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墙艺坛】赵 熊: 颠朱倒白

 攸州刀郎 2019-12-16

近20年来,古玺印创作蔚然成风。赵熊先生长期致力于篆刻创作研究,其2014年在书法报连载的《古玺新得》诠释了古玺中推陈出新、博采众长的方法,2015年中国篆刻出版社出版为《与古为徒——赵熊学习探索古玺印作品集》。从本期《老墙艺坛》开始,《长安艺文志》重新编辑以飨读者。   
                                                        


赵 熊: 颠朱倒白 


前人论及篆刻章法,素有分朱布白之说,堪称经典。自从有了印泥钤印的方法,印蜕就完全以朱白两种色调表现篆刻的形象和精神。虽然印泥还有它种颜色,但朱色终为主流。分朱布白表面上是说色调色相,其实质意在揭示篆刻章法构成原理,即无论形势如何变幻,都将在朱与白的相辅相成中实现章法的统一。
  白文印看似从刻白入手,其关键处往往在留红。朱文印反之,在刊朱之际,空白的分布、形态等如白文的留红。无论白文印或朱文印,皆具有分朱布白的构成原理,两者有着不同的艺术表现力。一般来看,白文印易生浑朴凝重,朱文印常出清丽劲健。这一方面是白文笔画因“刻”而成,朱文笔画因“留”所致,同时也是朱白色相对比产生的结果。缘于朱白文印不同的表现力,在古玺印的学习中,不妨以朱白转换的方式进行研究探索。

图1

  “长平君相室玺”(图1),白文晋官玺。原作采用多字古玺印常用的四围饱满、中心虚空的构成方式,令章法有活变之趣。重刻(图1—1)改为朱文,章法大致如原作,但在线条排布上强调肌理感,以改善原作印面上的松散之象。

图1-1


“汪匋右司工”(图2),朱文晋玺。原作已趋完美,章法朱白分布有效,笔画犹见苍郁。

图2

重刻(图2—1)变朱为白,重在写意。印面于方中见圆,在文字四周遂有留红变化,以改善方形印四周的紧迫感。再者,印面放大也能增强视觉上的感受。

图2-1


“邞菱玺”(图3),白文楚玺。原作颇别致,章法疏密对比强烈,用刀肯定恣肆。左上角空白似嫌突兀直白。

图3

重刻(图3—1)即以此为改善点,调整左右文字间的欹斜变化,使左上角虚不致空。写意印作圆形时,其外形不宜太过规范,规范则呈封闭之形,不利于“意”的表现。

图3-1


“平冈都玺”(图4),朱文燕玺。原作笔画有金石气息,此或为残蚀所致,但以今人眼光赏古,倒不必在意其中是或不是。其印面文字四周有较为明晰的留空,抑制了章法的张力。


图4

重刻(图4—1)于印面张力有所改善,但笔画分布似松散,他日或可再试。

图4-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