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生活中养生的重要性

 Languangkfytrt 2017-01-15

健康与长寿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之一;健康是人类的最大的财富;健康是最大的本钱;特别是随着人类社会的日益繁荣与进步,精神活动的丰富多彩,物质生活的极大提高,人们对健康的渴望越来越迫切,因此也越来越重视学习并遵循养生之道。
        传统养生是中国5000年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传统养生的宝库中汲取知识,有助于科学地保持健康体魄。实际上,传统养生就在日常的饮食起居中,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饮食起居无处不养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人们也越来越重视中医养生,中医养生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人类生命规律、衰老机制以及养生原则和养生方法,以自我调摄为主要手段,以推迟衰老,延年益寿为目的的多种保健方法的综合。下面介绍生活中养生的方法及重要性。
        一、饮食养生的重要性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人体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都来源于饮食,饮食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合理科学的饮食应该是日常生活中养生的重要内容。
        1.饮食养生的原则
        1.1全面膳食 饮食多样化,食谱广泛,各类食物合理搭配。
        1.2饮食有节  定时定量,不偏食,不挑食。
        1.3因人择食根据年龄,性别,体质不同而选择食物。
        1.4因人择食因时择食  根据季节气候特点而选择食物。 
        2.饮食养生的特点 
        2.1因后天之本,及早食养: 
        2.2食养关键在于饮食有节: 
        2.3先食疗、后药饵: 
        2.4多讲究早食常宜早,晚食不宜迟,夜食反多损的原则。 
        3.饮食养生的途径和方法
        3.1养生的途径
        顺四时而适寒暑、节饮食而慎起居、坚五脏而通经络、避虚邪而安正气。



        3.2饮食一是要适量清淡。《黄帝内经》讲了一个道理:吃饭的量恰到好处补气,吃多了伤气;味道过厚伤气,味道清淡补气。老子在《道德经》里也讲道:过多吃美味的食物伤胃。二是要看食物的属性和身体的需要。任何可食之物都有性,离不开寒、热、温、凉、平五种属性。体内热时应吃凉性的,体内凉时应吃热性的。如:胃热,应吃寒性的香蕉;胃凉应喝热性的姜汤。如果吃反了会闹出病来。又如:每年立秋至秋分之间气候燥热,不宜吃辛辣之物,易引发胃和大肠燥热火气上攻,导致耳聋、耳鸣等症。饮食养生是结合中医理论合理地调节饮食,以达至增进健康、益寿延年的养生方法,其原则是饮食有节,五味调和
        二、吸烟


        不吸烟的人不要学抽烟,吸烟成瘾的人戒烟应辩证地对待。如果打破旧机制又不能及时形成新机制,人体失衡就会生病。所以戒烟应逐渐少吸,不可断然。
        三 喝酒


        “酒为百药之首。”但饮酒要遵循规律: 一是适量。过量而又不能及时代谢出去,会损害内脏。 二是立春至春分,立秋至秋分要慎喝白酒。这两段时间喝白酒,易引起内脏燥热。
        四、吃水果


        脾胃虚便稀时不要吃水果;气盛便干时多吃水果。上午吃水果伤气;下午吃水果去燥。水果吃得合适是营养,吃得不当有害于身本。 
        五、喝茶


        茶是人们应该选择的饮料。喝茶有益健康,茶的一大功能是去秽气。经常喝茶可去人体的异味。可是茶也分不同的品种不同的性。春温喝——花茶. 性温,有穿透性。所以,胃寒的人喝花茶暖胃 。头昏脑涨的人喝花茶,有助于醒脑。夏热喝——绿茶,性凉,适合胃热的人喝。秋凉喝——乌龙茶,属于平性。冬寒喝——红茶,性温助消化。胃凉的人有助于暖胃。偏温性茶叶,上午喝有助于补气。偏凉性茶叶,下午喝有助于收气。
        六、情志养生


        中医养生主张形神俱养,首重养神。养神之道贵在一个“静”字,使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保持在淡泊宁静的状态,做到摒除杂念,内无所蓄,外无所逐。主张专心致志,保持精神静谧,“寡言语以养气,寡思虑以养神”,避免“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事则形劳”。 中医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志变化,亦称“七情”。其中怒喜思忧恐为五志,五志与五脏有着密切的关系。《内经》有“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悲”等理论。此观点被历代医家应用于养生学中,情志调摄对于防病祛疾、益寿延年起着不可低估的微妙作用。异常的情志活动,可使情绪失控而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引起人体内阴阳紊乱,从而出现百病丛生、早衰,甚至短寿的后果。
要想使身体健康无病,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还在于保养肾精,也即狭义的“精”。精足,则人之生源充足,生源足则防老抗衰有术。《千金要方》中指出:“精竭则身惫。故欲不节则精耗,精耗则气衰,气衰则病至,病至则身危”。告戒人们宜保养肾精,这是关系到机体健康和生命安危的大事。足以说明,精不可耗伤,养精方可强身 。故善养生者,宜注意情志调摄。
        养生就是坚持用健康的生活方式保养身体,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顺应四时、劳逸结合、起居有时、饮食有节、运动有恒、舒畅情志。如《黄帝内经》所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我们应从古人强调的养生智慧和养生方法来对照自己的生活,找寻健康的金钥匙。总之,合理地安排饮食,可保证机体的营养,使五脏功能旺盛、气血充实。恰如《黄帝内经》所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食物中的“水谷精微”几乎全部转化成人体的组织和能量,以满足生命运动的需要。这种后天的水谷精微和先天的真气结合,形成人体正气,从而维护正常的生命活动和抗御邪气(致病因素)。中医饮食养生方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与历代医家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反复探索、求证,逐步认识与实践后形成的,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养生保健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持之以恒的进行调摄,才能达到目的。养生重在生活化,养生贯穿一生。
        总之, 养生就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利用科学的方法,贯穿于日常生活的细节,进行持之以恒、全方面的调养,而达到保养生命、健康精神、增进智慧、延长寿命的目的。健康的身体是我们有一个健康人生的基础,珍惜生命,首善健康!养生不需要雄厚的资本,只需我们的爱心及对生命的关爱。在这一领域,我们每个平民百姓都可做一个不平凡的人,让青春挑战岁月,让健康、青春、活力与不老的生命相伴,这样才能迎来一个高龄而充满活力的社会。

王玉荣(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吉林长春  13000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