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种过地,穷的连画布都买不起,却成为一代大师

 好的哩 2017-01-10

//// 业务联系 电话:13801446998 ////


他最初

只是个诺曼底种田的农民,

而农民应该只识种田,是不应该画画的。

因家庭尚算富裕,二十岁出头,

父亲便将他送去巴黎学习绘画。


画室里的同学

嫌弃他是个乡下青年,说他土,

老师也嫌他不懂装懂。



他对巴黎的种种矫情庸俗,

浮光掠影的欢乐做作,也感到难受万分

只有去到卢浮宫,

他才觉得

那是一片乡村景色般清新的绿洲

难以计数的大师们的作品

堵塞了他一双渴望艺术的饥渴的双眼

震憾着他的心灵




让-弗朗索瓦·米勒

(Jean-Francois Millet,1814-1875)是19世纪法国最杰出的以表现农民题材而著称的现实主义画家、法国巴比松派画家。米勒创作的作品以描绘农民的劳动和生活为主,他用新鲜的眼光去观察自然,具有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以乡村风俗画中感人的人性在法国画坛闻名。




米勒算是这些画家中

最穷苦潦倒的画家,在巴比松共生活了27年,

基本上都处于上午劳动、下午作画的状态中。

手中几乎没有闲钱,有一点点,

就换些颜料画布作画,实在没有,

就自己烧制木炭条继续画画,从未停歇。

所以他的画作很少有大幅的,

一米左右的都不多见,多为50厘米以下。



近二百多年前的巴黎一如今天,

从性质上来讲,

更多是有产阶级与上流社会的乐园,

是高雅艺术发展的发源地,

农民轮不上有产者正眼瞅一瞅,

想画农民的人更不用瞧上一眼了。


但人的天赋不会因预设的外部条件就躲藏不出,

米勒因种田磨得粗糙的手,

拿起画笔竟然从容有加,

十七八岁已经画得有模有样了,

可见上帝是很偏爱这个

对生命充满虔诚的农民之子的。


因家庭尚算富裕,二十岁出头,

父亲便将他送去巴黎学习绘画。



《种植马铃薯, 1861》




可以说,无论是米勒对巴黎,

还是巴黎对米勒,双方都无法接受彼此。

画室里的同学嫌弃他是个乡下青年,说他土,

老师也嫌他不懂装懂。

米勒对巴黎的种种矫情庸俗,

浮光掠影的欢乐做作,也感到难受万分。


只有去到卢浮宫,他才觉得

那是一片乡村景色般清新的绿洲,

难以计数的大师们的作品,

堵塞了他一双渴望艺术的饥渴的双眼,

震憾着他的心灵,令他惊喜到差不多晕厥。


目测心记,潜心琢磨,他的绘画技巧一时大长。

在我们现在所见到的他一些杰作

如《拾穗者》、《晚钟》、《牧羊女与群羊》里,

都能依稀见到一些艺术大师

如德拉克罗瓦、尼古拉斯·普桑等的薄薄的影子。


《拾穗者, 1857》

《晚钟, 1857 - 1859》 



有天赋的人不一定同时被给予财富。

当艺术家,如果不是家底殷实,

如果作品一时不被需要,注定了就是要与清贫为伴的。

因为绘画的那个过程,

无法再去创造其它财富,相反会更加消耗,

画布颜料等等工具,都需要用钱去购买。


为了养自己的绘画,

米勒也画过他深恶痛绝的巴黎的那些庸俗女郎。

但他很快意识到这相当于是自己在走绝路,

拐个弯儿不见得拯救了自己的艺术,

只怕把未来的艺术生命也要搭进去。


一旦意识到问题所在,

他就宁愿清贫、而只照艺术的纯粹路线走了。

他要画他想画的、熟悉之极的东西。

彼时的巴黎,一时也无法认识到这个

土里土气的艺术家的价值所在。


《倚锄的人》



“巴比松画派”

是我们今天很熟悉的一个法国艺术画派,

而在当时,巴比松

只是巴黎远郊枫丹白露旁的一个贫穷封闭的乡村,

零零星星有几个艺术家因那里的风光奇美,去居住过。

米勒算是最早住进巴比松的艺术家之一,

他是跟在法国哲学家卢梭身后住进来的,

一住就不走了。



从靠卖画艰难地糊口开始,

贬笔洛可可风格的香艳绘画,这期间,

无疑也给米勒的艺术生涯打下

饱含凄凉、辛酸而又扎实的艺术功底。


直至画家寄居枫丹白露的巴比松村,

用写实的乡村风景画,开启法国巴比松派

绘出了乡村中的树木、田野,

以及劳动者的敦厚、朴实,

使世人被画家笔下乡村中的优雅而感动,

被画家神来的油墨表现所折服。



他是农民,

他与他的妻儿回住到乡下,

如鱼得水。




农村只有风光与农民,

他在劳作之余,

就画农民与风光。



他笔下的农民,

无它,洗衣做饭,捡拾柴禾,

打草播种,喂孩担水,谈情说爱,

就是身边发生的事,

就是自己做的事。



只有自己最热爱的生活,

才可以令人充满情感与激情地动笔,

画出最逼近心灵深处的作品。




那么柔和的调子,

一切笼罩在半透明的朦胧中,

充溢着静谧的美感,洋溢着由衷的欢欣。

他并不一笔一划清晰地刻画人物的眉目手足,

他的勾线与用光都极高明,于若隐若现中,

将人物所有的神态与表情都历历呈现出来了。


山峦草垛,树林花草,

泥土小溪,牛羊鸡鸭,

也照样若有若无,

但该在的轮廓都在,该有的细节都有。




学画的人都知道,

用“有”来表达“有”,不够难。

要用“无”来表达“有”,非常的难。

米勒的笔在“有”与“无”之间自由穿梭,

技艺臻至庖丁解牛的境界。

他的笔触还那么温情。


米勒笔下多女人与婴孩,

她们不着眩目的白衣白裙,

也没有宗教画里轻盈如羽的飞翔感,

全是穿着粗布衣服、跃动着心跳的实实在在的平凡人。



女人在劳动的环境里或立或行,

婴孩在家中或玩耍或入睡,

却都如降临人间的圣母与圣婴,

散发着一股令人心醉的甘美味道。


米勒许多生动入微的画面,

再现的其实就是他自己的家庭。


他的一生与妻子相濡以沫,

他们共同养育了九个孩子,生活虽然清贫,

劳作已然艰辛,

却并没有剥夺全家拥抱在一起的欢爱与温馨。




我最爱那母亲照料着婴孩、于灯下缝补、

教他们读书织毛线的画面了,

每看一遍心都要沉醉一回。


也爱看他们一家人房前屋后地做吃食、

忙农活的生活场景,幅幅勾魂摄魄,

直接切入人的情感深处。





与自己心跳合拍的作品

将亘古地打动当时与后来的人

因为

人性终究相通




《牧羊女与群羊, 1863》




他的笔触更是十分端庄神圣。

西方人有浓郁的宗教情结,

过去的艺术家,画神的多于画人的人。


耶稣、圣母、维纳斯、天使,

他们是神,是艺术家最钟爱的题材;

国王、主教、哲学大家、学界巨匠,

他们是人,是艺术家景仰、爱描绘的人物。



《播种者》




在众多艺术家精湛的笔下,

神有神的容貌,人有人的样貌。

而米勒的画呢,

多是在田间低头弯腰劳作的农人农妇,

衣履厚重,气息沉默,模样朴实得无以复加,

可是,那真是神奇,他笔下的农民,

怎么看都带着神性,有神的呼吸与样子。


这是他心中装满着对劳动者虔诚的情感,

笔头自有一股虔诚气,

画面也因此有了神一般的静穆与端庄的缘故。



《收获马铃薯, 1855》

《夏天小麦收获》

《收获后休息》

《勤劳工作中》

《往工作路上, 1853》

《牧羊女, 1868》

《母与子》

《在园子里》

《牧羊, 1860》

《工作中的木工》

《La femme au puits, 1866》

《Le retour du troupeau》

《烘焙面包》

《La couseuse, 1814》



《牧鹅女, 1863》

《Femme nue couchee, 1844》

《Portrait of Madame Eugene Lecourtois, 1814》

《Portrait of Charles Feuardent, 1814》

《野外》

《牧鹅女与鹅群》

《雏菊花》


N来源艺术家传播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