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臣字款”绘画与宫廷绘画 聂崇正

 忽看世界转繁华 2017-01-14
清代“臣字款”绘画与宫廷绘画 聂崇正
(0人评价)0.0课程评价
访问数: 227
专业大类: 中国语言文学
专业: 中国古代文学

聂崇正老师以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翔实的图片资料,为大家介绍了清代“臣”字款绘画、宫廷绘画的种类、特点及代表作品。

教师团队

聂崇正 研究员

单位:故宫博物院

职位:研究员

“臣字款”绘画的种类

在清朝绘画里面,有一部分绘画署款很特别,在画家前面写上“臣某某”,说明这幅画是专门在宫里为皇帝绘画的。过去我们探讨“臣字款”的时候一概称之为宫廷画,但是我认为这部分绘画里面有一定区分,现在根据我的了解,“臣字款”绘画共分为四个部分。

宫廷绘画

这是职业画家在宫廷里专门给皇帝画的画,而这些作者都是专门为皇帝服务的,这是第一部分。《观泉图》的作者金廷标就是这样一位宫廷职业画家,诸位细看就可以看出款式的特点。还有沈映晖创作的《湖山清兴》也是宫廷绘画。

词臣绘画

这些画家身份跟宫廷画家身份很大差异,他们基本是有级别、有职务的官员,有些甚至是通过科举考试成为了朝廷命官,像王原祁、董邦达等人,自己的本职工作是做官,不是在宫里给皇帝当差。这些人都是文人,他们的作品可以从风格上辨别出来,跟宫廷职业画家有所差异。有的皇帝如康熙皇帝、乾隆皇帝等都喜欢他们的作品。

宗室画家

宗室就是皇帝的本家,画家是皇帝的亲属,或为亲王、或为郡王,身份是贵族。比如雍喜、鸿武,这些人画画上也经常用“臣”字落款,这些人的身份跟前面说到的大臣、职业画家又有很大的差别,他们本身就是金枝玉叶,但给皇帝画画的时候,还是按照宫廷画的格式绘画。

民间画家

民间画家如果专门给皇帝画画,必定按照这个格式署款。但这也是一个推断,我们没有看到实物。像金廷标原来是苏州地区民间画家,乾隆南巡到了苏州,他特地献画,把自己的作品给皇帝进献,像这种作品必定写上“臣进献画”。

这样一区分,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宫廷绘画中的画家身份差别很大,有的是很显赫的贵族、有的是没有任何身份的民间画家。在宫中专门为皇帝工作的职业画家的作品,我把它称之为“臣字款”,最正宗的宫廷画,其他都带有业余性质。宗室是大贵族,平时绘画是爱好;大臣也是,只有第一部分画家专门在宫里从事这项工作。所以我的基本观点是:“臣字款”画不能完全等同宫廷绘画,但是“臣字款”画包括宫廷画。

宫廷绘画的题材种类

如上所说,宫廷绘画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把宗室绘画、词臣绘画都包括进去,狭义应该是宫廷职业画家的作品。我们单独来研究狭义的宫廷绘画,这些作品从绘画题材来看有四种大类别。

纪实绘画

我们知道宫里流传很多描述当时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绘画作品,像去年拍出的徐扬画的《五门长卷》,这是很典型清朝的宫廷纪实绘画。清朝宫廷纪实绘画发达于任何以前的同类绘画,一个原因是宫廷容纳了很多写实能力很强的画家,第二个原因是当时清朝宫廷里还有若干欧洲人,借助他们的画笔把当时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因为这在欧洲有传统。为什么后来纪实绘画没落了?首先是照相机出现了,替代了纪实绘画的功能;第二是由于清朝晚期国力衰败;第三是因为光绪皇帝、慈禧太后都已经有照片流传下来,不用绘画记录。所以,我认为清朝绘画里面最有价值就是纪实绘画。这样的作品很多,比如皇帝肖像,乾隆从二十五岁登基一直到八十多岁,他的肖像都有流传,超过历史上任何朝代。 

清朝皇帝全部都有写实肖像留存下来,这些作品大部分存放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有些少量流散到市场、民间甚至在海外。以《乾隆戎装像》为例,这是乾隆皇帝骑着马阅兵的肖像,在清朝宫廷里绘画,凡是有皇帝、贵妃形象出现,一般画家都不落款,在皇帝面前不能随便把自己姓名写下来,所以皇帝肖像没有画家落款。画里乾隆皇帝的盔甲现今在北京博物馆收藏,这匹马都能找到名字。《慧贤皇贵妃朝服像》的朝服像就像我们现在说的标准像,戴着帽子、最后披肩、所有挂件都要戴着,坐得端正,这叫标准像。根据时间、绘画水平来看应当是郎世宁的作品,当然可能是和中国画家合作,面部是郎世宁作的,宝座可能别人补的。晚清时候慈禧太后也画过肖像,慈禧太后很不耐烦,草稿画出来再画定稿,画了几个小时慈禧太后很不舒服,最后是替身接着往下画。可以想象,晚清画慈禧太后用这个办法画,早期乾隆贵妃的肖像可能也要用这个办法画。有可能是头像用速写赶快画完,身上部分也用替身。欧洲画家在画康熙、雍正、乾隆的时候大概也是采用这个办法。

纪实绘画的代表作中还有铜版画,比如在2010年中国嘉德春拍中出现的《平定西域战图  平定伊犁受降》和《平定西域战图  鄂垒札拉图之战》。

参考教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