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牆說印 | 摹形得意

 青木森森 2017-01-11

中國成語中有『畫虎類犬』『畫虎不成反類犬』的說法,意喻好高騖遠,既無所成,又留笑柄。也喻仿效不能得其真,結果弄得不倫不類。如果以藝術創作的角度來看,『畫虎』而能『類犬』,倒也有其可取之處。

虎和犬皆指形象而言,畫虎類犬,有由此及彼的效果,如若介入形意的觀點,則前後就有了不同的藝術取向。形意之說於書法篆刻尤為重要,『形』多指文字點畫結構的具體性,『意』則說於『形』之中生發出的情趣乃至境界。二者之間有形而下和形而上的關聯與區別。對古璽印的學習與藉鑒既可以摹其形而致用,也可以於摹形之外求其『意』之所在,進而變化出別樣的印章形式。

『肖留』,晉私璽。原作風格清麗,章法勻停,文字略有裝飾意味。重刻取條形,並突出綫條的寫意性,文字則變化為鳥蟲篆。以鳥蟲篆入印流行於兩漢,其又以工穩綿密為特徵。如表現為寫意趣味,章法便不能過於勻停充實,須多在空白處經營,方能於『意』有迴旋、表現的餘地。

『千秋』,吉語璽。古人對文字中的構成肌理常有獨到的發現和認識,且能巧妙運用。如此璽和漢『千秋』二字瓦當的章法可謂異曲同工。重刻以寫意的方式強調文字構形的肌理性。白石老人『似與不似之間』的妙語堪稱對『寫意』的最佳闡釋,而外廓之圓的隨意性亦在於似與不似之間。

『王』,晉私璽。原作章法已臻精妙,特別是『臣』部居其中而能銜左帶右,成為變化的機樞。重刻於章法並無大的調整,反陽成陰,著眼於綫條的寫意性而已。原作中文字豎軸綫皆為垂直狀,重刻則強調了兩側向中心欹斜的動態。

『阹陽府』,晉官璽。在六國古璽中,晉系璽印堪稱精美,特於章法佈局見機心。唯於精善之餘,略少意趣。重刻此璽大形未改,其一變在綫形綫質,二變在章法的動態上。

所謂寫意,於具體形象有似與不似之間的變化程度的把握;於文字而言,一在綫條的非同一性,二在結構上的非規範性。二者的共性即在於動態變化。對於一方璽印而言,所有的動態必將最終歸於一——即整體的渾一性。




文章刊於:趙熊/著《與古為徒——趙熊學習探索古璽印作品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