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伯驹挽陈毅联

 拜书为师 2017-01-12

仗剑从云,作干城,忠心不易,军声在淮海,遗爱在江南。万庶尽衔哀,回望大好河山,永离赤县;

挥戈返日,接尊俎。豪气犹存,无愧于平生,有功于天下。九泉应含笑,伫看重新世界,遍树红旗。

  

  

    这副挽联的上联下联都紧紧扣住了陈毅一生中最为典型的功绩,以表现陈毅的一生之伟大。全联一气呵成,豪迈奔放,运用典故恰切自如,内涵丰富,词句对仗工稳,平仄协调,音韵和谐,是挽联中的上品。陈毅逝世,张伯驹衔悲写了这副挽联以寄托哀思。毛泽东对张伯驹这副挽联的高度评价,以及对张伯驹夫妇的关怀,当时成了新闻,在我国千余年的楹联史上留下美谈。

   〖注〗张伯驹(1897——1982年),河南项城人。当代中国著名诗词、书法家、戏剧家、文物收藏家。历任中央文史馆馆员。

  仗剑:持剑的意思。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

  从云:喻随从者规模大、人数多。《诗经·齐风·敝笱》:“齐子归止,其从如云。”

  干城:旧时用以比喻保卫国土的将士。

  军声:指挥军队的声誉、声望。

  淮海:指淮海战役。当时陈毅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参与组织指挥淮海战役。淮海战役历时65天,共歼敌55万5千人。

  遗爱:死者生前留下的同情、爱护和帮助人的思想感情。

  万庶:指众多的民众。

  赤县:即赤县神州的略称,用以指中国。

  挥戈返日:用以赞扬坚强勇敢的战士排除困难、扭转危局。

  接尊俎:来自“折冲尊俎”,泛指外交谈判。比喻不以武力而在宴会的谈判中便制胜了对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