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鸽病诊断五法

 ahqljs 2017-01-14
    “视“即视诊。就是用人的眼睛对鸽的群体和个体进行观察的方法。群体检查的内容包括静观察、动观察、粪便观察及饮食观察4个方面。静观察是在鸽群安静状态下观察鸽体的精神状态及体态,被毛是否有异常;动观察是在静观察之后轰起鸽群进一步观察其运动、飞翔状况,对周围的反应敏感与否,有无离群独立,跛行斜走的情况。与此同时观察鸽群的采食、饮水状况及粪便的性状有否异常。在群体观察中若发现有表现异常者,随即剔出进行个体检查。     “触“,即触诊。就是用手触摸被检查部位的质地、较硬度。如可用手触摸嗉囊,感触其充实度,判断其内容物的性状、触摸其胸肌、腿肌的厚度,有时还可用手伸入泄殖腔内触摸腔内器官有无肿胀、病理结节及腹膜炎等。      “嗅“,就是用嗅觉来判断鸽体的分泌物及排泄物的气味是否异常。如鸽患肠炎时,其粪便恶臭;有机磷或有机氯农药中毒,可闻到农药味。 
   “听“,即听诊。就是用听觉来判定鸽体的鸣叫声是否异常,呼吸时有无喘鸣或“呼噜噜“的异常响出现。      “剖“,即剖检诊断。为了对患鸽的病情有一个全面了解,仅在生前作临诊观察是不够的,还必须对病死鸽或重病于濒死期的鸽体作剖检观察,以了解内腔器官的病变情况。剖检诊断时,应对被检鸽的心、肝、脾、卵巢、腔上囊等器官作全面检查,同时要注意观察胃、肠粘膜有无异常变化。 值得说明的是,上述诊断法,只能对鸽病作出初步诊断,鸽病的确诊必须通过实验室作病原学诊断方可建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