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霍老师一起学《论语》(15)

 美文云中飞 2017-01-09


各位朋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论语.学而》篇的第十五则: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这句话里子贡又出现了。在第一篇中,有子出现了三次,曾子出现了两次,这都是被尊称为“子”的人物。子贡没有被尊称为“子”,却出现了两次,也足见他在孔门中有很高的地位。


子贡问老师说:“虽贫穷却不巴结奉承,虽富有却不骄傲自大,这怎么样?”老师说:“已经不错了,但比不上贫穷却能乐道,富有却能好礼。”子贡说:“《诗经》上说,就像加工骨角、象牙、玉石那样,要不停地切、磋、琢、磨,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吗?”孔子说:“赐呀,可以开始和你讨论《诗经》了。告诉你一件事,你就能举一反三、加以发挥了。”

 

我们来看这个“贫”字。“贫”字的下面是“贝”。在古代汉语里,凡是和“贝”有关的,都和钱有关系。比如“贪”、“贡”、“贫”、“贿”、“赂”、“财”等等。今天我们总说“贫穷”,“贫”就是“穷”,但是在古代,“贫”是没钱,“穷”是不得志。大家看看这个字形,一个人在低矮的屋檐下不得伸展。

 

钱,这个东西很奇怪,有句话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钱是万万不能的”。它可以神奇地让一个人顿时如霜打的茄子,也可以神奇地让一个人瞬间像打足了气的皮球。所以今天才有句俗话叫做“人穷志短”、“财大气粗”。对于一般人来说,有钱和没钱是绝对能区别人生状态的分水岭。没了钱,就没了底气,整个人就坍塌了。所以贫者容易“谄”,容易显得自己不值钱,像哈巴狗那样摇尾乞怜、讨人喜欢。一旦有了钱,就有了撑腰的,整个人都像打了鸡血一样,所以负责容易“骄”,容易到处显摆,目中无人。为什么会这样呢?可能我们把这个贫和富太当回事儿了。《论语》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有钱和没钱就可以使人的状态迥然不同,也许在很多的时候,我们也是这样的“小人”吧。

 

另外我还想说,今天又有多少人,富是富了,可是却不贵。有一篇文章说:“越来越富的中国人丧失了雍容气度”。出现一个土豪容易,可是养成一个贵族却非常难。什么是贵族气质呢?其实在第十则中已经提到“温良恭俭让”,大家看,这五种低调却高贵的美德,才是君子之德、贵族之风。“谄”和“骄”两种状态就已经丧失了君子的风范。

 

其实子贡说的“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也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人生境界了,但是孔子又把他说的境界提升了一个层次,就是“贫而乐、富而好礼”。“贫而乐”,乐的是什么呢?我们常说“安贫乐道”,能够让人有强大的内心力量和直面人生勇气的,就是这个“道”。

 

隐居田园的陶渊明说:“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他说,我也曾经因为坚守底线和原则,辞官不做,因为不能给家人提供更好的衣食住行而感到惭愧和矛盾,可是在这个纠结之中,“道”战胜了一切,我就再也没有沮丧颓唐的脸色,就能够安然接纳所有的一切。


持守理想和道义,却一生坎坷、不断遭贬的苏轼晚年也曾经说过:“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于死生之际。”我们虽然又老又穷,但是这种人生大道和忠义,充彻心肺,挺起脊梁,足可以让我们超越贫富,笑对生死。


所以在《论语》中,在很多传统文化的原典中,“道”是一个核心的,贯穿始终的概念。而我们刚才谈到,一个人之所以高贵,之所以能成为君子,是因为在他的心中,有远比贫富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道”。一旦有了对“道”的追求,才会更清醒地看待人生,才会“贫且乐”,随缘任运、安放身心;才会“富而好礼”,有更高层次的人生追求。

 

所以子贡才说:明白了,这就像对玉石的不断切磋、琢磨那样,人的境界也需要不断地雕琢、升华、凝练。就像禅语所说的人生的三重境界:最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行至中途,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后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当我们不为外在的贫富所动,反而能超越贫富,去追求心中的“道”,我们就会见到更美丽的风景。




主讲人:

霍明琨教授

古典文学博士?

历史学双博士后?

超高人气美女教授

首届“冰城文化名人”?

百家讲坛、东方名家嘉宾?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得主

黑龙江省高校微课大赛一等奖?

中宣部“礼敬传统文化”全国示范项目 



特别通知:

《和霍老师一起学论语》学习群已经成立,每天诵读经典、提升自我,互相促进、共同提升,还可以优先报名霍老师公开课!!详情请戳下方二维码,咨询霍老师助手,拉你进群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