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泥盒上赏虫鸣

 蚌之沙 2017-01-09

初冬以后,自然界花草萧疏,百虫匿迹。北京一些喜爱玩鸣虫的老少爷们儿,又该可以操持点儿事情了。比如说玩人工孵育的蝈蝈,就可以把它放进精美的葫芦器里,揣在怀里随身携带,不时地就能听到一阵嘟嘟嘟……真是听其声,玩其乐。蝈蝈,古代把它叫做“络纬”,早先紫禁城皇宫里一到入冬就盛行赏玩蝈蝈,康熙皇帝曾有一首题为《络纬养至暮春》的五律诗句、乾隆皇帝也写过一首《咏络纬》的七律诗句。看来不管是皇帝大臣,还是平民百姓,大都喜欢在冬天里能够听到蝈蝈的鸣叫声。

据了解,玩鸣虫也大有学问,挑选蝈蝈首先要看它外表和个头儿,是否全须全尾,声音叫起来,不能噪,讲究要带“闷儿”的或者带“嘿儿”的,也就是说既清脆又低沉,虽然同样都是发出一个声音,听起来要像一曲悠扬美妙的歌声,那才是好虫。

印泥盒上赏虫鸣

印泥盒

说起蝈蝈,我手里有一只多年的“蝈蝈”,当然,这是一件艺术品,它是在洪宪时期“爬”到一个瓷制印泥盒上面的。看,就是这只,印泥盒正面中央设色绘有一只蝈蝈,画工精细传神,栩栩如生,颇有齐白石早期绘制工笔草虫的手法,看去仿佛翅膀正在微微的颤动,发出一阵阵动听悦耳的鸣叫声。整个印泥盒烧制考究、洁白细腻,没有任何瑕疵,底部在红色缺角正方形画框内写有楷体“洪宪年制”。据说这种款识,属于“官窑”制作。

其实,这件印泥盒上所绘制的蝈蝈题材,并不是洪宪时期的原创。我曾见到过一件清代道光年间制作的瓷鼻烟壶,上面也画有一只蝈蝈,图案和画法,与这个印泥盒上的一模一样。虽然是两个不同朝代的画师和两件不同的器物,但绘制的却是同一个题材的作品,后者完全继承了前者的“衣钵”。说明蝈蝈这一绘画题材,不管过了多少个年代,还深受一些人士的青睐。另外,关于这件蝈蝈的构图,我们一般常见的一些绘画图案,比如鸟、鱼、虫等姿势,一般作者都把头部冲向左侧,这件蝈蝈图案也是同样,这是因为画者是右手执笔,如果将头部冲向右侧绘制,就不如冲向左侧绘制起来顺手。

洪宪,这在我国是一个短暂而动荡不安的特殊时期,从1915年12月底至1916年3月,虽说这83天在历史的长河中瞬间而逝,但在瓷器制作上,由于有那位专员郭葆昌任袁世凯的“陶务总监督”,也确实“振兴”了一把瓷业。据有关资料介绍,这期间大约烧制了4万余件“洪宪御瓷”,以备袁世凯登基之用。一晃儿,岁月已经过去了近百年,时至今日,这些“细路”瓷器,已属于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了。记得10多年前,中央电视台曾经播放过一条新闻:民盟中央主席、书法家楚图南将自己珍藏多年的一件“洪宪年制”瓷印泥盒,捐献给有关文博部门,此件已属于珍贵文物。

我国历代文人,大都很重视和喜爱文房用品,仿佛与它有着千丝万缕、解不开的情结。近日,我到学者、书法家沈白办公室小坐聊天,他说起一直喜爱用放置多年的老宣纸写字,用好笔、配好墨,这样写起字来才“过瘾”。他说还藏有一件“大清康熙年制”的青花印泥盒,但一直舍不得使用,原因是生怕不慎失手被摔碎。我也颇有同感,这件洪宪年制的印泥盒,虽然没有他的那件古老珍贵,但我在拿出赏玩时,如同面对一个刚刚出生、娇嫩的“千金小姐”,小心翼翼地捧在手里,也生怕有个什么闪失。

我曾有过一方端砚,背面刻有明代王仲山的砚铭,不论此砚品真伪,但此词句却说得十分精妙:“贞静而固,温润而光。笔墨精良,助我文房。”这是评价砚石,称赞好的笔墨功能。至于我收藏的这件印泥盒,也应该属于文房佳品,如果要借用他的思路题句,我也冒昧拿笔一挥:家无别物,几枚石章。有此印盒,寒斋增光。今日赏玩,回首沧桑……

更多精品请参看博雅艺术网手机版http://m.,或关注微信号公众号:boyayishu,微信私号:manyart。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