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师风范】:名利面前不与人争

 矛盾道一 2017-01-09

【太极】中国最受欢迎的太极文化类公众号


文 | 关振军

编辑 | 鹿鸣


名利面前不与人争

杨师爷性情恬静平淡、清心寡欲,对名誉地位看得极淡。他在武林默默耕耘七十余年,绝无一件逐名追利之事。凡有出头露面之事,他都后退一步让与别人。而对于晚辈则是用心良苦、尽力携提。


旧社会,武术界门派之间的界限很严。如果有拜师弟子或所教过的学生“跳门坎”再向别人学拳,常常会引起门派之争,造成互不团结。而师爷却不随俗,他老人家总是尊重各门派之长,不计较个人名利之得失。有的学员慕名前来求教从学,当他知道来者曾经练过别的拳种时,就主动地为他们推荐更合适的老师。


他的弟子之中的某些人跟从老师多年,都有了名气,他们又去学陈式太极拳时,老师欣然支持,从不阻拦,毫无门派之见、自私之心。


李秉慈师叔讲过杨师爷送徒学艺的故事。上个世纪40年代末,年仅17岁的李子久同学即在太庙处跟恩师学太极拳,很得老师的青睐。他学了几年之后,经乡亲介绍又找到陈子江老师要学形意拳。陈老师说:“你要向我学,可以。但要取得杨老师的同意。”恩师得知后不但欣然应允,并且亲自带他去拜见陈子江老师。


王培生先生回忆说:我是老师的第一批入门弟子中年龄较小的,杨老师在我身上倾注了极大的心血。解放后,国家重视发展体育事业,1953年,国家体委组织召开华北地区民族形式体育大会。大会组委会邀请杨禹廷老师担任大会武术评判工作,而杨老师竭力推荐我担当此任。


大会武术比赛,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行。比赛期间贺龙元帅接见担任评判工作的老武术家,当时我三十多岁,就跻居于全国武术家的行列,在武术界享有很高的荣誉。从这以后,我先后在全国运动会上担任武术比赛的裁判员、裁判长、仲裁委员等职务。老师的精心安排,为我以后武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杨老师常讲,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是社会规律。他老人家一生总是甘愿给后人做铺路石。

孔夫子云:“礼之用,和为贵”。这个可贵的“和”字是太极拳的灵魂。杨师爷的“三不主义”,就是这个“和”字在武学上的具体运用。


他老人家把对太极拳理拳法研究和做人做事融为一体,把对太极阴阳、刚柔在自己身上的体悟,运用到为人处事,扩大到与社会和谐的各个方面。杨禹廷师爷能享寿至96岁高龄,这跟他的思想修养密切相关。他立于武林,和于人群,确实是我们应当学习的榜样。


 

近期热文回顾:

 ?【大师风范】杨禹廷:武艺高低不怕人说

 ?【大师风范】:武学理论问题不必与人争辩

 ?成为太极高手之前,先参透这些秘诀!

 ?【太极·长期约稿】重酬原创作者!等你来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