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谈历代佛像的几种发型(上)

 年年有大鱼 2017-01-11

      磨光式发型
  
   十六国时代到北魏初期,即4-5世纪时,在贷款及壁画上佛像的头部一般不表现头发的纹路,肉髻也是光滑如球状,俗称为磨光肉髻。
   这方面的例子可从十六国时期到北朝河西地区的石窟造像上看得很清楚,典型的如甘肃炳灵寺169窟(公元4世纪前半)内的各尊彩塑佛像和云冈第20窟大坐佛(460年—465年前后),其磨光式肉髻清晰可见。(图1-2)
  


  作为武周山石窟如此重要的国家工程,佛像图样的取舍定夺往往要有皇帝亲自出面拍板定夺的。因此这些磨光式发髻的佛像并不是随意雕刻来的。
  除了石窟造像外,十六国时代到北魏初期的石雕和小型铜坐佛像几乎无例外的呈清一色磨光形式,表现发纹的铜像只占极少部分,一直到隋唐时代犹有遗风。(图3-10)
  


   磨光肉髻的形式在经典上找不到出处,但在印度古代石雕上可以发现此例,如印度马土腊博物馆所藏石佛立像(2世纪末,红砂岩)和石佛坐像(带有库马拉?笈多129年,公元449年铭文)这两尊像都是低缓的无发纹肉髻形式。尽管如此,中部印度佛像实际上是以螺发为主导形式,磨光发式较为少见。(图11-12)
  


   磨光肉髻的形式广泛见于古代西域地区即今新疆地区以及新疆以西的吉尔吉斯共和国的古代佛像上都可看到 。例如新疆图木休克等地出土的约5-6世纪的泥塑、木雕佛像上普遍多是无发纹的佛发,在新疆地区的5-7世纪的壁画上佛陀一般也取无发纹式。依据早期佛教艺术主流上是从西域经凉州传入内陆的趋势分析,这类磨光式肉髻也应是在西域首先得到广泛采用,黄河流域的磨光发饰是受了西域的影响而来的。(图13-14)
   除了北方地区外,在长江以南也可见到磨光式发型,如四川茂县出土的齐永明元年(483年)石雕无量寿与弥勒双面像和成都出土南齐建武2年(495)佛坐像,即是磨光肉髻。(图15-16)但磨光式发型并不是主流,四川地区的佛像仍以螺发占绝大多数。
  


   磨光发式主要分布于北方的石窟或单尊佛像上,直到唐宋时代还可以见到 。
   磨光佛发的肉髻也不完全局限于圆球状,如十六国时代的铜鎏金燃肩佛坐像(高31.8厘米,美国福格美术馆藏,据传出土于河北石家庄)肉髻呈钵形。还有东京国立博物馆所藏十六国时代的金铜佛坐像(高13.5厘米)二者的肉髻形式完全一样,都是肉髻的顶部开有方形孔穴。从两像身着的通肩大衣,横长大眼和唇上的两撇上翘胡须样式分析,其原产地应是古代西域即今新疆地区,约公元400年左右制作的。(图17-18)
  


  这两尊像的肉髻上方的方孔是什么用途呢?
  《梁高僧传》卷五《道安传》中记东晋高僧道安在襄阳的故事:
  (前秦)符坚遣使送外国金箔倚像,高七尺,又金坐像、
  结珠弥勒像、金缕绣像、织成像各一张……。有一外国
  铜像,形制古异,时众不甚恭重。安曰:“像形相致佳,
  但髻形未称”,令弟子炉冶其髻,既而光焰焕炳,耀满一
  堂,详视髻中,见一舍利,众咸愧服。安曰:“像既灵异,
  不烦复冶,”乃止。识者咸谓,安知有舍利,故出以示众。
  
   外国铜佛像的肉髻被众人看来不够周正,经炉火烧冶炼肉髻中出现了舍利, 事涉灵异,但用来解释上述两尊髻上带孔的佛像却颇为合适,从中似可以得知,古代西域的佛像很可能在肉髻上方的开孔内藏贮佛舍利,然后封合,这两尊像的开孔处当年也应是封闭的,内中原有装物。
   又文中所谓符坚遣使送外国铜像,形制古异,在南方士人眼中,西域风格的佛像自然是外国像了。
  在佛顶上置舍利之事还可见《名僧传》二十六中《僧表传》云:
  


   僧表,本姓高,凉州人也……乃至西踰葱岭,欲致
   诚礼并至于阗国….( 于阗王问其所愿) 对曰:“赞摩
   迦罗有宝胜像,外国相传云最似真相,愿得供养。”
   王即命工巧营造金薄像,金光陝高一丈,以真舍利
   置于顶上。僧表接还凉州。
  
  据文中“以真舍利置于顶上”可知,古代于阗国甚至西域诸国确有将舍利置于佛顶上的作法,并且这种佛像还传入了襄阳和凉州 。
  
  表现发纹的发型
  
  与磨光发式大致同时出现的还有刻划发纹的发式,如束发形、水波纹形、涡卷形等等,除此之外还流行最常见的螺发。 这三种发饰的佛像有时在石窟中混合使用,但在不同的地域和时代有所侧重和取舍。
   尽管十六时期的佛像大多数是所谓磨光式发型,但有部分佛像也表现了佛发的纹路,最早的有明确纪年的是后赵建武四年(338年)金铜佛坐像(高39.7厘米,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馆),此像的发饰似乎是从汉式的男子束发形而来的,发纹缕缕清晰可见。(图19)
  又有大夏胜光二年(429年)中书舍人施文造佛坐像(高19厘米, 大阪市立美术馆藏)的底发也是呈分绺束扎而成,但肉髻成涡卷形。从这二尊像的发式可窥知,它们的源头还应该追朔到犍陀罗系统的水波状发髻, 西来的佛像模本几经复制,辗转相传,在东传的过程中也有意无意地掺揉了汉地的审美趣味和传统手法,佛发逐渐变成了成了中国式的发型。 (图20-21)
  


  太平真君四年(443)菀申造佛立像 (铜溜金、高53.5厘米、日本私人收藏)和太平真君五年(444)朱业微造石佛坐像(1982年发现于河北蔚县、砂岩、高60.5cm)的发式则是图案化的水波纹,发纹纵分几组,每组内再以横刻线表示,呈高度的装饰性。在敦煌石窟的北魏佛像上也可以见到这种发型。这种浅水波式发纹的表现手法一直贯穿到太和时代(477-499年),成为云冈石窟太和时期石窟造像和此时期单尊铜、石造像的典型特征。(图22-24)
  太和初年,不知什么原因,突然涌现出一批尺寸高大(20-30厘米)、作工精美、金色灿烂的单尊金铜佛像,在内蒙古、河北出土,据发愿文内容可以知道,这些佛像多是今河北中部制作的,佛像的发型无一例外的都是这种水波纹式。(图24-26)
  这类水波纹式和涡卷式佛发自然还应远溯自犍陀罗,故而越往西部表现得越明显,从乌兹别克一直到新疆、甘肃地区的佛像上都可以看得很清楚。但中国北方佛像的水波纹佛发与犍陀罗的大涡卷佛发又不完全相同,它是犍陀罗佛像经过中亚传入西域后,又在以凉州为中心的河西地区发育、改造后形成的,属于西域凉州样式,较之犍陀罗的佛发呈现出规范化和装饰化的倾向。(图27)
   平城地区当年有许多大月氏人居住,且管理佛教事务的道人统师贤即是罽宾(今犍陀罗一带)的人,他在经过魏太武帝灭法运动时假装以医术还俗,而守道不改。复法(452年)后,师贤主持制作了多尊佛像。兴光元年(455年)秋,奉旨在平城五级大寺内为太祖以下五帝铸释迦立像五尊,各长一丈六尺,用(赤金)红铜二十五万斤。这些像今天虽已看不到了,但师贤是犍陀罗地方的人,可以推测他所采用的图样应与犍陀罗佛像有若即若离的关连 。
  


   北齐、北周一直到隋,磨光式、波纹式和螺发这三种发饰呈现混合使用的状态,在不同的地区有所偏好,磨光式发型甚至在今河北和山西、陕西地区所占比例甚高,直到初唐依然不衰。
  尤其是唐代,中西交流频繁,波纹式佛发迎合了时代潮流,此种发型更为普及。从敦煌石窟、龙门石窟、天龙山石窟等黄河流域的造像都多取波纹式发型,龙门石窟最大的卢舍那大佛即是如此。卢舍那大佛是武则天亲自出资赞助营造的,如此规模宏大的国家工程,开凿之前必有个图样论证过程,卢舍那佛取通肩式大衣,波纹式发型,起伏翻卷自如,发绺立体感颇强,生动活泼,几乎是犍陀罗佛像发型的翻版。(图28-3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