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覆灭,国之财宝流向何处?

 James5291 2017-01-12

先入为主,和大家区分一个概念,其实国库与皇室自己的财产,是相护分开的。最早从周朝开始,便设9府,其中大府执掌库藏。其下又设玉府(管理王用珍宝),内府(国用财物),外府(国用钱币)。也就是说,国库里的银子,皇帝要用,还得和户部和一些大臣们商量一下,才能动用,平时只能花花他们的小金库。当然也有例外,比如说慈禧,贪到海军军费都要挪用。

晚晴政府可以说一直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与列强打仗,动不动就是割地赔款,加上慈禧野心膨胀,国库里的钱被她随意挥霍,所以清朝覆灭之后基本上没剩下多少。国库空虚到什么地步呢?据说辛亥革命爆发之后,宣统退位,孙中山让人去财政部拿钱,结果发现国库里只剩下10枚银元,这个结果真是让人大惊失色。除了之前的铺张浪费之外,这笔财产也很可能被提前转移走了。

那清朝是不是没有钱了呢?并不是,其实宫内留下了许多稀世的古玩字画,尤其是乾隆时期搜集的,各个价值连城。按理说这些应该是民国政府所有,可惜当时为了让博仪早点退位,签了协议,大概内容就是皇室的财产还归皇室所有,甚至还要受到民国政府的保护。

这些剩下的有什么呢,包括故宫里摆放的所有物品,文物山水字画金银珠宝等等贵重物品,热河避暑山庄那边的行宫盛京的故宫,颐和园和其他的皇家园林都算是清朝皇室的。

溥仪退位不久,皇室那边就开始卖行宫里的文物了,而且价格十分的便宜。袁世凯知道了以后,赶紧命人把热河那边的文物强行运来北京,只打了张白条给他们。但文物依然被卖掉很多,包括著名的《四库全书》。

后来不是出了复辟的闹剧吗,所以民国政府趁机把那些宫里的财宝归为国家所有。在这期间,溥仪趁着他们管理松懈,内忧外患之际,秘密运走了七八十木箱的文物到天津。

1924年,溥仪被赶出了故宫。但他需要供应日常的开销,国民政府也不再给他钱了,所以溥仪开始疯狂的倾销,著名的《清明上河图》、《曹娥碑》就是在这个时期被卖掉的。还有16个大金钟,金银首饰,珍珠2000余颗,宝石180余块等等。据说这样的交易会他一年要开好几次。

后来溥仪去了东北,在辗转的过程中文物一直遭到损坏和掠夺。最后被苏联放出来以后溥仪还是回到了中国,上交了余下所有的文物,大概500件左右的字画。自此,皇室财产可以说是全部败光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