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和几位对俄罗斯飞机有深切体会的朋友聊了聊

 cat1208 2017-01-15

刚刚过去的2016年对于俄罗斯的航空事业来说,真的非常糟糕的一年:7月的时候有直升机被击落,飞行员被 IS 抓走杀死……圣诞节的时候,亚历山德罗夫红军合唱团也在空难中全军覆没。除了这两则悲剧性的新闻之外,我们在主流媒体和社交网络大号那里看到的,都是些 “战斗民族” 飞行员冲破雾霾安全降落和俄航的各种奇葩事情。


仿佛俄罗斯就没有几个正常的飞行员,全都是艺高人胆大的狂徒和不靠谱的破飞机。但究竟真实呈现在我们生活中,和我们日常出行相关的俄罗斯飞机和飞行员,到底是什么样呢?

列宁格勒牛仔的好伙伴 —— 亚历山德罗夫合唱团,在2016年圣诞节的空难中,艺术总监和63名团员遇难

曾经的辉煌

要说苏联的民航,Aeroflot(俄罗斯航空,简称俄航)是一个必须提及的国家品牌,它创立于1923年,世界上最老的航空公司之一,苏联时期更是全世界最大的航空公司。他们在国际航空运输管理协会 IATA 依然保持着当年的苏联代号 —— SU(Soviet Union 的缩写)。

俄罗斯和苏联时期的 Aeroflot 标志对比

因为苏联当时的体制,整个航空业最先发达的是空军和宇航相关的制造业,巨大人力财力物力制造出来的军工产品,让世界瞩目。

不过,也是因为计划经济和官僚体制,苏联的航空业发展也有自己内在的局限性。公司之间的互相竞争在那个时代被认为是浪费资源的和不 “全国一盘棋” 的行为,所以整个供应链条就形成了一个自上而下,有些相互割裂的合作系统。各个生产零部件的专业厂和负责设计飞行器的部门,是相互脱节的。设计局不能按照自己的设计去执行具体的生产,把控细节和质量。生产部门也没有那种整体的宏观视角去完成大的设计,他们只能做委派下来的工作。

苏联时代的 OKB(实验设计局),主要负责军工类高科技产品的设计和原型制作

也许正是这种局限性,为日后民航的发展埋下了祸根,毕竟市场的反馈对于民航制造业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对于一个拥有世界顶尖技术,造出如米格-25一样的大国,却依旧在民航中持续使用图154系列的飞机,直到现在,苏联时代的辉煌,确实已经所剩无几了。

这种辉煌的丧失,也表现在他们曾经引以为豪的空军之中。苏联解体后,空军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很长一段时间,他们纪律涣散,也没什么资金支持,在整个装备和训练上,也大大落后于国际一流水平。尤其是在2008年,俄罗斯跟格鲁吉亚发生军事冲突时,俄军的多架战斗机竟然是被自己的友军炮火给击落的,BBC 在战事结束一年后还引用《莫斯科防务简报/Moscow Defense Brief》的消息,批评了俄罗斯空军和地面部队配合时的糟糕表现。

不是疯子是英雄

全世界对苏俄战斗机驾驶员的技术形容都出奇的统一:疯狂。

但技术上的疯狂,还真不等同于头脑上的疯狂。


比如开苏-35飞机的这次事件,究其实是好莱坞的一次拍摄行动,他们花重金聘请了两个俄罗斯飞行员在没有顶盖的情况下开着战斗机升空,并且还让其中一个人来了次高空弹射。虽然这部2010年上映的美国电影《Kerosene Cowboys》并没有什么名气,但这次成功的营销行动却让俄罗斯飞行员在全世界都火了一把。

没有顶盖的战斗机,高空喷火弹射,没有哪国空军能比这更 “俄罗斯” 了

无独有偶,当年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坐飞机去俄罗斯的时候,就曾经遇到过一次飞机事故,险些丧命。不过在他的转述下,这成了一种带着后怕的网络笑料,俄罗斯飞机的梗又瞬间被挖了出来。


这种惊险的事儿,无法否认,在俄罗斯普遍存在,但我还想给大家提一个英雄式的飞行员,一个有些疯狂的英雄。

1989年的巴黎航展上,安纳托利·克沃楚尔作为苏联优秀的飞行员参加表演,他驾驶着米格29战机做高空表演的时候,右引擎吸入了一只鸟后爆炸起火,然后就失去平衡以180公里/小时的速度直直地下坠,但是飞行员并没有立刻弹射逃生,而是花了几秒钟的时间调整坠毁角度,使飞机偏离人群聚集的看台,然后在最后2.5秒的时间内,弹射逃生。最后,他和现场观众,都无伤亡。


除了称赞飞行员的英勇和机智,还要感谢 Zvezda K-36D 弹射座椅的性能

每次听到有人把苏俄的飞行员描绘成亡命酒徒的时候,我都想跟他们讲讲这个故事。虽然到处都有疯子和酒鬼,但危难时的英雄,也不能忘了。


我和几个跟苏联俄罗斯飞机飞行员打过交道的亲历者聊了聊

1. 在你的认识里,苏联/俄罗斯飞机,是什么样子的?

2. 你第一次坐俄罗斯飞机是什么感觉?

3. 你怎么看待网上铺天盖地关于战斗民族飞行员的评论?

4. 能详细说说,跟坐俄国飞机有关事儿吗?

5. 你以后还会考虑坐俄国的飞机吗?


Motalk(一位热爱马拉松长跑的学者):

  1. 勇往直前,鹰击长空

  2. 第一次是去俄罗斯的飞机,2008年左右。感觉很模糊了,飞的不错,空姐很美。那会儿其实传言还不很多。

  3. 都是想象,看热闹。

  4. 坐过俄罗斯的小飞机,安-24。从加里宁格勒飞彼得堡,那可是真特么小。当时登机的时候被吓到了,但是飞的感觉也挺不错。落地鼓掌这个事儿虽然觉得新鲜,或者觉得滑稽,但是身临其境,也会很开心。

  5. 不会是最佳选择,但也不绝对排斥。

安-24飞机

疯狂的伊万(工程师,一个爱到处跑拦都拦不住的家伙):

  1. 糙,锰,一种强大的势不可挡的肌肉车的感觉。就像野马跑车,它不是特别贵,甚至还有点粗糙,散发着汽油味,纯是靠大马力发动机营造出一种霸气不羁的感觉。喜欢米格,MiG 原意是米高扬和格列维奇的缩写,这个词儿在俄语里又是 “瞬间” 的意思,这可是战斗机设计局的名字啊,文艺值爆表了。

  2. 第一次坐俄航是北京到莫斯科的飞机,挺喜欢的,尤其是 Aeroflot 沿用苏联的那个力比多爆棚的 Logo,真是喜欢啊!特别想要一个做纪念。坐过几次俄航,都没有遇到过暴雪、台风、雾霾,都是按时起飞按时降落的,甚至连个湍流都没遇到,没什么可吹嘘的。

  3. 流言是听过的,没放在心上,什么都不能阻挡我对俄罗斯无缘无故的爱,只有无缘无故才是爱情。

    航空安全的事儿我是不懂的。飞行员只是你能遇到的一个环节而已。地勤、空管、天气预报等等也都很重要,要靠系统工程才能把事故率降到最低。疯子哪里都有吧,可能毛疯子疯的的更不加掩饰一点。

  4. 有幸坐过米-8,北约代号河马,喀山产的。这玩意儿跟鞑靼斯坦另外一件土特产品卡玛兹特别像,看上去像是个铁皮做的,噪音特别大,坐进去要带降噪耳罩,聊天你就别想了,根本听不到。起飞的时候感觉势不可挡气势如虹,飞起来坐在里面有点漏风的感觉,有一种想在铁皮缝里塞点纸挡一下的冲动.....不过飞起来特别稳,稳得我都睡着了,还被同伴拍下来取笑。直升飞机这么稳是挺少见的,有一种说法是 “如果一个飞机机翼飞的比飞机快,这就说明他是一架直升机,也就是说不安全。” 我对航空安全方面的事儿不懂,不过坐 Mi-8 我感觉挺安全的,如果是 Mi-24 的话估计会更有安全感。


    米格-8直升机

  5. 我更看重机票价格和起飞时间。我看航空安全这个事情跟雾霾差不多,雾霾是不好的,可是你会因为雾霾离开北京吗?害怕的话可以选择那个涂装像七喜的西伯利亚航空公司,听说他们的飞机新,管理到位,事故率低。远东新成立的俄航子公司 Aurora 也不错,空姐都是漂亮的波波娃,吃的也不错。

    其实最让我放心不下的还是俄罗斯防空军部队,他们别乱打一通比啥都强。

    我是要玩不要命的人,我还要做帝都到平壤的朝鲜航空图-154呢,祝我好运。


李风(资深媒体人,驻俄多年):

  1. 不管军用的还是民用的,我的印象都是:一,不靠谱;二,飞行员很猛。这几年在俄罗斯每年都要看他们摔飞机,彼得罗扎沃茨克那次坠机现场我也去过,匪夷所思,莫名其妙的摔法都是,所以在俄罗斯后来我只坐 Aeroflot 和 S7 两家公司的,只因为机型相对新一些,而且有空客什么的。军机只坐过米-8,整个人都要崩溃了,当时和咱们国家的航空兵一起,问他们什么感觉,兵哥哥们回答:“太猛了,感觉拐弯都不带刹车的……”

  2. 第一次都不记得了,刚开始其实也不是很怕,越后来越怕。主要后来年年摔,心里确实难以接受。

  3. 别的不知道,反正我听俄罗斯人说过他们飞行员一是喝酒,具体是飞前喝,喝多少亦或是多普遍的情况并不清楚。二是听说他们遇到行李超载的情况,别国的航班可能或撤货运行李什么的,俄航飞行员基本都是让机组抛备用油箱,直到可以起飞……这种事儿我相信在国航绝没可能。网上的评论可能因为绝大多数人都没坐过,所以调侃的成分居多,坐过那些俄罗斯境内小航线后可能很多人再谈心情会不一样的。

    图-134A

  4. 还是简单说说吧,细说怪吓人的。最难忘的是从下卡姆斯克回莫斯科,图134A。拿到登机牌后我就懵了,因为没有座位号。我找到工作人员问,答曰你上了飞机就知道了。但还没上飞机登机时候我就傻了,见过天朝人民抢座儿么?基本那个感觉,冲上去抢座位。于是我一脸懵逼地在机尾坐下,问旁边毛子什么情况,答曰俺们这飞机座位也靠抢。之后空姐穿着拖鞋出来发了水果糖,之后起飞在半空中的时候我身后的毛子在打电话,之后这架飞机在空中貌似无数次要碎成渣渣了,之后当我在空中吓成傻逼的时候邻座的毛子看着我诡异的笑……你们脑补吧。也就是那次,起飞前我那微信拍了视频遗书给站长……严肃的。

  5. 因私绝不坐。因公能不坐就不坐,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云星(俄语翻译,中亚野路子之王):

  1. 傻大笨粗。

  2. 我操...第一次坐图-154起飞离地爬升的瞬间我以为心脏被屙出来了。飞行过程还成就是声有点大。然后降落的时候基本上是扔下去的感觉心脏又快被吐出来了,停稳后大家纷纷鼓掌感谢机长不杀之恩,后来坐多了习惯了,每次都跟着大伙儿一起鼓掌感谢不杀之恩。

  3. русский пилот КРУТ!(俄罗斯飞行员牛逼!)

  4. 一次坐安-24去村儿里出差,螺旋桨飞机,从飞机屁股的位置上去,然后发现里边都是大座儿!一共二十来个,坐那跟坐幼儿园小朋友小板凳似的,靠背刚遮住屁股蛋儿。然后空姐长得嗷嗷漂亮,没有电视安全须知全靠空姐站过道里挨个儿演示,飞的过程倒是没有特别惊心动魄因为小飞机飞不快,就是声音震耳欲聋,下来好久都处于幻听状态。然后到地方儿出了机场才想起来没拿行李啊!然后去问工作人员哪里拿骑马蛋(俄语意思,行李)?工作人员一指远处,一个乌拉尔双加力大斗儿拖拉机…同行纷纷趴在斗里认行李。

  5. 能不坐尽量不坐,尤其独联体内航线。

    伊尔-86


Natali (资深翻译,俄语界的前辈):

  1. 军机,如苏27,是第三代战机技术集成的巅峰。现在新一代战机,军用运输机正在研发中。俄罗斯重型直升机也不错,还记得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俄罗斯 Mi-26 直升机参与救险吧。直升机属于军民两用飞机。

    俄罗斯民机,最有名的机型大概就是图154了,上个世纪牟其中易货换飞机,换了几架,但是国内出了航空事故就停飞了。但是我大约16年前坐过这个机型,经济舱座椅特别小,我一直好奇俄罗斯那些大块头是怎么把自己飞机座位设计的这样挤,是不是设计师自己个子不大?起降平稳,还行。

    俄罗斯自己设计生产的民机,大多是苏联解体前生产的,所以大约在2000年之后,这些飞机寿期陆续满了,要么大修延寿,要么应该退役。但是苏霍伊公司新研制的 S-100 新支线飞机,引入了西方技术和设备,还拿到了欧洲适航证,安全性舒适性还不错,但是受限于生产能力和国内航空公司财力,没有大规模投入运行。

    俄罗斯航空运输业是开放的,所以最高峰时有400多家航空公司,大量航空公司买了欧美的二手飞机,虽说是波音空客,但大多是剩余寿期不到十年的旧飞机,都飞了二三十年了。并且有些公司规模很小,就一架飞机,所以保养跟不上,飞机使劲用。这几年经济危机,航空公司少了很多。

    雅克-40

  2. 首次坐俄航还是上个世纪90年代末,执飞的是伊尔86,从北京到莫斯科,印象中最深的是要在新西伯利亚停下加油。飞行还是比较平稳的,飞机上的饮食也不错。

  3. 真假掺杂的段子兼神话。大家一起 high。

  4. 刚才讲了一些,其实能安全在这里回答问题,就说明我的俄罗斯飞机乘坐经历平淡无奇。补充一下,还坐过 An-12,图134,雅克40。

  5. 若有需要,必须得坐啊!没的选,比如在俄境内旅行的时候,但是要选好航空公司和机型,俄 Aeroflot 公司的飞机机龄较短,都是波音或空客飞机,安全性较高。


吴鞑靼(喝酒,以及研究苏俄亚文化):

  1. 小学时候坐过一次军用飞机去北京,南苑机场降落的。当时没家长带着,就我一个人,感觉飞机上特别冷,还晕,呕吐到哭来着。十几年后一打听,那就是图系列的一个客机,还是有点后怕。

  2. 小时候那其实不算严格意义上的第一次坐,后来去俄罗斯的时候才算吧,之前听了一些关于俄航不好的传言,不过看在便宜的份上,就算了。上去喝点酒就好了。降落时候跟大家一起鼓掌,礼貌性的,还以为是人家国家的习俗。国际航线我觉得还挺稳定的,毕竟是波音747,虽然是俄国飞行员开的。

  3. 一帮怕死的人瞎逗乐,键盘侠呗。还有人说俄航准点率第一,就是扯淡啊,Flightstats 网站2015年第一是日本航空 JAL,前10里面都没有俄国的。

  4. 中亚境内的航线,螺旋桨小飞机,一共就40多个人的座位,因为坐得多了就给我升舱,说是到了商务舱,但其实就那破样子,伸腿都能踢到驾驶室的舱门。就感觉这个座位底怎么这么薄,飞机一启动,只有轰鸣声,屁股不停在震。降落的时候最吓人,我真的是闭着眼睛抓着把手,然后来回晃,感觉下一秒要被甩出去,还好有酒劲儿压着。有那么一瞬间特别想写个遗书,心里都打好草稿了。那时候,觉得安全带真是个好东西,以及自己怎么从来没有认真听空姐讲逃生知识。

  5. 如果是国际航班,但不是俄罗斯自己造的飞机,比如空客或者波音大飞机还会坐。比如从北京到伦敦的航线,我就觉得挺好的,坐波音飞7个小时到莫斯科,免税店买烟买酒,然后歇一会儿吃点东西,再坐空客莫斯科到伦敦,3个小时,很舒服,也安全。

    将来世界上各个航空公司还会有更多的俄罗斯飞行员加盟的,俄罗斯飞行员过剩,都出国就业了。所以,不要想太多,喝点酒闭上眼睡吧。

文 | 吴鞑靼


本文首发于 VICE.C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