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乌鲁木齐人民广播电台高级编辑 纪培东 播出:乌鲁木齐人民广播电台
在新疆乌鲁木齐西公园阅微草堂纪晓岚雕像前。 乌鲁木齐为什么还叫“迪化” 历史是一条长河,没有中断的那一刻。 清政府在平定准葛尔叛乱时,将位于九家湾的明故城摧毁,于1755年的同年,清政府又派兵5000名从巴里坤起程前来乌鲁木齐驻扎,并在乌鲁木齐河西九家湾筑土垒。随后,来到乌鲁木齐的移民和“遣犯”,也都安插在这里从事农业生产。 因为武圣关羽是清军的军魂,后来又在平顶山上头修建了一座关帝庙,俗称红庙子(后面章节,将对红庙子进行详细考证)。清军先驻进九家湾,到后来在位于新疆农业大学附近的老满城驻兵,及老满城以西用来储存马饲料的马料地,还有马料地以西的老君庙的相继建成,都是相连的事情。 这时清政府开始了管理马市收税建城的打算。据《乌鲁木齐市志》记载:今年解放南路新市路(习称财门楼)以南,龙泉饭店及爱国巷(山西巷)以北,原有一座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建筑的屯城,既乌鲁木齐第一座土城。此城又称南关土城。据文献记载,这座城堡周长1里5分(合750米),城墙高一丈二尺。 这座无名的小城建成后,乌鲁木齐迎来的空前的繁华。其城规模虽小,到1762年已有肆市500间向官方缴税。当时,塔城的黄金,和田的玉石,乌什、鄯善,吐鲁番的畜产品都集于此贸易,成为乌鲁木齐早期由官司方管理的茶,马匹、丝绸之物的贸物集市。 1886年,迪化城扩建后,屯城成为迪化城南关,城墙拆除,形成街道。1940年前后拓宽马路时,财神楼也被拆除。 因乌鲁木齐南关一带贸易市场的扩大,清政府打算在乌鲁木齐扩大城池。在原来土城的北面建新城,于1763年8月年竣工,也就是今天的以大十字为中心,南至人民路,北至民主路,西至红旗路,东至平北路的地方。此城,乾隆皇帝钦名“迪化”,意思是“启迪教化”。城周长五里四分,城高一丈六尺,厚一丈,开壁四门:东门为“惠孚”,西门为“丰庆”,南门为“肇阜”,北门为“憬惠”。财神楼就建在北门城楼上。从此,迪化和乌鲁木齐名称同时出了现在官方文书里。 这就是最初的迪化城,而现在这一带的名称中又有小西门,大西门之说是怎么回事呢?这要从迪化城的扩建说起。 迪化城建成后,许多庙宇相继建成。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清政府在现在的新疆农业大学一带建巩宁城,自此迪化城称汉城,巩宁城称满城(后文将详细进行考证)。1825年又在迪化城建土城,俗称新满城,即现建国路一带,巩宁城称老满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刘锦棠奏请改建满城和汉城,于满城东南隅起接至汉城南门止展筑城基,使新满城和汉城合而为一。周长约8公里,土城垣高约12米,顶宽约6米,城外沿城垣护城河环绕,河深宽各约4米。又增设小西门、小南门、小东门。小西门名为“徕远”门。现在的徕远宾馆的名称就是源自小西门名称。 迪化城建成后,古人的记载中有了新旧城之说,后人对旧城说法有多种,有人说旧城在米泉,有人说旧城在安宁渠,也有人说旧城在九家湾。那么相对汉城迪化的旧城到底在哪里呢?后人产生这些疑点的原因就是出自清诗人纪晓岚的一首诗。 山围芳草翠烟平,迢递新城接旧城。 行到丛祠歌舞榭,绿氍毹上看棋枰。 诗人在小注中写到:城,旧卜东山之麓,观御史议移今处,以就水泉。故地势颇卑。登城北,关帝庙、戏楼、城市,皆俯视历历。 诗人是1769年谪戍乌鲁木齐的,1776年返回,在乌鲁木齐生活了两年。他来时,迪化新城已建成6年,同时南关商业区更加繁荣,城内更是商贾云集,城外也是寺庙林立,从诗人的《乌鲁木齐杂诗》中可见。有人曾就他来乌鲁木齐住在什么地方和其所称阅微草堂究竟在什么位置进行考证,在后面的章节我将详细论证,诗人来乌鲁木齐住在九家湾,并且阅微草堂也在九家湾。 现在,我们再回来看诗人的诗。其第三句说,乌鲁木齐四周被山环绕,山下翠草丛生。因乌鲁木齐河穿市内,因其草木密集,远望一片色绿如烟,诗人的“山围芳草翠烟平”到底是写得哪里呢,而他的另一首诗中所用“城”字应该指的是迪化新城。 半城高阜半城低,城内清泉尽向西。 金井银床无用处,随心引取到花畦。 在过去,广场一带叫荷花池,素有“金盆养鱼”的说法。那时随处可见泉眼,并且南关一带也曾有过水磨,由此可说,沿乌鲁木齐河向上游和下游一看,还有过去四周的山梁,诗人赞誉汉城“山围芳草翠烟平”就不难理解了。 诗人有了总体风景的感叹,便有了“迢递新城接旧城”。“迢递”一词是指由低向高,由近及远,接连不断的延伸。 诗人笔下不可能面对新城出现两个乌鲁木齐旧城的。从他的另一首诗中,可以明确说明,旧城既不在龙泉饭店的土城,也不是九家湾的明故城,更不是曾经在安宁渠的城堡,而是位于古牧地附近的古城。 双城夹峙万山围,旧号虽存旧址非。 孤木地旁秋草没,降蕃指点尚依稀。 其小注说:乌鲁木齐旧地在今城北四五十里,约近孤木地屯,额鲁特能道之。今地俗称红庙。庙址在旧城之东,不知何代之庙,因以名地,亦不知始于何人也。 从诗人的小注中可以看出,诗人所指旧地之城约近古牧地,双城指的是汉城迪化和诗人笔下的旧城。再说,位于龙泉饭店的土垒当时并无名,后人虽称其为建城之始,在诗人笔下就无从旧城可谈了。 仕途一时在,文章千古存。 细读乌鲁木齐的历史,感受的确如此。汉城建立后,当时是谁在乌鲁木齐执政后人很少有人知晓,更很少有人关注,只有诗人纪晓岚的《乌鲁木齐杂诗》依然记录着往日的情景。 《发现乌鲁木齐》一书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有需要者请加作者微信联系。 (在新疆乌鲁木齐水磨沟公园) 河北沧州人。 中华传统文化传播者,诗人,儒学和大乘佛法的践行者,西域文化研究学者,资深媒体人。于天山脚下,三十年来系统学习传统文化,对儒学、佛学、道学、易学、文学、诗词皆有深入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