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的一座城市,老城用宋朝排水系统千年不涝,新城却时常被淹

 世事如棋招招鲜 2017-01-16

曾经有一段时间,网上流传着“德国人在青岛留下的最牛下水道,让青岛成为中国最不怕淹的城市”的传说,文中提到德国人在青岛修建的地下排水工程用了一百年依然在发挥作用。

虽然这个故事最终被辟谣,但咱们中国还真有座城市不怕被淹,它的排水工程修建了可不止一百年,而是一千年。这座城市就是江西的赣州。

中国的一座城市,老城用宋朝排水系统千年不涝,新城却时常被淹

赣州新建城区内涝

赣州三面环水,是个典型的多雨城市,历史上的赣州时常受到洪涝侵蚀,每到雨季江水暴涨即灌入城中。据县志记载,从东晋太元八年(公元383年)起,赣州就遭遇数次特大洪涝,最严重时“平地水深至四丈,一夜水高数丈,洪水灌城,男妇溺死无数,驾筏于城垣之上”。

就是这样一座城市,怎么就突然间变成中国唯一一座千年不涝的城市的呢?说起来得感谢一个人。

宋朝神宗熙宁年间,一位名叫刘彝的地方官走马上任。虽然此时的赣州城已经粗具规模,但时常爆发的洪水却常常危及百姓生命。

中国的一座城市,老城用宋朝排水系统千年不涝,新城却时常被淹

宋朝水利工程福寿沟

刘彝上任后,根据赣州城西南高、东北低的地势,在城内开凿了2个排水沟渠,因为两条沟的走向形似篆体的“福”、“寿”二字,所以命名为福寿沟。“福沟”主要排放赣州东南之水,“寿沟”主要排放西北之水。

主干沟渠建成后,刘彝又陆续修建了一些支沟,这些大大小小的排水沟渠巧妙的采用了坡度和断面设计,不仅可以将城市中的洪水排至江中,而且还可以冲走泥沙。在沟底各转弯处则装有石狮爪,用以扒开水道中的垃圾,防止堵塞。

连通三江的排水处则修建有水窗,用来防止洪水倒灌。此外,赣州城还保留了长达3664米的宋朝城墙,洪水来时更是可以当做堤坝使用。

中国的一座城市,老城用宋朝排水系统千年不涝,新城却时常被淹

赣州城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很多地区因为贫穷,都将古城墙墙砖拆下用于建房,但唯独赣州的宋朝城墙保留了下来,原因就在于此。

每当洪峰来临,其它城市多惨遭水淹,大家纷纷调侃又能“看海”的时候,连续降雨24小时的赣州却毫发无损,甚至没有一辆汽车泡水。可以说,正是宋朝时修建的这项利民工程,让赣州城近千年不涝。

中国的一座城市,老城用宋朝排水系统千年不涝,新城却时常被淹

宋朝水利专家刘彝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的赣州城已经建起了新城区,但与千年不涝的老城区相比,新建城区还是会遭遇洪水侵蚀。这个时候就不得不佩服宋朝老祖宗们的超凡智慧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