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开会,老板问A和B两个人,“方案一和方案二之间,你们更倾向于哪个?” A支支吾吾,“嗯……方案一可能更好一些吧。” 而B就干脆多了,“我选择方案一,因为它更加节省人力成本,风险方面也更可控一些。” 如果你是老板,你觉得A和B哪个更靠谱?毫无疑问,肯定是B。 在别人征求你意见的时候,与其给出模棱两可的答案,不如直接告诉对方一个明确的立场,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态度清晰,这样别人才知道你是有观点的。 更好的办法则是在表达完你的立场之后,加入你这么看的理由,少用“可能吧”、“也许吧”这样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字眼。 2 C是个表达欲望很强的人,和朋友聊天的时候,他总是会想拼命展示给对方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经历和对问题的想法。 按照KTV里麦霸的说法,他简直就是在聊天中的“话霸”。 C觉得自己的表达方式很真诚,但他的朋友们却觉得这简直是在单方面训话。 C的做法也是很不妥的。虽然他有自己观点和立场,但一味地聊自己,并不能给他加分,反而容易让别人觉得他在自吹自擂、装X。 聊天如果变成了单方面表达,那就会给对方造成很不好的印象。而能营造信赖感的对话,必然是有来有往,照顾对方的感受、让对方参与进来。 3 如果你和你的同事(两个人此前并不熟悉)要一起完成一个报告。分完工以后,你只顾自己闷头去做,一点都不和同事交流,对方心里其实是没谱的。他会想,“这家伙什么时候能做完呢?”、“他会不会拖着啊”、“做完质量有没有保证呢?”。 如果对方问一点,你说一点,对方不问,你就不说,下次人家一定不乐意再和你合作了。因为和你合作心累。 但如果你跟他同步信息,主动告诉对方自己大概能在什么时候做完,以什么样的形式来展现,同事就会感觉你靠谱多了。 靠谱合作的关键是沟通。 4 如果你和你的男朋友恋爱几年,要见家长了。本来约定好12点一起在饭店吃饭,结果你拖拖拉拉,12:30才到,估计对方家长的脸都拉好长了。不用问,心里已经默默给你扣分了。 这时候你说,“不好意思,路上太堵了”,听起来也都是借口,路上那么堵你怎么不早点出门?你是不是不够重视这次见面? 所以,不管是面试还是和人有约,请给自己留出充足的缓冲时间。如果实在有事情需要迟到,哪怕只是迟到5分钟,也最好通知对方并且说明理由。(最近老是迟到,哈哈哈,还好没被人打) 5 不要小看这些细节,正是这些细节告诉了别人,你是否靠谱。 最后,简单回顾一下今天的内容: 001多给肯定的答案,而不是模棱两可的“也许吧”。 002不要一个劲儿聊自己,让对方也能参与到话题中来。 003与人共事,积极主动提问、同步信息,别让他人猜猜猜。 004见人或者有约定,给自己留出足够的缓冲时间。 近期文章: 剽悍一只猫:学习型独立采访人,专治嘴笨的演讲教练,简书签约作者,LinkedIn中国专栏作者。 关注我,和60万人一起“读好书,见牛人,起而行,专于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