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车有道 这些机油品牌你都知道吗

 Purefact 2017-01-10

汽车界对于机油的文章不胜枚举,怎么挑选合适自己的油啊,怎么去看机油的粘度啊等级啊,换油周期多长时间啊,能不能混加啊......太多了。今天我除了大概总结下常规的机油选择之外,也对日常使用多的机油进行了个归类,另外附加了自己总结的用油的注意事项,可能对一些日常注重机油保养的朋友有些许帮助。

先来说说机油分类吧!我把日常使用比较多的民用机油,将主流厂牌划分了以下几类(当然,有些品牌肯定会有重叠):1、垄断型;2、民用全能厂商;3、性能卓越型;4、高端型

一、垄断型。

不用说了,肯定是三大品牌,美孚、嘉实多、壳。它们占据了全球机油市场销量的九成,很多二类品牌也是从它们地方购买原油自己调配。话说大品牌就是大品牌,全球最好的原油首先是给到他们,也就意味着他们的基础油最佳,尤其是美孚。至于现在嘉实多和壳虽然基础油方面没有美孚好,但也都有独家的提炼技术和调配工艺,大厂几百年来的技术沉淀不是小厂几年十几年能达到的,值得信赖。三大品牌产品线众多,从低端中端到高端顶级都有,总的来说他们针对的市场还是以中低端民用为主的。

我们先看下美孚。这里就主要介绍下中高端美孚了,以0w40为例,美孚按照包装上写明的可以分为国行、欧版、日版、新加坡版和美版。

国行

欧版

日版

新加坡版

其中,国行版本为江苏太仓灌装,欧版多为德国产、比利时产和法国产。使用效果反馈普遍认为欧版和日版上佳,国行和新加坡次之,美版最差。从价格上来看是日版贵于国行贵于新加坡贵于欧版贵于美版。日版普遍价格在100-120元1L,国行75-80,新加坡68-75,欧版65-70,美版55-60。除了美版之外,其余版本的配方基本一致,气味也很相似,日版偏稀一点,流动性更好。国行一说为欧版进口之后灌包,因而实则和欧版为同一款,这还有待查验,据车友反应,欧版的更耐烧一点,有助于缓解烧机油。

再来看下嘉实多。一样,嘉实多也有几个版本,国行、欧版、日本、美国。

国行

欧版

日版

美版

价格上,基本和美孚一致,日版最贵,国行欧版其次,美版最便宜。使用效果也是类似!看来一分价钱一份质量啊!由于嘉实多近来防伪技术的投入成本加大,所以国行基本在85-90,欧版在75-80,美版黑嘉55-60,日版则突破100。嘉实多的价格会比美孚稍贵一些。

最后,看看壳牌。我找了下,主要是国行和欧版。

国行

欧版

壳牌产品线似乎没有美孚和嘉实多那么丰富,主要集中在低端的红壳蓝壳和黄壳,超凡喜力和德灰算是比较高端了,而我这次放的图是超凡及净的,号称4s卖到200多元一升,法拉利专用哈!价格方面德灰基本在55-60左右吧!但是国行的超凡喜力就要85-90了!

二、民用全能厂商。

主流有道达尔、力魔、安索、新日石、马石油、福斯、motul。我认为这些是除去三大品牌外,大多数用户都可以选择的品牌,产品线较为丰富,机油品质可靠,也比较容易购买到。各种车都可以找到合适的机油。那么我们一个个来看看。

道尔达来自法国,使用范围较广,应该是除了三大之外规模最大的品牌,同时也拥有自己的加油站,我国一线城市有!道达尔的油均衡性不错,基本能够满足市面上多数车的需求,也是很多4s店的配套油。快驰9000、7000为其明星产品,价格也不贵,70-80元1L。

力魔,大家很熟悉了,德国出品。产品线非常成熟,主要服务于欧系车,粘度提供上也较30、40以上居多。顶技系列、能量系列、雷夫系列等都是足以满足欧系车日常使用。我认为该品牌就是价格偏高,总体都将近100元1L,尤其是高端的能量系列。所以,我认为性价比一般吧。说起力魔就顺便提一下它的母品牌伍尔特。

伍尔特是力魔的母厂,以生产各种工业润滑油和配件为主,它的油的特性和力魔基本一致,非常耐用,总体价格还比力魔稍微便宜点,只不过市面上比较少见。据传闻,伍尔特将为保时捷提供润滑油服务,未知真假,但可见其实力不容小觑。

安索,来自美国,产油历史很久了。该品牌机油认证据说也非常严苛,品质把控较好,更有推崇者视其为神油。安索的产品线非常丰富,各种车都能选到合适的粘度,还有专门的日版和欧版供选择,粘度从20到60都有,常常令我有选择困难症出现。它的劣势就是价格太高,基本全合成都100元往上走,国内总代也被XX联盟把持,价格控制非常厉害。该油本人亲测使用过,系列为顶级签名0w40,效果一般,性价比低,并不推荐一般车主使用。安索的产品主要有欧规日规系列和签名系列,另外低端的有XLOE系列。

新日石,日本排名第一的油厂,全世界排名也能挤进前五。据称提供日本本土车的初装油。这款油特点和劣势很明显,就是很适合日系车,尤其进口的,粘度很低,基本20、30为主,针对日系发动机精密的特征,它非常合适。此外,新日石也提供一些赛用或者方程式用油,所以整体实力还是非常强的。价格适中,75-90元1L!

马石油,马来西亚国有的一个品牌,综合实力一般。但马石油的顶级系列是奔驰AMG配套用油,所以也有它的独到之处!我们经常也会在F1赛场广告商上看到它的身影。但总体来说使用该油的人不多,随着最近几年快速发展,马石油慢慢也进入了消费者的视野。有些奔驰车主倒是可以试试欣腾系列,价格70-100元1L不等。

说到马石油,提一下elf,最近我的周围很多车友在用的油,这个其实是马石油的子牌,产品线不算丰富,主要是5w30和5w40,是一款比较中庸的民用油,当然价格也相对便宜。

福斯,来自德国。一说是很多欧系车的初装油,其实这种说法没有什么根据,近几年奔驰奥迪宝马早就不用福斯做初装油了。这款油还是比较适合欧系车,据说耐烧耐磨,但是性能真一般,据用过的车友介绍,福斯的高转表现和美孚一号相比还是很大差距。好在价格也不贵,

60元1L左右。

Motul,来自法国,大家很熟悉的牌子了。这里我也把它归到全能,大家可能觉得Motul不是产性能油的吗?没错,但是因为现在motul产品线非常丰富多元,中低端到高端应有尽有。低端车可以用h-tech,中端可以用xcess、max、eco系列,高端可以尝试300v。近来还推出了宝马、保时捷专用配套油,厉害了!价格方面,也算透明,低端的200元即能搞定4L,中端的8100系列基本在350元4L以内,高端的300v大概200-220元2L。300v就是最少只有2L的包装,对一些加奇数机油量的车友来说特别麻烦。

三、性能型。

这些油,多为酯类配方,粘度普遍高,HPHS值高,换油周期短,服务于一般的小众群体。

Motul的300v必然是首选。为什么?一个是它的使用群范围广,接触赛车和性能车的朋友没有不考虑过的这款,所以大量的实践证明,这款油有那么大的群众基础,是可以值得信赖的;二个是它便宜,对于很多闻所未闻的动不动200多元一升的赛用机油来说,区区100多元一升的价格尤其突出了它的性价比。至于耐用方面,正常开5000公里没有任何问题的。实际例子:宝马328im二阶直刷,中等暴力,6500公里一换,使用为300v 5w40,下过3锅,没出过篓子。所以,很多车友传说的3000公里就要衰减就要换油的是没有根据的,毕竟大家都不是天天下赛道,跑街偶然来几下激情还不至于那么短命的。另外,300V的配方每两年一换,目前0w40粘度,含有PAO(也就是聚α 丙烯),更延长了它的使用寿命。300v分为行包装和水货,水货的为铁壳,市面上用车大多是铁壳,可能是逼格高?还是便宜?行货比水的价格贵30%以上!

HKS,日本头号神油。HKS的机油高温剪切都在3.8以上,非常适合暴力驾驶,它的产品线有的粘度也很奇葩,有7.5w35这样的粘度。价格4L的在400元上下吧。HKS原来是个日本本土的改装厂,涉及的主要以排气、改装件为主。大家都知道大名鼎鼎的HKS泄压阀吧。所以它的油不外乎只追求极限,而在耐用上面差很多,4000-5000公里建议要换了。另外,据说HKS的使用过程中,发动机噪音非常非常大。

速马力,也是日本的牌子,定位和HKS相似,追求极致!特别是大彩虹系列,因其铁桶包装上设计的彩色线条图案而被车友们称为“大彩虹”。实则是叫High Performance Series。速马力机油经常被拿来用作赛用,近来爆出了很多关于速马力机油是台湾产的诸如此类的负面新闻,我认为此类新闻不能全信,消费者可以先暂时观望观望。

红线,redline,美国的牌子。它为大家熟悉的是SI-1汽油添加剂,但是它的机油也是做的相当出色的。红线,顾名思义就是转速表的红线区域,天生就是一款为性能而生的机油。价格在90-100元1L。红线机油目前国内消费群体很薄弱,得不到很大的推广。

拖库,美国的牌子。这是一个美国常见的赛用油品牌,独家秘方是“MPZ添加剂”,它的主要作用就是一种金属抗磨剂,可以全方面的对发动机金属零部件提供保护,所以这款油的实际使用效果据说很不错,但是可能品牌推广不是很好,所以用的也不多,但是在改装界是有一批忠实拥护者的。价格方面,也适中,90-100元1L。

Jaytec、lubross和Yacco,是比较小众的性能油,成立的时间也很短,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找找,国内主要是无敌车网在主推。前两者是日本的牌子,后者是法国的牌子。类似小众赛用机油的还有很多很多,有的还甚至有蓝色紫色红色的颜色。性能机油最多的产地还是日本,因为日本原油需要纯进口,非常昂贵,所以日本人需要将每一滴油的性能都榨干,物尽其用,所以,导致日本生产出来的性能油特别极端。

最后,介绍两款高端油吧,帕克龙和米勒。

帕克龙大家也都很熟悉了,神乎其神,意大利出品。虽然我对意大利人造的车子不是很感冒,就那缝线和做工,和豪车应该有的严谨的做工相去甚远,但是帕克龙这款油在坊间的确有很高的地位,超跑专用油!帕克龙目前也分为行货和水货两种,但都是铁壳的外包装。帕克龙的行货是委托中石化代理的,入门系列价格在550-600元5L。

米勒机油,大英帝国的产物。虽然这个国家造的车也很一般~~~坊间近来米勒用的人也蛮多的,价格和帕克龙差不多了,据说该油有加入纳米技术神马的黑科技,就不得而知,反正,我只知道这些油卖的都很贵。

还有很多很高大上的机油,但是在这里不一一举例了,受众群体太小了。

介绍完这些主流的机油,我说说咱们怎么用机油吧,这仅仅是我的一家之言。我简单点,列个条目:

1、日系车,尽量选择20-30粘度,德系车NA的选30-40,turbo的40以上吧。

2、日系性能车,选择30粘度,尽管20也没事;德系性能车,选40;一些特定车型,比如宝马m,要60粘度的尽量50-60。

3、家用日系车,选择美孚、新日石、道达尔、elf比较好;家用德系车,选择美孚、嘉实多、力魔比较好。

4、喜欢安静、长久,清洁,选择壳牌、安索、力魔;喜欢高转响应、润滑保护,选择嘉实多、美孚、motul、力魔;要求均衡无敌的,选择美孚、力魔。

5、日系性能车,经常下场子的,追求性价比,选择motul300v,hks,速马力;德系性能车,选择motul300v。不差钱的,都可以上米勒和帕克龙! 

6、新车的时候,选择机油的粘度可以低一点的,一般可以按照原厂标准执行。10w公里打上的老车,尽量粘度高一个级别。尤其是烧机油的车,粘度高的同时请配合使用抗磨剂。

7、为了低温流动性,能选0w就0w,不行就5w。东北以及内蒙的兄弟,冬天必须要0w。

8、换油周期,8000公里之前走掉吧,撑到10000甚至12000也没问题,但是我考虑到我们国家的空气和油品以及路况,爱惜车的朋友能早一点就早一点。

9、家用车,能选大牌机油就大牌机油,比如美孚、壳牌、嘉实多、道达尔,不会错的。

10、机油一进入发动机运转就会变黑,不是说黑的快的或者放出来很黑的就是差油,油的好坏和黑不黑没有直接的关系,机油的运作工况只能通过驾驶者自己细心去体会。

11、虽然有时候混加一次机油不会出问题,但是我希望机油还是不要混着加,特别是不同品牌不同粘度的。

至于购买渠道,这里不展开啦,毕竟每个人哪里买油都不尽相同,有的4s,有的汽配城,有的京东,有的淘宝,有的自己海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