法与泉石心之方法原则上是相同的,但杨氏的术式,有以下四个特点。

1、杨氏分两层,泉石心分三层(天、人、地);

2、杨氏两次强调了得气;

3、取热时杨氏主张患者要配合口呵五次;

4、取凉时杨氏主张患者要配合口吸一次。

另,《针灸大成》的“进火补”和“进水泻”也是对烧山火、透天凉的补充。揆度文意,此当指在局部取凉取热,而烧山火、透天凉则是指局部取凉取热可以传至病所和遍及全身。


三、新中国建国以后已故七位针刺手法名家的烧山火和透天凉手法运作特点

建国以后有七位针刺手法大家:郑毓琳、陆瘦燕、焦勉斋、管正斋、文介峰、楼百层、李志明,在他们的临证是经常取用烧山火、透天凉手法。有多位我是亲临现场亲眼看到此一绝技,他们现已故去,但他们留下的书籍仍在。

从以上专家的经验集中可以明显看出:上述七位专家,没有一位是背离《金针赋》上所提示的原则去做。他们也都是领悟了泉石心所提示的精神,都是按泉石心烧山火、透天凉手法的“深层次的含义”去做的。有人认为按照泉石心《金针赋》上烧山火、透天凉的原文去做,其凉热出现率很底,这是因为只按赋文的字面去做,没能领悟赋文精髓的缘故。因为这些手法不是“庸流之泛术”,这些赋文也不是“世上之常辞”。我们提到的七位专家,不是有所师承,就是“久习”方通的。杨继洲学习针刺手法也是“寒暑不辍”,才能“卓然有悟”。


四、与针刺手法规范有关的五项支撑性研究

在有关针刺手法文献理论上的正本清源研究之外,还有五项研究以为针刺手法规范之学术支撑。


(一)与针刺手法密切相关的循经感传理论的研究

从1972年开始在1958~1963年经络探测(经穴电阻测定)和“经络系统”结构追试的基础上,进行了循经感传规律性的研究,首次提出了循经感传具有普遍与潜在性(隐性),可激性与可控性,趋病性与效应性,循经性与变异性。1974年我们黑龙江提出循经感传是人体的机能调节系统。在这一点上,我们也得到了国家九五攀登预选项目(1985-1990)研究的支持,这个项的结论是:循经感传是机体的功能调整系统。


(二)针感与凉热手法关

针感的研究是始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和六十年代前期,当时黑龙江夏玉卿报告了19544穴次的针感调查,本项研究总结出共14种针感,痠麻胀针感出现率最高,混合型针感较为多见。黑龙江张缙报告了《如何控制针感的性质》和《如何控制针感传导的方位》,并观察到痠胀的针感与热感有密切关系,麻的针感与凉感有密切关系。经过二十年临床观察的结果,得出的初步结论:“胀痠”是热的最佳基础针感,“麻”是凉的最佳基础针感。


(三)“气至病所”的研究

我们在一组854例的循经感传研究中观察了各种疾病的“气至病所”现象。我们还绘制了50幅气至病所者的路线叠加图。激发感传气至病所的系列研究,为临床施用飞经走气气至病所手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四)搓针取气的研究

单式手法中“搓针”占有重要的位置。实践证明,用搓针来取气,效果是最好的。用细针取气,从做手法的角度来看是十分困难的。要想取得足够的经气,必须首先找到能明确显示得气的指标,我们在实践中选用了《金针赋》上“赤凤迎源”项下的“候针自摇”作指标。在取气方法上我们和任、陆二氏一样,用了搓针法,搓针法得气的程度是较为理想的。

古代的针灸大师们要求搓针必须像搓线一样,要一转360°,向一个方向要连续搓,这就遇到了一个问题,就是转之过紧极易肌肉缠针。元·窦汉卿在《针经指南》上讲“勿转太紧”,明·汪机在《针灸问对》上说“切勿肌肉缠针”。稍一多搓定要肌肉缠针,少搓又达不到得气的要求,于是我们借鉴《针灸神书》(也叫《琼瑶神书》)上搓针有虚搓、实搓的启示,我们把针体转360°的搓针叫“实搓”,把只用手指摩擦针柄,而针体不转或稍转的摩搓针柄的方法叫“虚搓”。此“虚搓”虽然针体不转,但这种摩搓针柄所形成的环形的力量仍可沿针体下传到腧穴内。这样就可以在病人身上用实搓、虚搓交替进行,就可以较为容易的捕捉到“气满针自摇”的得气时机。此时所激发的经气就能有效的把针吸住,并且可以较易将所得之气用守气法守住。


(五)针刺手法中“力”的问题

我国以针刺手法著称的已故针灸名家陆瘦燕先生在讲《灵枢·九针十二原》里“右主推之”时,他说这是指“右手持针而着力推针入内”,这里的“着力”二字确是点睛之笔。明·吴崑再注解《标幽赋》时说:“持针力入谓之推”这里明确的“持针力入”的问题。我们再联系《标幽赋》本义来看这个“推”字,在写取热手法时,窦汉卿用“推”字来领军,把“推内进搓”是连到一起写的,如果说这句是“着力推针入内”那他的对句“动退空歇”的“动”也必然是“着力提针向外”。在行针做手法时,“力”是至关重要的。“力”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际操作问题。

五取热(烧山火)与取凉(透天凉)手法在关键技术上古今一致的共识

取热取凉手法在我国已经传承了两千年以上。这是一项针法中的绝技。在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的医家们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新中国建国后更投入了很大的力量。并取得了很好的进展。我们选用了《内经》、《难经》、《标幽赋》、《金针赋》和《针灸大成》等五部古典医籍上记载的取凉取热手法与现代七位已故的针刺手法名家在取热取凉手法的选项上进行了对比,可以清楚的看到在操作技术上古与今是有着一致的共识。

他们的烧山火手法集中选项是:徐进(先浅后深)、紧按(着力重按,用九阳之数)、插针、得气、取痠胀针感。透天凉手法集中选项是:徐退(先深后浅)、紧提(着力轻提,用六阴之数)、举针、得气取麻的针感。

取热:徐进(先浅后深),含义是针的用力方向要向穴内。紧按(着力重按),含义是进针向内力度要强。用九阳之数,含义是力度量化。在相同机体条件下,取热的力度要大于取凉。插针(按针),是具体的运针方法,是取热手法的关键。得气的性质是先取胀痠的基础针感。总的行针趋势是插针向内,用力要重,要守气,时间要长。

取凉:徐退(先深后浅),含义是针的用力方向要向外。紧提(着力轻提),含义是提针向外力度要轻。用六阴之数,含义是力度量化。在相同机体条件下,取凉的力度要小于取热。举针(提针),是具体的运针方法。得气的性质是先取麻的针感。总的运针趋势是提针向外用力要轻,力度均匀,不要守气,时间要长。


六、烧山火与透天凉手法的真工夫在书外

烧山火、透天凉的历史传承,是始自《灵枢·九针十二原》:“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下接是《灵枢·小针解》的解释:“徐而疾则实者,言徐内而疾出也;疾而徐则虚者,言疾内而徐出也。”简而言之是“徐入”为补(热),“徐出”为泻(凉)。

古人行文,言简意赅,如果直接讲“针入”是热、“针出”是凉,人们还无法完全理解,因为这里没有讲行手法的技巧。这“技巧”是练出来的,其内涵是“力”,通过“久习”,就能够“力贯针中”,使针成为“力”的载体。这时行针就不单是“针”的问题,而是“带力”的针。再与“徐”字结合起来,技巧就出来了,“徐”是慢,是把进出针的时间拉长,时间一长,其力自强。“徐入”就是慢用力向穴内插针,这是取热技术关键。《难经·七十八难》上提出“动”(动而伸之)、“推”(推而内之)两种方法,这是对《小针解》篇上对“徐疾”解释的最好补充,他把“力”加进来,即用力进针叫“推”,用力出针叫“动”。动”、“推”两法的带力含义,才是两法的真谛,他们全在书外。

汉·郭玉说“腠理至微,随气用巧”,这“巧”在书内没有,也都是在书外。窦汉卿总结了前人这些研究成果和实践中得到的技术要领,写出来用“动退空歇”取凉和用“推内进搓”取热。窦氏不仅仅用“动”与“推”来领军,还在这两句的组合中,表露出其用力方向,用力强度和用针的综合趋势。这些都在字里行间,也是在书外。窦氏学派的传人泉石心把《内经》上“徐疾”,《针经指南》上的“寒热补泻”和《标幽赋》上的综合归纳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给这两种手法正式命名为烧山火和透天凉,还为烧山火和透天凉确立了一套完整的术式。这是寒热手法的第一次规范,而且采取了对举的方法,使人们能一目了然的看清楚烧山火、透天凉在主治上操作上是完全相反的。

这也是一套规范的教学模型。杨继洲又对此术式进行了三点补充:一是两次强调了得气;二是用口腔在呼气和吸气中的温差来诱导寒热;三是可以分两层而不一定用天、人、地三才法。我们研究了二十世纪已故的七位针刺手法专家的烧山火与透天凉的操作术式,可以看出他们的手法术式来自《金针赋》和《针灸大成》,而这两部书中的论述则是源自窦汉卿,而窦氏则是传自《内经》和《难经》。



针灸学是一门知识与技术相结合的学科,而针灸的操作技术,尤其是针刺手法,是针灸技术的灵魂,因此实际操作技能就显得格外重要。张缙教授是国内外著名的针灸学家、知名学者,从20世纪50年代起致力于针刺手法的研究,他的研究至今已经到了相当精准的程度。张老在针刺手法的研究中涉及了7个大的方面:

 

①练手法基本功的研究;②行针刺手法时进针法的研究;③二十四式单式手法的研究;④以烧山火、透天凉与龙虎龟凤四法为核心的复式手法的研究;⑤针刺补泻的研究;⑥针刺得气的研究;⑦针感的研究。这些研究覆盖了针刺手法的全部。

 

针刺手法中最基本的是单式手法,单式手法的组合应用就是复式手法。关于单式手法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至元代窦汉卿,在其所著《针经指南》中记有14种手法,明初泉石心(是其号不是其姓名)在《金针赋》里也是讲十四式单式手法。高武的《针灸聚英》、汪机的《针灸问对》记述的都是十四法。杨继洲把单式手法简化为下手八法,近人陆瘦燕提出十六法。

 

张老认为单式手法已够繁多,不宜再创新项,进行古法整理,厘定术式,制定标准,才是当务之急。张老从文献的正本清源到临床实践,用20年的时间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总结出6句口诀,背诵时可以朗朗上口,分组时可以配对比较,即:揣、爪、循、摄(穴上、经上),摇、盘、捻、搓(左右动作),进、退、提、插(上下动作),刮、弹、飞、摩(在针柄上),动、推、颤、弩(在针身上),按、扪、搜、拨(在穴与针尖上)

 

“揣、爪、循、摄”为第1句,前两式是用在穴上的手法,揣的目的是为了找准穴位,用爪切,既可激发经气,又便于从爪痕之处认穴;后两式是用指头循所拟刺之经,用爪甲摄所拟刺之经。此两者宜并用,这是一组连动激发经气的手法。

 

“摇、盘、捻、搓”为第2句,是一组环形的左右向的运针手法,皆系针体沿横轴的左右动作。其动作之特点各有不同,速度与幅度、部位与目的亦各有异,但动作方向皆为左右。

 

“进、退、提、插”为第3句,是一组上下纵向的运针手法,按天、人、地三才针法,其幅度在一部或一部以上者向内为进,向外为退;其幅度在一部之内者向上为提,而向下为插。

 

“刮、弹、飞、摩”为第4句,凡此诸式皆为针柄上之操作,各有具体之术式。

 

“动、推、颤、弩”为第5句,凡此四式,皆为在针身上之操作,整个针身皆参与之,方能完成此四式中之每一式。

 

“按、扪、搜、拨”为第6句,前两式是进针后在经上的运作,后两式则是体现在针尖上来做手法。

 

张老的二十四式单式手法,无一为张氏杜撰,皆系古典医籍中所载之常用方法,张氏取其多用、且义界清楚、术式易于厘定者,进行归类整理,反复推敲而成。二十四式单式手法是针灸技术的高、精、尖部分,是提高针灸临床疗效的关键,也是针灸医生技术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现将24单式手法介绍如下。


24式单式手法  


(一)揣

是寻找穴位的方法。以拇指或食指指头,找穴位区域(穴区)内之敏感点.穴“区”之大小依据腧穴之所在的解剖位置而不一,穴为区内之敏感点。

《灵枢·九针十二原》:“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者,流散无穷.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

特殊穴位有专门揣法:

丰盈肥厚—用按压法,中脘、环跳即是.

两筋之间—用分拨法,内关、足三里即是.

穴被覆盖—用旋转法,养老、神门即是.

穴在关节-用张合法,听宫、下关即是.

屈伸关节方能揣穴——解溪即是.

垫肘抬肩方能揣穴——肩顒即是.

《针灸大成》:“揣:揣而寻之。凡点穴,以手揣摸其处,在阴部筋骨之侧,陷者为真.在阴间郄腘之间,动脉相应,其肉厚薄或伸或屈,或平或直,以法取之,按而下之,以大指爪切掐其穴,于中庶得进退方有准也.”


(二)爪

是标记穴位及宣散气血,以使进针无痛的方法,以拇、食指头揣到敏感点后立即立起第三指关节,以指甲爪掐穴.爪也是爪切速刺的组成部分.

揣爪是在穴上施用的方法.

《针灸大成》:“爪:爪而下之,此则《针赋》曰左手重而切按欲令气血得以宣散,是乃不伤于荣也,右手轻而徐入,欲不痛之因,此乃下针之秘法也。”


(三)循

是循按经脉,以激发经气使气血往来的方法.使二、三、四三指平直(屈曲第一指关节),在一经之末端,一般在腕、踝关节上向心循按,循按与揉法相结合.

《 针经指南》:“循者,凡下针于穴部经络之处,用于上下循之,使气血往来而已.”

《金针赋》:“循而摄之,行气之法.”

《针灸问对》:“下针之后,如气不全,用手上下循之,假如针手阳明合谷,气若不至,以三指平直,将指面,于针尖至曲池,上下往来按摩,使气血循经而来,故曰循以至气。”

《针灸大成》:“循而通之.经曰:凡泻针,必以手指于穴上四傍循之,使令气血宣散,方可下针,故出针时,不闭其穴,乃为真泻。”


(四)摄

用爪甲切掐经脉,在经气涩滞时使用的方法.用三、四指指甲(屈曲第一指关节)在一经之末端,一般在腕踝关节上向心切掐.

《针经指南》:“摄者,下针如气涩滞,用大指甲上下切,其气血自得通也。”

《金针赋》:“循而摄之,行气之法.”

《针灸问对》:“下针之时,或气涩滞,用大指食指中指三甲于所属经分往来摄之,使气血流行,故曰摄以行气.”

《针灸大成》:“摄者,用大指随经上下切之也,其气血自行.”“凡下针针下邪气滞涩不行者,随经络上下,用大指爪甲切之,其气自通行也.”

根据《金针赋》“循而摄之”,我把循、摄并用.循摄在临床上同时应用的方法是以指头与指甲同时在经穴上叩击,由腕踝关节,向上直至肩、髋关节,叩击速度要快;要有一定的力度,要把叩击力量向内“震”,叩时以医者腕关节为轴。三指要并列齐叩.与经呈平行,以其中一指(多用中指)叩击在大穴上,如此1-2次,每次约2-3秒.在针入穴后,而得气欠佳时用。一般用于肢体上,其它处不多用。循摄同时用,是为了激发经气,进而使气至病所.要注意循摄后必须立即运针,两者衔接要密切。两者脱节或速度慢时多无效。

“揣”是一度激发(经气),“爪”为二度激发,下针为三度激发,循摄为四度激发,闭其下气(关闭所针之穴下方)的同时向上方要有推力,这是五度激发,再带力用针通调之(针尖朝上)。如时机和力度掌握合适,此法多可成功。方法、力度、速度和衔接是技术关健.这是一种连动手法。


(五)摇

“摇”有三个作用:

   1.摇大针孔-是伴随出针的一种方法。亦即古典手法之泻法“开阖”中的“开”,摇而退之。

   2.浅而大摇—是青龙摆尾的基本手法。在关节阻涩,气不上行,而又是在浅部行针时使用。一左一右慢慢拨动。

   3.深而小摇—是白虎摇头的基本手法。在关节阻涩,气不上行时,而又是在深部行针时使用。一摇一振。

   4.是一种出针的方法.

《针经指南》:“凡泻时欲出针,必须动摇而出也。”

《金针赋》:.“摇而退之。”

《针灸问对》:“凡退针出穴之时,必须摇撼而出之青龙摆尾,亦用此摇法,故曰摇以行气,此出针法也。”

《针灸大成》:“摇而伸之,此乃先摇动针头,待气至,却退一豆许,乃先深而后浅,自内行外,泻针之法也.”


(六)盘(只能用于肚腹部软肉处)

是将针刺入腹部腧穴后,按倒针柄,手持针尾,将针向一个方向盘转(每盘3600)的手法。本法是用于腹部软肉处的腧穴。盘时用拇食中三指扣住针尾,(金属丝绕成的针尾能松动自由的旋转,或用拇食指掐住针尾进行盘转。向左(顺时针)或右(逆时针)盘,每盘3-5次,有时左右交替。明·汪机说:“左盘按针为补,右盘提针为泻。”

    《针经指南》:“盘者,如针腹部,在穴内盘摇而已。”

    《金针赋》:“肚腹盘旋。.”

    《针灸问对》:“如针腹部,软肉去处,只用盘法--一其盘法如循环之状,每次盘时,各须运转五次,左盘按针为补,右盘提出针为泻,故曰盘以和气。”

     专用于腹部,得气、卧倒针身(可与提插结合为用),手扣针尾,向左向右盘旋是其技术关键.


(七)捻

用拇食指指腹持针,一左一右捻动,每次不得超过1800.

    《针经指南》:“以大指次指相合,大指往上进(向前推)谓之左,大指往下退(向后退)谓之右.”

    《针经指南》:“捻者.以手指捻针也,务要记夫左右。左为外,右为内。”

      ①用于进针—缓慢捻转进法

      ②用于寒热补泻—与九六相结合

         拇指向前(行九阳数为补)—取热

         拇指向后(行六阴数为泻)—取凉

      ③用于经气上下,左转气上行—治上右转气下行—治下

      ④用于行针

     ⑤用于平补平泻(不补不泻,即调气法) 是最常用的方法。左右转针不超过180°是技术关健。


(八)搓

是一个最重要、最关健的单式手法,是凉热手法的根基。将针刺入后,向一个方向连续3600的转针,如搓线之状,故名搓针,必须:

     1.速刺进针

     2.将针向一个方向搓

     3.实搓与空搓交替,能实则实搓,不能实搓则空搓。实搓是针转360°,空搓是指搓摩针柄而针体不转(此时仍有一种搓摩针柄所致之环形力量沿针体传到穴中)

      实搓好比显徽镜上的大螺旋—大调

      空搓好比显微镜上的小螺旋-微调

     4.用力要均匀.

     《针经指南》:“搓者,凡令人觉热向外卧针,似搓线之貌,勿转太紧.治寒而里卧针,依前转法,以为搓也.”《金针赋》:“搓以去病.”

     《针灸问对》:“搓,下针之后,将针或内或外,如搓线之状。勿转太紧,令人肥肉缠针,难以进退。左转插之为热,右转提之为寒,各停五息故曰搓以使气。”

搓针成功的标志(四项):

      ①捻之不转

      ②提之不出

      ③插之不入

      ④气满自摇

         针不是一丝不动,而且可动一丝,绝不可以肌肉缠针.

         搓针方向多为顺时针,亦可相反,但所有的按续动作亦需相反。

         勿转太紧,令人肌肉缠针.

        《医宗金鉴》:“浑如搓线悠悠转,急则缠针肉不离。”


(九)进

《金针赋》:“动而进之,催针之法.”《针灸问对》:“进,下针后气不至,男左女右,转而进之。外转为左,内转为右,春夏秋冬,各有浅深。又有补法,一退三飞,真气自归,其法一提出至天部,三进入地部,提针宜速,进针三次,每停三次,每停三息宜缓,进时亦宜吹气,故曰进以助气。” 窦氏在《针经指南》里把“进”与“退”是并提出的,强调要区分男女与季节,汪机在《针灸问对》中,有了具体的补充。认为转针有内外之分,季节有刺深刺浅之别,并提出进退要以天、人、地三部为基准。天、人、地也叫“三才针法”。

1.这是一种基本方法.将穴分天人地三部,在一部或一部以上的范围向内插针叫进。2.《针经指南》指出:“凡不得气,男外女内及春夏秋冬各有进退之理。”男外-一指对男子行针时医生要拇指向前,针向外捻,此时力大,刺激量大.女内—指对女子行针时医生要拇指向后,针向内捻,此时力小,刺激时小.春夏—阳气上浮—宜刺浅.秋冬-阳气内藏—宜刺深.这里捻转指捻针前进.这里也告诉我们窦氏行针是捻进捻退方法,即捻转与提插相给合,使针里螺旋式前进或螺旋式后退。


(十)退

①穴分三部天、人、地。在一部或一部以上的范围内,由深向浅提针叫退.

②出针也叫退.

《针经指南》:“退者为补泻欲出时,各先退针一豆许,然后却留针,方可出之,此为退也。”

《金针赋》:“摇而退之,出针之法.”

《针灸问对》:“退,凡施补泻,出针豆许,补时出针,宜泻三吸;泻时出针,宜补三呼.再停少许,方可出针。 又泻法一退三飞,邪气自退,其法一插至地部,三提至天部,插针宜速,提针作三次出,每一次停三息,宜缓。提时亦宜吸气,故曰退以清气.”

①退指出针而言;

②要先退“豆许”;

③作为烧山火的从属动作时用为一退;

④做透天凉手法时要用三退。


(十一)提

《金针赋》:“轻浮豆许曰提。”(首次提出本法)

《针灸问对》:“欲泻之时,以手捻(音涅通捏}针,慢慢升提豆许,无得转动.再出每次提之,令细细吹气五口,其法提则气往,故曰提以抽气.”

1.从泉石心在《金针赋》上及汪机在《针灸问对》上的解释看,此法用力要轻,升提幅度为“豆许”,操作中要有一种“上浮”的感觉.再如《针灸大成》中所说:“微引其针气自来”,也是这个意思.

2.必须在天、人、地三部中之一部内做.

3.从“提插补泻”看,本法必须拆开,提针为寒,属泻法.


(十二)插

《金针赋》:“插针除寒之有准.”(烧山火)

《针灸问对》:“方可插针”,“一次疾插入地”。(透天凉之从属操作).

《针灸大成》:“针插之时热气复生。”(烧山火)

1.本法源于《难经·七十八难》:“得气因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

2.本法之用力程度和运针方向,与“提”相反,但其幅度也是豆许,其用力之程度强。

3.其方法是仅限于持针之拇食二指之指关节用力,来控制“豆许”之幅度。

4.得气向内慢慢而有力地插针,是求热的技术关健.

5.“提插补泻”这个概念必须“提”与透天凉结合,“插”与烧山火结合.这是一个完整的概念.提插作为主法亦可单独使用,但称之为补泻必须是凉、热手法中的组成部分。


(十三)刮

古谓之“抓”,古音蚤,掐也.

《素问·离合真邪论》:“抓而下之。”

姚止庵注曰:“抓,以指甲刮针也,能移不忍痛,可散积年风。”又云:“病在上刮向上,病在下刮向下。”

《琼瑶神书》:“刮刮,左刮刮,右刮刮,中刮刮,上刮刮,下刮刮。虚实。”

任作田:“刮针即用指甲,搔刮针柄。”

向上刮:右手拇指抵住针尾,中指内屈,由针柄根部向针柄上部连续刮。

向下刮:食中两指持紧针柄尾端,用拇指甲由上向下刮。

指甲刮针古已有之,只是十四法未收。

刮针有向上向下之分,可产生轻度震颤。

向下用力刮是一种在酸的基础上取热的一个变法;向上轻刮是在麻的基础上取凉的一个变法。

轻刮可以催眠。

产生水波样针感的主要操作方法。


(十四)弹

催气之法:弹针、弹穴.

亦可散气-解决气滞.

《针经指南》:“弹者,凡用补时,可用大指甲轻弹针,使气疾行也,如泻不可用也。”

《金针赋》:“弹则补虚。”

《针灸问对》:“补泻之时,如气不行,将针轻轻弹之。”

《针灸大成》:“弹而努之。此则先弹针头,待气至,却退一豆许,先浅而后深,自外推内,补针之法也。”

①弹是一种弹针柄的方法,目的是催气。

②直弹其穴(食指法,中指法)。

③弹针进针也是快速进针的一种。


(十五)飞

《金针赋》:“上下左右,四围飞旋。”

《神应经》:“用右手大指食指持针,却用食指连搓三下,谓之飞。”

术式操作:

①用右手拇食两指。拇指与食指呈交互状,要拇指头向前,食指头向后,将两指弯曲。

②由针根部轻贴针柄向上飞旋。

③两指一捏一放,如飞鸟展翅之象(故名曰飞),用拇指肚及食指第一节桡侧由下而上沿针柄之金属螺旋摩。力度要均匀一致,使指感有如转针,但针体不能上提。

技术关键:

①飞针成功关键在经气充盈于穴中,其表现为针体自摇。

②搓针为其基础,一定要完完全全达到气满自摇程度,且不用守气。

③飞针手技要熟练,基本功底要扎实。

④实即一种有规律(方向一定,力度一定,节律一定)的摩针。

⑤在“摩”上下功夫,在“力度均匀”上下功夫,在“指感与针感”上下功夫。

⑥《金针赋》上的“赤凤迎源”实即飞法取凉。

⑦力呈螺旋式,向上,向外;指法呈漏斗式下紧上松。

⑧此螺旋式的“力”含向上提的成分,但要提之不出;含针向右转的成分,但要转之不动。

⑨“飞”后要迅速进行再次飞针动作,手向穴位时要带掌风。


(十六)摩

《琼瑶神书》:“摩摩,左摩摩,右摩摩,中摩摩,上摩摩,下摩摩。虚实。”

①摩是《琼瑶神书》首先提出之单式手法,是以手指摩针柄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飞针,飞针取凉时手指接触针柄,拇指向后,食指向前,螺旋式向上边提边转边摩。但要提之不出,转之不动,似提而非提,,似转而非转,由尾部向下(快)拇食指两指近针根部,捏针要轻而又轻,向上摩时要由轻而更轻,直到放开这个过程叫“飞”。 其貌概似“虚搓”,故名“虚摩”,是一种呈螺旋样的力沿针向上。

②以拇指食指从针柄两侧摩针柄,呈一种徽弱而又温和的刺激。

③产生水样针感时感觉歌锐者要用摩法。


(十七)动

《难经·七十八难》:“动而伸之.”(针带力向外叫动;反之,针带力向内叫推.)

《针经指南》:“动者如气不能行,将针伸提而已.”

《针灸问对》:“凡下针时,如气不行,将针摇之.如摇铃之状,动而振之。”

动是在静久留针中的一种行气手法,是泛指“动针”而言。

有“伸提”之动(窦氏)

有“摇振”之动(汪氏)

“动”不是一般抽象的“动”;按窦氏及汪氏原意是将针“伸提摇振”.

要领是窦氏在《标幽赋》上所说“动退空歇迎夺右而泻凉”,揆诸原意结合临床实际这个“动”是带力退针向外,和《标幽赋》的下句“推内进搓随济左而补暖”为对句。


(十八)推

《素问·离合真邪论》:“推而按之。”

《标幽赋》: “推内进搓。”

《金针赋》: “推之不动.”

任作田:“推,气行不远时,用拇食指郊外针由得气处轻轻提起,针尖向意欲行气的方向,拇指向前匀整而有力的捻推针柄,拇指达到指腹后横纹时,即轻轻退后,然后再用力向前推第二次如此连续推数次或数十次。”

推针有:

①直推(与插针结合)

②捻推(与捻针结合)

③推皮(“推陈出新其皮,盖其外门.”)

④推针速刺

技术关健:是推力,手紧持针柄,上提丹田之力至肩到肘下腕及指,使力贯针中,使针成为力的载体,要力在针前,针随力入.


(十九)颤(通战)

《琼瑶神书》:

“战战,左战战,右战战中战战,上战战,下战战。虚实。”

“急按战战气自通”

“高低刮战”

“按提搓战”

《琼瑶神书》中,战法应用颇多。“战”通“颤”.

是手持针柄对腧穴进行的上下颤动的一种单式手法,颤动的速度快,振幅小,力度均匀,是一种微弱温和的刺激。常和提、按相结合.日本的针刺十三技中“震如术”即颤法.


(二十)弩

《素问·离合真邪论》:“弹而怒之。”

《标幽赋》:“循们弹努,留吸毋而坚长。”

《针灸问对》:“下针至地,复出人部。补泻务待气至,如欲上行,将大指次指捏住针头,不得转动,用中指将针腰轻轻按住四、五息久,如拨弩机之状。”

弩是将右手食指或中指在针体上如扣弩机之状,使针体弯,从而使针尖向前或向后。

①手向后弩(向术者),则针尖向前,气则向上行;反之,则气向下行.

②在特珠部位进行,如球后、天突进针时,需用弩法。


(二十一)按

1.《灵枢·官针》:“以左手随病所按之。”2.《针经指南》:“按者以手捻(音捏)针无得进退,如切按之状也。”3.《金针赋》:“重沉豆许曰按。”“豆”是古代计量单位,十六黍为一豆,六豆为一铢,铢是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此常指极轻的份量。本句当是指极小的幅度而言。4.“按之在前,使气在后,按之在后,使气在前。”5.《针灸问对》:“欲补之时,用于紧捻(音捏)其针按之,如切脉之状,无得挪动。”是一种按力入穴的方法。


含义及技术关健:

①按针入力-取热
烧山火时用,经典术式中,“紧按”(《金针赋》《针灸大成》)是取热的关健.“紧”字在此应作紧握针柄用力下按,即按力入穴之意。.
②按穴上下以闭气
按之在前使气在后,按之在后使气在前。
③按穴守气(不得挪动)
行烧山火手法时用于守气
6.按针速刺
速刺进针之一。特点是针入气至.即“针与其气相逢。”(《针灸大成》)
要言之:一为按针——刺入和取热时用
二为按穴—— 闭气和守气时用


(二十二)扪

《针经指南》:“凡补时用手扪其穴也.”

《金针赋》:“扪为闭穴。”

《针灸问对》:“补时出针,用手掩闭其穴,无令气泄,故曰扪以养气。”

《针灸大成》:“扪而闭之。经曰:‘凡补必扪而出之,故补欲出针时,就扪闭其穴,不令气出,使血气不泄,乃为真补’ ”

①《内经》开阖补泻的“阖”,“阖”为补。

②使气血勿泻。

③使穴关闭:A.揉按  B.“推其皮,盖其外门。”(《内经》)


(二十三)搜

《琼瑶神书》:

“搜搜,左搜搜,右搜搜,中搜搜,上搜搜,下搜搜。虚实。”

“气紧补泻,提、按、刮、搜俱紧.”

“凡下针得气针头,针尖不动者用搓、循、盘、按、推、战、搜、摄、提、横,顺、逆、摇。”

“再加搜搜一二转。”

“再搜搜来十数次。”

用针尖搜寻针感。苍龟探穴手法“钻剔四方”即在穴之上下左右四方去搜寻,钻是向前,剔是向后,搜是用针尖慢慢搜寻针感,动作要慢。


特点:慢、仔细。

分层候气、催气是其关健。

《针灸集锦》第268页;

“搜法:是针已进到所定深长尚不得气,即将针退到皮下,改变针尖方向,再行进行。如仍不得气,再向前、后或左、右有目的地直刺或斜刺,反复地进退搜(探)索,以催其气至。”


(二十四)拔

《针灸大成》针内障秘歌:“弱翳细针粗拨老.”

《针方六集》:“金针拨转瞳人。”

“自上层转拨向瞳人。”


1.拨法在古代主要用于金针拨内障。

2.郑氏学派在取穴时用分拨法,以左手将影响寻找穴位之肌腱和血管拔开,以便揣穴,以便进针。“揣穴遇到肌腱、血管时,要用手指向前后或左右推拨,使其分开而按住穴位,如针内关穴,左手拇指紧按其穴,将两肌腱和血管拨开,同是要开到患者有酸、麻感觉的部位。”

3.近人用粗针划拨,即用三棱针刺入背俞等穴,在筋膜上划拔,将纤维拨断,此法民间亦称截根。”

以上二十四式单式手法是在窦氏十四法的基础上形成的。此十四法均与催气、行气、调气有关。按《针灸问对》的记载,它的意义是:

“摇以行气”、“退以清气”、“动以运气”、

“进以助气”、“循以至气”、“摄以行气”、

“努以上气”、“搓以使气”、“弹以催气”、

“盘以和气”、“扪以养气”、“按以添气”、

“提以抽气”。


复式手法

泉石心氏提出的复式手法:

(1)飞经走气(使气至病所)       (10)透天凉

(2)调气法                      (11)阳中隐阴

(3)龙虎升腾                    (12)阴中隐阳

(4)通经接气                   (13)子午捣臼

(5)青龙摆尾                   (14)进气之诀

(6)白虎摇头                    (15)龙虎交战

(7)苍龟探穴                    (16)留气之诀

(8)赤凤迎源                    (17)抽添之诀

(9)烧山火


杨继洲《针灸大成》上的复式手法:

(1)烧山火                     (13)五脏交经

(2)透天凉                     (14)通关交经

(3)阳中隐阴                  (15)隔角交经

(4)阴中隐阳                  (16)关节交经

(5)留气法                     (17)子午补泻

(6)运气法                     (18)子午捣臼

(7)提气法                     (19)子午前后交经换气

(8)中气法                     (20)子午补泻歌

(9)苍龙摆尾                  (21)子午倾针

(10)赤凤摇头                (22)捻针补泻

(11)龙虎交战                (23)进火补

(12)龙虎升降                (24)进水泻


强调:任何一个动作都要有目的而不能盲目;任何一个术式都要有所依而又有所变;任何一个手法都要组合有方,搭配得法;具体操作则应“意随针入、力伴针行、意力合一、以意领气”,动作要“小而有力、巧而圆通、精而不乱”。在临床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应紧紧抓住“气”的变化使用各种针刺手法,使“得气”“飞经走气”“气至病所”一气呵成。 

读而思

duersi

良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素问·举痛论》)


本文摘自《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经验传承》网站中国针灸2010年10月第30卷第10期作者:张缙,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培训中心(微信公众号wfas-edu)整理编校发表,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投稿邮箱:wfasedu@qq.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