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炳 — 道在民间

 青梅煮茶 2017-01-12

史飞翔丨文

在我国华章流彩的音乐长河中,有这样一位艺术大师:他生于民间,长于民间,生前饥寒交迫,穷困潦倒,死后却声名鹊起,被誉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民族音乐家”,他就是民间音乐大师、瞎子阿炳。

阿炳原名华彦钧,阿炳是他的小名。1893年8月17日出生于江苏无锡雷尊殿旁“一和山房”。父亲华清和为无锡洞虚宫雷尊殿当家道士。母亲秦氏出身农家,因与华清和结合而遭族人痛骂,因此在阿炳出生一年后便悒郁而死。阿炳一生下来就被父亲送至无锡县东亭镇小泗房巷老家托族人抚养。8岁带回道观,取学名华彦钧。

阿炳幼时便表现出了惊人的音乐天赋。10岁随父亲练习各种节奏。12岁开始学吹笛。17岁正式参加道教音乐吹奏。据记载,阿炳长得一表人才,天生一副好嗓子,人称“小天师”。

1914年,其父华清和去世。阿炳成为雷尊殿当家道士,与堂兄华伯阳轮流主管殿内香火收入,后因经营不善,加之其又染上恶习,生活逐渐潦倒。34岁时又因眼疾双目相继失明。双目失明后的阿炳因生活所迫,流浪街头,卖艺为生。他常常戴着墨镜,胸前挂着笙、笛、琵琶等乐器,手里拉着胡琴,在无锡市的街头行走。阿炳虽然靠卖唱维生,但他从来没有做过向人乞怜的样子。1939年阿炳与江阴农村寡妇董彩娣——一个在我看来可能是中国最伟大的女性——结为夫妇。

1950年夏,中央音乐学院杨萌浏、曹安和两位教授专程来无锡为阿炳灌制演奏录音。此时,阿炳荒弃音乐已达三年之久,后经过三天练习,分两次录音,总算留下了《听松》、《寒春风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等二胡和琵琶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那首获20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奖的《二泉映月》。

1950年9月,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拟聘请阿炳为该系音乐教师,但此时阿炳已身患重病,无法应聘。他12月4日与世长辞,葬于无锡西郊山脚下“一和山房”墓地。至此,阿炳走完了他凄风苦雨般的一生。

阿炳在黑暗、贫困中挣扎了几十年,这使他饱尝了人世冷暖。但是他没有因为生活困苦而变得庸俗、卑微。相反,他时常高扬起头颅。即使是在最绝望的时候也没有放弃想往艺术的心灵。阿炳通过音乐抒发了他对痛苦生活的感受。阿炳的音乐渗透着传统音乐的精髓,透露出一种来自底层的健康而深沉的气息,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充满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那首他用生命凝成的不朽之作《二泉映月》中,他用音乐形象描绘了他想象中的旧时曾目睹过的美丽风景。在婉转优美的旋律中,流露出一种伤感苍凉的情调。这首曲子委婉流畅、意境深邃、情调悲怆,充分表达了对辛酸现实人生的沉思,同时也寄托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

对于音乐我是门外汉,但我却分外喜爱这首《二泉映月》。每当听着那凄楚如泣如诉的二胡声,我的心弦便被拨动。我的眼前便会出现这样一幅场景:月光如水,四周漆黑。一束月光洒落在一个破衣烂衫的人身上。他面色凝重,他用自己膝上的二胡弹奏出了穷人的痛苦、生活的多难。这个场景禁不住使我唏嘘不已,潸然泪下,喟然长叹。

大师平静而来又悄然而走。他在平淡中升华,在平凡中高尚,在烦琐中单纯。难道这就是艺术?当贝多芬为命运挣扎呐喊的时候,当肖邦流落异国他乡的时候,当阿炳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时候,艺术它又在哪里呢?难道真是有些人说的那样,艺术是闲人的营生?“小道怡悦耳目、大道震撼心灵”。艺术它从来就是“寂寞身后事,千秋万岁名”。这就是一个民间音乐大师留给我们的启示。

弦乐合奏《二泉映月》

史飞翔  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特邀研究员。陕西省首批重点扶持的一百名青年文学艺术家。陕西散文学会秘书长。长期致力于文化、人物研究与写作,文章在各种纸媒及互联网上广为流传,深受读者喜爱。已出版畅销书《民国大先生》《追影:真名士自风流》《历史的面孔》等15部。有多篇文章入选大中小学教材及各种权威选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