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72年1月10日,北京八宝山公墓礼堂,陈毅元帅的追悼会举行,

 后知后觉无所谓 2022-10-22 发布于北京
1972年1月10日,北京八宝山公墓礼堂,陈毅元帅的追悼会举行,伟人也临时决定出席。当张茜搀扶着毛泽东来到追悼会礼堂时,一副用鸟篆书写的挽联吸引了伟人的目光。
这副挽联共有72个字,既活画和概括出了陈毅元帅盖世豪情和平生功业,又抒发了国家大梁崩毁的沉痛之情。
毛主席读后赞许说:“写得真好,是陈毅一生的写照。”发现挽联的落款是张伯驹,便转头问张茜:“陈毅和张伯驹很熟吗?”
张茜向毛主席介绍了陈毅和张伯驹的关系,陈毅和张伯驹早年并未有过交际,1957年,张伯驹举办的一场明清书画作品展览会上两人相识,当时张伯驹以收藏名人字画而闻名。
在张伯驹的藏品中,最有名的当属《平复帖》和《游春图》,一个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书法墨迹,一个是存世最早的山水画卷。
《游春图》的收集还有一段故事,1946年,北平古玩界传出消息:琉璃厂玉池山房的老板马霁川,正出售一件非同寻常的“东北货”,隋代展子虔《游春图》是中国存世最早的山水画卷。张伯驹原本建议故宫出面买下,并表示如果经费不够,自己“愿代周转”,但故宫方面没有回应。无奈之下,张伯驹决心个人出面。他忍痛将弓弦胡同占地十多亩的精美宅院出售2100美金,再用美元换成220两黄金。加上夫人潘素卖掉珠宝首饰的20两黄金,才使得《游春图》未流出国外。
新中国成立后,张伯驹深明大义,把自己许多收藏都捐给了国家,希望全国人民都能看到这些珍品。1956年张伯驹将他收藏30年的所有书画都捐献给了国家博物馆,《平复帖》与《游春图》得到了故宫博物院珍藏。
他的这种格局让陈毅非常欣赏,他当即就决定和张伯驹见一见,和这位艺术家好好聊聊。热爱文学的两人一见如故,私交甚笃。
然而,在捐献国宝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张伯驹的境遇变得有些落魄,陈毅听说张伯驹生活没有了着落,非常不安,安慰张伯驹,在他的帮助下,张伯驹被安排到了吉林的博物馆当了副馆长,仍和文物工作打交道。
得知吉林省博物馆的藏品无法跟国内重点单位相比,张伯驹再次慷慨解囊,又一次无偿捐献了几十件珍贵收藏,其中包括元代仇远的《自书诗》卷、颜辉的《煮茶图》卷、宋代赵伯啸的《白云仙乔图》卷、元代赵子昂的《篆书千字文》卷等等。
1972年1月4日,陈毅在弥留之际,想起了张伯驹,想知道他过得好不好。最后他流着泪,让妻子将一副围棋送给张伯驹。
两天后,陈毅离世,张伯驹得知消息直接哭出声来,这位74岁的老人心痛万分,难以接受友人离世的噩耗。
随后,张伯驹与妻子商议要悼念陈毅,但由于张伯驹并未受邀去葬礼,所以两人拿出仅有的钱,在丧事店买了一个花圈,写了一副挽联,送了过去。
张茜还将张伯驹的一些近况赶紧告诉了伟人,伟人听完之后,对周总理说道:'对于这样的人,我们应该给予保护。'还表示要尽快给他安排一份合适的工作,此后张伯驹夫妇的生活有了转机,但他一直为陈毅的去世而悲痛,他经常一个人独坐在书房中哭泣。1973年,在陈毅逝世1周年的日子里,张伯驹一连几天悲痛不止,不久以后,他的右眼失明了。1982年2月26日,84岁的张伯驹去世。追悼会上,叶剑英等人均送来花圈。他对国家做出的贡献,值得铭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