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牆說印 | 通變無方

 脩心 2017-03-15

劉勰《文心雕龍·通變》開章明義說:『夫設文之體有常,變文之數無方……』大意為文章的體裁有所規範,但文章的變化則是無窮的。並認為『通變無方,數必酌於新聲;故能騁無窮之路,飲不竭之源。』。劉勰說的是作文,以之說作印其理相通。

對於古璽印的學習與研究,並非要複製古璽印,使自己變成古人。前代的經典、範式於學習者猶如道路、橋樑、舟車,學習研究的目的是藉助其便抵達彼岸,使自己進入自由的創作階段。以此視之,則古璽印中所蘊含的一切表現形式以及審美情趣都可以攝取而為己用。這其中既有文字的結構與形態,文字間的組合方式,又有筆劃的形態、筆劃的肌理排佈,以及不同的綫形綫質所訴說的情感語言。其中更有不同的整體璽印形式,和種種形式所表現出的美學特徵。如果把綫條形式、文字結構及章法形式中的不同要素打散開來重新組合構成,即可達到『通變無方』的境界。

『泃城都尉』,燕璽。重刻取界格形式,並留心於四字間的呼應關係,而印邊的虛實處理也緣文字的疏密而變化。界格及印邊俱為印面構成的一部分,其與印文息息相關,要在渾然如一。如若遊離於印文之外,則類如藩籬或壁壘。

『王卒右司馬璽』,齊璽。原作章法整飭,少了些『意』。重刻章法力求活變,採用的是古璽中常見的U字形構圖,試圖在諸多動態變化中形成新的統一。

『曲陽君□』,楚璽。重刻與原作儘量拉開距離,令其有『新』意。古璽印嘗以界格規整章法,省略界格後,文字間仍須有結構上的呼應關照,章法始能渾實如一。

『襄陰司寇』,晉璽。原作朱文小璽,章法堪稱精整。重刻濟之以氣,留心於意,在努力保留原作的優點上,試圖以樸拙的刀法生成新的形式感。緣於佈局中較多虛空變化,刀下以實為主,使綫條與章法之間有虛實相濟的效果。


『弄狗廚印』,秦璽。秦印已開漢印平直整飭先河,往往靜態甚於動態。重刻意欲運用綫條的變化與文字結構中方圓疏密的變化,使印面生成活變。





文章刊於:趙熊/著《與古為徒——趙熊學習探索古璽印作品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