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胆汤汤治好了

 changbainet 2017-01-11
温胆汤血府治疗老年病(一)

  温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体会

  温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体会

  【关键词】 胆囊炎;温胆汤

  慢性胆囊炎属中医胁痛、胆胀的范畴,是以右侧季肋部胀痛不适为主要表现的病证。笔者近年来以温胆汤加味治疗慢性胆囊炎患者36例,疗效颇为满意,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温胆汤汤治好了】

  本组36例患者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性11例,女性25例,年龄25~66,平均40.6岁。病程1~6年,平均为2年。全部患者经检查均排除消化道溃疡、慢性肝炎、慢性胃炎等疾患。其中单纯性胆囊炎28例,结石型(泥沙样)胆囊炎5例,慢性胆囊炎合并胃炎3例。常见发病诱因为饮食不节、情志刺激、寒暖失调、过度劳累等。

  诊断标准[1]:右上腹或剑突下区疼痛或胀满反复发作超过1年,疼痛向右肩背部放射,伴有腹胀、恶心、呕吐、嗳气、泛酸、纳呆、不耐受脂肪食物等;有或无右上腹触痛,或可扪及增大之胆囊,急性发作时白细胞和胆红素轻度升高;B超检查:胆囊增大或缩小、胆囊壁增厚或有结石声影。【温胆汤汤治好了】

  2 治疗方法


  温胆汤加味治疗:陈皮20 g,半夏15 g,枳实15 g,竹茹20 g,柴胡15 g,香橼15 g,白术15 g,神曲15 g,甘草10 g,胆绞痛者加延胡索10 g,丹参15 g;如湿热或气火较盛者,口干苦,右上腹灼热疼痛,舌红苔黄腻,加枝子15 g,夏枯草20 g,黄芩20 g;有结石者,加鸡内金15 g,海金砂20 g,临床随证加减。水煎服,1剂/d,10 d为1疗程,可以连服3~5个疗程。

  3 临床观察

  3.1 疗效判断标准[2] 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实验室检查各项有关指标恢复正常,B超检查及胆道造影证实胆道内无结石存在为治愈;症状基本消失或减轻,或排出部分结石,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恢复正常为好转;经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实验室检查各项有关指标无明显好转,B超及胆道造影无明显改善为无效。

  3.2 治疗结果 36例中,临床治愈23例,占64.1%;好转7例,占19.4%;无效6例,占16.7%。总有效率为83.5%。



  4 体会

  4.1 其病在胆,其源在脾 慢性胆囊炎多以内伤为主,多数医家认为由于七

  温胆汤汤治好了(二)

  温胆汤方名新解

  温胆汤方名新解

  温胆汤是临床常用的一首名方,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六版方剂学中所录温胆汤选自南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言本方是从《备急千金要方》温胆汤衍化而成,千金方之温胆汤较本方少茯苓、大枣,而生姜用至四两。

  本方首载于南北朝医家姚僧垣的《集验方》,可惜此书现已失传。但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及王焘的《外台秘要》皆完整的转载了此方。《备急千金要方》云:“温胆汤疗大病后虚烦不得眠”,“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宜服此温胆汤。”药用:生姜四两,半夏二两,橘皮三两,竹茹二两,枳实二枚(二两),炙甘草一两半(与《外台秘要》所载此方完全相同),此方温养胆气,和胃除烦,故名温胆汤。此后南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亦载有一温胆汤,方为:“陈皮三两,半夏二两,茯苓一两半,炙甘草一两,竹茹二两,枳实二两,共为粗末,每服四大钱,加生姜五片、大枣一个,煎服。”并主治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气郁生涎,涎与气搏,变生诸证。两方方名虽同,但方药却异。后世医家皆习惯用陈氏所载之方,并加减运用,变生诸方,且皆更其方名,如《世效得医方》的十味温胆汤,《证治准绳》的涤痰汤等。

  对温胆汤方名的异议,也只是针对陈氏的温胆汤。关于此方方名中之“温”为何意,历来医家众说纷纭,难以形成定论。陈修园《时方歌括》中云:“温之者,实凉之也。”《成方便读》言:“内中并无温胆之药,而以温胆名方者,亦以胆为甲木,常欲其得春气温和之义耳。”【温胆汤汤治好了】

  《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中载罗谦甫曰:“命为温者,乃谓温和之温,非谓温凉之温也。若谓胆家真畏寒而怯而温之,不但方中无温胆之品,且更有凉胃之药也。”历代医家虽观点颇多,但大多认为“温”其实为“温和”之意。

  笔者认为,将“温”解释为“温和”有失偏颇,没有体现出《内经》治疗大法“热者寒之”之组方配伍本意,况方中半夏、陈皮皆辛燥之品,竹茹、枳实寒凉之性也不能令人“温和”。“温胆汤”之“温”字,非“温和”之意,应为“温暖”之意,解释有二。其一,胆为中正之官,清净之腑,喜柔和,以温为常候,属木,得春令而具有生发之气,春暖夏热,秋凉冬寒,这是四时的正常规律,春之“暖”就是“温暖”的意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言:“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胆应春候,故应为温暖之意。其二,中医治疗大法就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热性病用凉性的药物来治疗,以偏纠偏,使其机体不热不凉,介于热与凉之间,以顺其喜好,适其本性。温度由低到高排列是寒、凉、温、热,凉与热之间就是温。方名中的“温”字就是指通过药物治疗之后使胆腑达到的一种正常的温暖的状态,故此方名之曰“温胆汤”。并且许多名方皆是按用药之后患者机体达到的正常的生理状态或是正常的生理外在表现而命名的,如逍遥散通过疏肝解郁,健脾养血,使其达到逍遥快活,无拘无束的状态;交泰丸用肉桂,黄连使其机体心肾相交,如同天地交泰,温胆汤就是用寒凉的药物治疗痰热,凉药对体内热邪作用后达到胆腑所需要的温暖的状态,综上所述,温

  胆汤“温”字之意,实为“温暖”之意。

  温胆汤汤治好了(三)

  温胆汤妇科新用

  温胆汤妇科新用

  关键词 温胆汤 经行情志异常 经行眩晕 妊娠心烦 妊娠恶阻

  温胆汤出自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原用于“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证,组方升降清和,温凉相伍,化痰而无太燥,清热而不过寒,多年来,笔者用于治疗痰热上扰之妇科疾患,每获显效,举例如下。

  1 经行情志异常

  李某,32岁。1999年9月7日初诊。患者每逢月经将至或经期动辄发怒,难以自控,口苦,咽喉不利,痰多,胸中懊恼,烦躁不寐,月经过后诸症逐渐消失,历时半年。患者平素易于冲动,且痰多。舌质偏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此乃痰火上扰,治宜清热化痰、宁心定志,方用温胆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姜半夏、陈皮、黄芩、枳实各9g,茯苓12g,竹茹10g,甘草6g,生姜3片,大枣7枚,淮小麦30g,胆南星5g,龙骨、牡蛎各20g,5剂后经转,情绪缓定,诸症基本消失,上方又服5剂而未再复发。

  按:本例患者素体多痰,情志易于冲动,经期血聚冲任,脉失所养,阳气亢旺,阴阳失调,痰火并冲气上扰神明,而致上述诸症。治以温胆汤加黄芩、胆南星清热涤痰,合甘麦大枣汤加龙牡养心安神而愈。

  2 经行眩晕

  姜某,28岁。2001年2月19日初诊。患者近半年来,苦于经行之际头晕目眩,伴头目胀痛,心烦口苦,胸闷欲呕。舌苔黄腻,脉弦滑。月经过后复如常人。此乃痰蕴化热,治宜清热涤痰、平肝潜阳,方用温胆汤加减:姜半夏、枳实、黄芩、陈皮各9g,甘草6g,竹茹10g,生姜3片,大枣7枚,菊花、桑叶、茯苓、白蒺藜各12g,石决明30g,5剂。次月经转,诸症大减,上方续服5剂,而告痊愈。

  按:本例患者因痰湿蕴热,阻碍清窍,经行之际,冲脉气盛,夹痰热上扰,清阳不升,故症见头目眩晕,心烦口苦,舌苔黄腻,脉来弦滑。方中温胆汤加黄

  温胆汤汤治好了(四)

  温胆汤合血府逐瘀汤治验举隅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温胆汤合血府逐瘀汤对老年疾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温胆汤;胸痹;眩晕;便秘;治疗

  老年患者有很多与痰和瘀相关疾病,且某些疑、难、怪证的发病原因多由痰和瘀而产生。据此理论,笔者运用痰瘀同治之法,应用温胆汤合血府逐瘀汤理气化痰、活血化瘀,在临床治疗胸痹、眩晕、便秘多种疾病,疗效显著,现举例如下:

  1、老年顽固性眩晕

  李某,男,63岁,工人退休。2012年8月15日,因反复眩晕6年,再发5天就诊。自述6年前某日早晨醒来,起床即感头晕目眩,动则天旋地转,似坐舟中,恶心欲呕,遂投西医治疗,被诊为梅尼埃病、脑动脉供血不足,先后给予安定片、654-2、谷维素等药,历时旬余,症状略有缓解。随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每年发作6—8次,曾投中医治疗,服旋复代赭汤、镇肝熄风汤加减20余剂,症状未见明显改善。5天前上述症状再发,后经人介绍我处。证见形体肥胖,面色紫暗,头晕目眩、动则天旋地转,失眠,恶心欲呕,舌质淡黯,边有瘀点,舌苔白腻,脉弦而滑。中医诊断:眩晕。证属气滞血瘀,痰蒙清窍,清空受扰。治宜活血祛瘀,化痰开窍。方用温胆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之,药用:柴胡10 g,枳壳10 g,当归10 g,赤芍15 g,桃仁10 g,红花10 g,桔梗10 g,牛膝10 g,半夏10 g,白术10 g,川芎10 g,泽泻30 g,茯苓15g,陈皮10g,生姜15g。服药5剂,头晕目眩好转,恶心欲呕已止,惟夜寐欠佳,上方加炒酸枣仁30 g,继进20剂,诸症悉除,病告痊愈,随访1年,未再复发。

  2、胸痹

  龚某,男,76岁,退休。2012年12月18日初诊。患者有胸痹史20余年。近日,胸闷气短加重,心痛时作,每次2~5分钟不等,并伴有头晕耳鸣,心烦不安。经口服硝酸甘油、心痛定等药物,症状并无好转。症见舌质黯、苔黄腻、脉弦细数。证属痰浊气结阻于胸中,痰瘀互结,阻遏胸阳。治宜化痰泄浊、通阳理气、活血化瘀。运用温胆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药用柴胡10 g,枳实10g,当归10 g,赤芍15 g,桃仁10 g,红花10 g,桔梗10 g,牛膝10 g,半夏10 g,川芎10 g,茯苓15g,陈皮10g,竹茹10g,黄连6g,全蒌30g,薤白10g,郁金10g,丹参30g,降香10g,甘草6g。服药7剂。胸闷已减,心痛降到每日1~2次,且疼痛消失,心烦,失眠症状好转,间断服用3个月,共服30余剂,诸症已经消失。

  3、老年性便秘

  王某,男性,65岁,工人退休。2013年1月20日初诊,患者便秘10余年,大便干燥难解,一周一次,便时费力,常登厕1-2小时,便质如羊粪,多数需使用开塞露帮助排便,头晕耳鸣,失眠多梦。症见舌质黯、苔黄腻、脉弦细数。证属痰瘀互结,阻于肠道,运行无力,传送失常。治宜理气化痰、活血化瘀、润肠通便。运用温胆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药用柴胡10 g,枳实10g,当归10 g,赤白芍各15 g,桃仁10 g,红花10 g,桔梗10 g,牛膝10 g,半夏10 g,川芎10 g,茯苓15g,陈皮10g,竹茹10g,黄连6g,瓜蒌仁30g,火麻仁30g,白术10g,甘草6g。服药10剂,便秘好转,每5日一次,便时不费力,质较软,也不需使用开塞露,惟夜寐欠佳,上方加炒酸枣仁30 g,继进40剂,诸症悉除,病告痊愈,随访1年,每2-3天,解大便一次,不费力,质正常。

  4、体会

  中医传统理论认为,痰浊和瘀血均为脏腑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同时又是致病因素,它们既可以单独致病,又常相兼为患,形成痰瘀互结,从而使患者的病理变化愈加复杂。“痰瘀相关”是基于祖国医学“津血同源”这一基本理论而产生的。津液与血,异名同类,均属阴精。而阴精为病,必然表现为津血的亏耗和留滞。津血留滞即为痰为瘀。痰水和瘀血作为阴精为病的两个不同方面的现形式,作为一种病理产物和致病因子,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有分有合,相互转化,互为因果。津液凝滞而为痰,痰聚气阻则血瘀,痰瘀互结,内至五脏六腑,外达皮肉筋骨,所致病症千奇百怪。对于痰瘀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古代医家早有认识,如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说:“血不利,则为水”,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倡导因瘀致痰说;朱丹溪亦提出:《痰挟瘀血,遂成案囊》;唐容川则称《血结亦病水,水结亦病血》,并强调痰瘀同病,需痰瘀同治方能取效。这从理论上发展了痰瘀致多种疾病依据。

  温胆汤见于《三因极——病证方论》,是治疗痰热内扰的常用方,温胆汤是由二陈汤化裁而来,方中半夏、陈皮为治痰湿之要剂。血府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为清代著名医家王清任所创,其善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原旨用于胸中血府血瘀证,血府逐瘀汤是理血剂之名方,后世以本方加减可治多种血瘀之证。综合本方具有燥湿化痰,行气化瘀之功效。使用本方辨证治疗眩晕、胸痹、便秘,疗效明确,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郭仁真,周文泉,罗增刚,李浩,崔玲,刘方,刘剑刚.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老年轻度认知障碍痰浊阻窍证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01)

  [2]杨元庆,陈玲.加味血府逐瘀汤合并西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60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1(01)

  [3]吴松华.伍炳彩运用温胆汤合小陷胸汤化裁异病同治验案举隅[J].中医药通报.2012(04) 温胆汤汤治好了(五)

  中药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小儿多动症的临床报告

  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黄连温胆汤加减在小儿多动症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多动症患儿60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30例患儿采用西医治疗法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30例患儿采用中药黄连温胆汤加减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

  关键词:黄连温胆汤;小儿多动症

  小儿多动症是临床上儿科的常见疾病,约1~10%的小学生患有不同程度的小儿多动症,该病会导致患儿出现活动较多、情绪易激动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儿正常的学习[1],因此如何有效的进行小儿多动症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对于小儿多动症多采用西药进行药物治疗,但是长期、单纯使用西药患儿易出现耐受和不良反应,会对患儿的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基于此,笔者采用中药黄连温胆汤加减进行了小儿多动症临床治疗的相关研究,并与传统西医治疗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多动症患儿60例,年龄7~13岁,平均年龄10.42±2.17岁,男性患儿47例,女性患儿13例,60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30例患儿采用利他林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30例患儿采用中药黄连温胆汤加减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P>0.05,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均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临床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法进行治疗,即利他林,口服,10~20mg/次,1次/d;观察组患儿采用中医辩证施治方法进行治疗,以黄连温胆汤作为基本处方,即:茯苓 10g、竹茹 10g、枳实 6g、黄连 6g、半夏 6g、生姜 6g、甘草 3g,肝阳上亢型患儿,加用龙骨 15g、牡蛎15g,随证加减;心阴亏虚型患儿,加用酸枣仁10g、丹参10g、远志10g,随证加减;心脾两虚型患儿,加用石菖蒲 10g、当归10g,随证加减;湿热内蕴患儿加用陈皮 5g、竹茹 5g;肝气郁结型患儿[2],加用柴胡10g、白术10g,随证加减,上述诸药加水煎煮,取200ml为1剂,1剂/d,分两次服用,早晚温服。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10d。

  1.2.2 临床观察指标 以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作为观察指标。临床疗效评价[3],显效:患儿经治疗后,学习困难、行为异常、易激动等小儿多动症症状基本消失;有效:患儿治疗后,学习困难、行为异常、易激动等小儿多动症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无效:患儿治疗前后学习困难、行为异常、易激动等小儿多动症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出现恶化。有效率=(显效患儿数+有效患儿数)/患儿总数×100%。

  1.2.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软件包对两组患儿的观察指标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非等级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等级计数资料进行秩和检验,α=0.05

  2.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发现,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的比较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Z=-2.992,P=0.003,P

  2.2 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比较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发现,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率情况比较(n,%)

  3.讨论

  中医是我国传统医学,在我国有着数千年的临床应用经验,小儿多动症属于中医“躁动”、“失聪”范畴,中医理论认为该病病机在于患儿阴阳失调,治疗应以宁神安志、调补阴阳为主[3]。本次使用黄连温胆汤,方中诸药合理配伍,共奏宁神安志、调补阴阳之功效。且通过使用中医辨证论治,针对不同证型的患儿使用不同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有效提高了治疗的针对性,同时在治疗过程中随着患儿病情的变化,合理调节中药给药剂量,有效避免了因过度用药而产生的不良反应。本次临床研究发现,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

  总之,中药黄连温胆汤治疗小儿多动症疗效显著,且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疗效安全、可靠,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曹淑兰,郑刚.中医针灸与西药治疗小儿多动症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9):1520-1521

  [2] 李晓东.小儿多动症的中医辨证分型[J].中医儿科杂志,2007,3(6):35-37.

  [3] 刘宗银,刘振兵. 自抵中药多动症汤治疗小儿多动症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6(28):90-91. 温胆汤汤治好了(六)

  栀子豆豉陷胸汤合栀子厚朴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60例的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 观察栀子豆豉陷胸汤合栀子厚朴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选择符合入选条件的RE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给予中药栀子豆豉陷胸汤合栀子厚朴汤治疗;对照组56例,给予奥美拉唑胶囊联合西沙必利片口服治疗,两组均以8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1个疗程内的近期疗效及停药后半年的远期疗效。 结果 经1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在临床症状的改善及内镜下食管黏膜的恢复方面与对照组的疗效相近(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对肝肾功能无影响。停药后半年内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栀子豆豉陷胸汤;栀子厚朴汤;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2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9(b)-0128-03

  胃内容物(包括十二指肠液)反流入食管产生症状或并发症时,称为胃食管反流病(GERD)。酸(碱)反流导致的食管黏膜破损称为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1],主要表现为食管黏膜的炎症、糜烂、溃疡和纤维化等病变,并可引起食管狭窄、出血、溃疡、穿孔,慢性咽炎、慢性声带炎和气管炎,甚至癌变[2]等并发症。同时,胃食管反流还是支气管哮喘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3]。内镜检查是RE的主要诊断方法。目前,现代医学治疗RE以制酸、促胃排空为主,以质子泵抑制剂疗效最好,但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且停药后易复发。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反流食管炎的研究有较大的发展,临床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4]。笔者用中药栀子豆豉陷胸汤合栀子厚朴汤治疗本病,效果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自2009年2月~2011年7月在本科门诊就诊的患者,剔除因失访或其他原因未完成疗程者,符合条件者共11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平均年龄(48.6±5.3)岁。内镜分级Ⅰ级38例,Ⅱ级22例。对照组56例,男29例,女27例,平均年龄(48.1±5.8)岁,内镜分级Ⅰ级36例,Ⅱ级2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依据《反流性食管炎诊断及治疗指南(2003年)》诊断标准。①有典型的GERD症状:烧灼感、反酸、胸骨后灼痛等;②内镜诊断及分级:0级正常;Ⅰa:点状或条索状发红、糜烂

  1.3 纳入标准

  ①经内镜确诊的成年患者;②无心衰、肝肾严重疾病;③2周内未应用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促胃动力药、中和胃酸制剂;③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未见异常。

  1.4 排除标准

  ①真菌性食管炎;②损伤性食管炎,包括化学损伤、物理损伤、异物损伤等;③食管癌、胃癌;④免疫相关的食管疾病;⑤消化性溃疡急性发作期。

  1.5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栀子豆豉陷胸汤合栀子厚朴汤口服,组方:栀子10 g,豆豉10 g,半夏8 g,川黄连6 g,全瓜蒌15 g,厚朴12 g,枳实10 g。临症加减:恶心、呕吐加竹茹、旋复花;气短、心烦加郁金;胸灼痛甚加元胡、丹皮。1剂/d,水煎服,早晚分服,8周为1个疗程。

  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上海信谊万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45335),20 mg/次,2次/d,饭前半小时口服;西沙心利片(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20345),10 mg/次,2次/d,饭前半小时口服,8周为1个疗程。

  1.6 观察指标

  不良反应,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者即刻停药并进行相应处理;疗程结束,复查内镜、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记录临床症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分别记录两组的痊愈患者,随访半年内的复发情况。

  1.7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有关标准。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食管内镜检查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食管内镜检查病变明显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变,食管内镜检查病变无改变。总有效=痊愈+有效。

  1.8 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经1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复发率的比较

  治疗组32例痊愈病例,复发5例,复发率为15.6%;对照组26例治愈病例,复发9例,复发率为34.6%。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2.3 治疗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的比较

  2.4 两组血常规、尿常规改变的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均无明显改变。

  2.5 两组变态反应情况的比较

  用药后治疗组未出现药物变态反应,对照组出现药疹2例。

  3 讨论

  RE是一种胃食管反流病,约1/3的胃食管反流患者存在反流性食管炎。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近年来发病呈逐渐上升趋势。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吸烟、酗酒、肥胖、腹部手术等是RE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亦与饮食过饱、喝浓茶、咖啡关系密切[5]。现代医学研究表明,RE发病的基本机制为食管屏障功能的减退[6-7]。食管有3种保护屏障以抵抗胃反流中H+、胃蛋白酶、胰酶、胆盐等损伤因子,包括食管下段括约肌,食管廓清机制以及食管黏膜屏障,这3种屏障中任一屏障功能的减退,均会引起食管黏膜损伤。另有研究表明,部分胃食管反流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异常,说明迷走神经功能异常与胃食管反流病可能有关[8]。   目前,现代医学对RE的诊治研究发展较快,治疗本病的药物主要有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促胃动力药等[9-11],疗效确切,尤以质子泵抑制剂为优,但其有一定的不良反应,甚至可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12-13]。另外,微创治疗RE有一定的发展,但短期难以普及推广。

  该病在中医无统一的病名,属“吞酸”“噎嗝”“嘈杂”“胸痛”等范畴。中医药治疗RE,方法众多,有从气郁治之[14],有从益气清胃治之[15],有从清道护膜降逆治之[16],有从益气清热治之[17],有从温胆和胃治之等[18],均有较好的疗效。经研究,中药在调节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抑制反流,促进食管受损黏膜修复等方面均有良好的疗效[4]。本病的病因病机主要为肝胃不和,食积化热,气逆冲胸,浊热结胸,正所谓“食积则化热,气郁则上逆”,治疗当清热化积涤浊,宣郁降逆除烦。古方今用,是中医继承与发扬的一大特色,正确、灵活运用古方治疗RE具有很好的疗效[19-20]。本方中栀子豆豉陷胸汤出自《伤寒大白》卷三,栀子厚朴汤出自《伤寒论》,方中栀子清热泻火,豆豉宣郁除烦,两者能祛胸中之热。半夏辛温以散结,黄连苦寒以泄热,两者辛开苦降。瓜蒌性寒以涤垢,厚朴行气消满,枳实化积消痞,两方方合用,具有清热化积祛浊,行气宽胸散结,解郁降逆除烦的功效。研究表明,栀子中主要含环烯迷萜类、挥发油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炎镇痛、抗氧化等作用[21],黄连素具有抗炎、抗菌、抗溃疡、抗氧化等作用[22],淡豆豉多糖具有抗氧化活性[23],厚朴的活性成分和厚朴酚具有明显而持久的抗炎、抗氧化、抗痉挛等药理作用[24],枳实具有明显的促进胃肠功能作用[25],半夏具有显著抑制胃液分泌的作用[26],因此,应用栀子豆豉陷胸汤合栀子厚朴汤治疗RE具有充分的药理学依据。本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栀子豆豉陷胸汤合栀子厚朴汤治疗RE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复发率低,无不良反应,对肝肾功能亦无明显影响。同时,应教育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戒烟、戒酒、合理饮食、合理运动,以减少RE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反流性食管炎诊断及治疗指南(2003年)[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4,21(4):221-222.

  [2] 李苹娟,王立东,刘保池,等.河南林州食管癌高发区反流性食管炎调查[J].肿瘤基础与临床,2007,20(3):185-186.

  [3] 眭礼平.具有哮喘表现的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0,7(32):48-49.

  [4] 汤银燕,周晓红.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研究进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8,29(1):40-42.

  [5] 王进海,罗金燕,龚均,等.反流性食管炎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0,17(6):345-348.

  [6] 杨健,刘梅,何键,等.胃食管返流病研究进展[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4):1752-1754.

  [7] 尹霞.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9):2110-2111.

  [8] 赵威,王瑞峰,孙晓红,等.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胃肠道自主神经功能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11,31(7):438-441.

  [9] 段桂兰.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机制与疗效[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3):257.

  [10] 钟永基.质子泵抑制剂在酸相关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81-82.

  [11] 吴志刚.泮托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7例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7):50.

  [12] 孙忠,董佃良,高晓光,等.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6):70-71.

  [13] 牛俊瑞,李春梅.奥美拉唑注射液致2例严重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社区医学:医学专业,2013,15(6):285.

  [14] 牛豫洁.加味金铃子散治疗反流性食管炎60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0,32(10):1492-1493.

  [15] 汪武生,吴国洁.益气清胃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65例[J].中医杂志,2011,52(8):697-698.

  [16] 沙宝瑜.清道护膜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0例[J].江苏中医药,2003,24(1):18.

  [17] 毛艳琨,王冀周.益气清热升降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诊,2012,21(1):105-106.

  [18] 刘自栩,李广英.黄连温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8例[J].吉林中医药,2011,31(4):332-333.

  [19] 谢晶日,田红霞,李贺薇.经方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现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5):953-955.

  [20] 李向忠,张金丽,张彬彬,等.妙用古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2):258-259.

  [21] 刘国敏,郭素华,程维明.栀子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新进展[J].海峡药学,2008,20(11):8-10.

  [22] 杨萍.黄连素临床应用及研究的新进展[J].天津药学,2011,23(3):69-72.

  [23] 劳风云,刘正猛,王浩波.淡豆豉多糖的提取及其清除自由基的活性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0):1909-1910.

  [24] 林琳,丁一.和厚朴酚最新药理学研究进展与评述[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1,27(1):110-112.

  [25] 丁惠卿,张剑桥.理气药促进胃肠运动功能作用的文献再评价[J].现代中医药,2010,30(5):72-74.

  [26] 姚军强.半夏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配伍运用[J].中医研究,2013,26(2):3-5.

  (收稿日期:2013-07-03 本文编辑:许俊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