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社会背景及其意义: 背景: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战争不断,社会混乱 意义: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后世社会起巨大推动作用。 二,形成中国传统文化化体系,形成中国传统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儒家孕育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构成传统思想哲学的基础,法家提供变法改革精神。 三,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的重要阶段,奠定中华文化基础。 2.李商隐有许多诗借写爱情来作政治寄托,这些诗又往往以《无题》或取篇中两字为题命名,你认为他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应该怎样理解?并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此诗约作于作者晚年,当是他回忆往事,对一生坎坷而发的感慨,尽管描写委婉,旨意朦胧,但显然有其寄托。李商隐在诗中隐去了平生所历具体之事,以缘情造物的写法,含蓄委婉地从多个不同角度抒写了自己坎坷的际遇和哀怨感伤之情,痛惜华年流逝、抱负成空。 (晚唐人) 锦瑟呀,你为何竟然有五十条弦? 每弦每节,都令人怀思黄金华年。 我心象庄子,为蝴蝶晓梦而迷惘; 又象望帝化杜鹃,寄托春心哀怨 沧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泪皆成珠 蓝田红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烟。 悲欢离合之情,岂待今日来追忆, 只是当年却漫不经心,早已惘然。 3.试论李商隐诗歌的艺术成就: 朦胧的意蕴和鬼斧神工的用典;矛盾的思想倾向(多义性);隐约透露出身世的伤感;以骈文为诗 4..试析《离骚》的思想内容: 《离骚》的主题思想是爱国,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 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 5.苏轼的词在宋词发展史上有何地位 以诗为词 第一,内容上,打破了过去多写男女爱情、离愁别恨的传统,举凡怀古、悼亡、山水、田园、仕途失意、报国雄心、人生奥秘等,无不可以入词。 第二,风格上,打破了以婉约为主的传统,既有婉约,又有豪放、清旷、幽美等。 第三,在词与音乐的关系上,打破了以词附属于音乐的传统,使词成为独立的抒情工具。 第四,艺术手法上,变化多样。无一定之规,真正做到了融叙事、抒情、写景、议论于一体。 第五,语言上,高度诗化。总之,词发展到苏轼时,它的娱乐功能减弱了,而抒情的功能大大加强了,实际上已经成了诗的另一种形式 6.秦观的词有何特色? 秦观与其他婉约词人的不同之处在于:首先,秦观的词并不是单纯地表现男女爱情,而是“将身世之感并打入艳情”,即借爱情描写抒发身世之感。 其次,他后期的词多直接表现政治上遭受挫折时的痛苦绝望心情,这在其他婉约词人的作品中是很少见的。 第三,艺术上,秦观的词有两方面突出的特点:一是善于描写迷离朦胧的意境。二是善于通过比喻、写景等手法,将无形之情写得既形象又富有美感。 7、张元干、张孝祥的词有何异同? 张元干和张孝祥都是南宋前期著名词人,他们的词有许多相似之处,特别是在表达爱国情感方面,一致性。例如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待制赴新州)与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两首词都将爱国之情与个人怀才不遇的苦闷交织在一起,感慨豪壮,掷地有声。 当然,他们也有不同之处,张元干前期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传统的婉约词,而张孝祥词中,这样的婉约词就比较少。同时,张孝祥某些词风格比较接近苏轼,这又是张元干所缺少的, 8、李清照的词分几个时期?不同时期的特点是什么? 李清照的词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早期的词主要表现她作为少女和少妇的生活与情怀。在她的笔下,少女生活是充满欢乐的。:闲愁:少妇之词的主旋律则是抒发离别相思的感受,与少女之作相比,明显多了一分沉重。 她后期的作品则主要表现她作为寡妇的身世之苦、故国之思以及孤寂无聊的心情,情调低沉,凄苦悲凉。 9、宋词发展的大致过程是怎样的? 宋词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北宋与南宋两个时期。北宋初中期的词沿袭了唐五代词的特点,在形式上以小令为主,内容多写男女爱情、离愁别恨,艺术上多用白描手法。代表词人主要有柳永、张先、欧阳修、晏殊、晏几道等,其中成就最高的是柳永。 北宋后期的词,最大的特色是词的诗化,主要词人有苏轼、秦观、周邦彦、贺铸等。南宋前期的词强烈地表现了爱国主义精神,主要词人有李清照、张孝祥、张元干等。 南宋后期的词分为两派:一派以辛弃疾及其追随者为代表,多表现爱国精神;一派以姜夔、吴文英等为代表,主要在艺术上精雕细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