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丽率真 潇洒绝尘 ——车本杰书法艺术赏析

 书画雅苑 2017-01-13

清丽率真   潇洒绝尘 ——车本杰书法艺术赏析

清丽率真   潇洒绝尘 ——车本杰书法艺术赏析

车本杰出生在鲁西南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其父早年上过几年私塾,在村里同辈人中算个识字的人,逢年过节,乡亲们请他写春联,平时也不断有人请他写字。少年时代的车本杰在父亲写字时,经常一旁观看,并时常研研墨、扯扯纸,时间长了,逐渐对书法产生了兴趣,并由此走上了漫长的学书之路。

车本杰从小学读到大学,特别是大学毕业后几十年一直在宣传、文化、教育系统工作,客观环境中浓厚的文化氛围深深地感染着他,使他吸收了丰富的文化素养,开阔了视野。随着他对书法艺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学书兴趣越来越浓,信心也越来越足。现在,学习书法早已成为他每天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写字,下班回家只要有一点空闲时间,也不忘研习,节假日更是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学习书法之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几十年坚持如一。因为长年写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茧子,刻苦精神令人称叹。

车本杰非常重视对书法理论的学习研究。几十年来,他一直坚持订阅书法报刊杂志,还购买了大量有关书籍、碑帖等,经常翻阅。他深入研究中国书法中甲骨文、钟鼎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直至草书演变的过程及每种书体、流派及代表人物的特点、规律。理论素养的不断丰富,使之在学习书法艺术道路上逐渐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努力方向的路子。路子对了,不仅增强了信心,也加快了前进的步伐。

车本杰十分注重向书法界前辈求教。他从1980年第一次拜见当代著名书法家魏启后先生至今已近三十年,魏先生的多年教诲,使其受益匪浅,受用终生。在一次他向魏先生请教中,魏先生让他写一写汉简,并说王羲之父子都写过汉简。于是,他一写就是近20年,并在学习中不断探索,终于写出了具有个人特点的新面目。2005年春节,他写的《翰墨情缘》被《书法导报》发表,文中记述了他向魏先生学习书法的经历和感受。文章刊发前,八十多岁高龄的魏先生曾亲自审阅并给以赞许。

车本杰经常参观书法展览,细心观摩作品。他游览名胜古迹,每遇名人墨迹、石刻,便驻足观看,仔细浏览。特别是见到那些祖国优秀的书法艺术瑰宝时,他看得更是入神,简直是如痴如醉。由于工作关系,车本杰经常和书法界朋友打交道。时常和他们探讨、交流书法艺术,以致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车本杰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他关心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他撰写的多篇文章曾在报刊上发表,有的还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视,专门作过批示。良好的综合素质,使他在学习书法艺术时,站得高、看得远,胆子大。他崇尚古人,尊重古人,学习古人,但不迷信古人。他不怕风险,勇于创新,敢于走自已的路,开辟自己的天地。长期的书法艺术实践使他深深地认识到,一个人艺术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他的境界的高低,而境界的高低取决于其综合素质的高低。一个人境界高,他的艺术水平才有可能高,一个人境界低,其艺术水平绝对不会高。至于一个人艺术水平发挥的好坏,则取决于其当时的心情。所以,一个学习书法艺术的人,最终就是写境界,写心情。王羲之的《兰亭序》和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之所以成为流传千古的不朽名作,正是他们写境界,写心情的结果。

在学习书法艺术的道路上,车本杰学过欧阳询、颜真卿、王羲之、王献之,也学过篆书、魏碑,但下功夫最大的是汉碑、简牍和草书。经过多年探索,他把汉碑与简牍融合在一起,掺以行草笔意,所写简书逐渐形成个人风格,字体古朴典雅、生动活泼,令人耳目一新。他的草书清新洒脱,干净利落,给人以美的感受。

车本杰的书法作品自1980年起曾在国内外几十种报刊、书法集刊登,多次参加展览,还有的作品被美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和中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地区的友人、画廊收藏。学海无涯,艺无止境。现在,虽然车本杰在书法艺术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他并没有满足,仍在书法艺术道路上不断探索,努力攀登书法艺术的新高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