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就是静待花开

 大山1L2R7S 2017-01-16

     5月11日,我们学校组织了10位数学老师参加了深圳“名思教研之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小学数学名师高效课堂教学观摩报告会”的学习活动。很感谢学校能给自己这次机会参加了这次观摩学习,聆听大师的精彩课堂和报告令我非常震撼,感受颇多,受益匪浅。

    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为“解读新课标,展望新十年”在深圳大学体育馆举行,历时3天。本次教研活动专家之多,级别之高,阵容之鼎盛是历年少有,共有21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和教师,一共安排了16节专家示范课和9个专题报告。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专家曾参与教材编写或参与制定新课标。

    在本次教研活动中,黄爱华老师所执教的《认识垂直》的课例让我记忆犹新。黄爱华老师课前舍得花时间与陌生班级的孩子不经意的谈话沟通,把“互相”深深的嵌入了学生的心中,有效拉近了师生距离。在教学时善于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做小老师,把课堂推进了高潮,我们看到的仿佛是一个舞台,一群小演员和一个导演,演绎的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关于垂直的探索交流会。课堂上师生互动性高;课堂教于学生,做到引导教学,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解放枯燥教学氛围;以学定教,教与学有机结合,切实实行小组互助合作学习,充分挖掘学生们的智慧,善于利用课堂生成资源;语言精辟幽默,及时给予学生评价鼓励,让数学课上得活灵活现。黄老师幽默中蕴涵着智慧,创新中点缀着哲理,让孩子们在笑声中反思所学内容,让我深切感到数学课堂还真能如此生动有趣、和谐高效。

 

    如果说听黄爱华老师的课是一种学习,一种享受;那么听他的讲座就是一种心灵的洗礼,教育的领悟。这一次,黄老师给我们分享了他的爱华故事汇,主题就是《聆听花开的声音》。黄老师精湛的语言艺术、灵敏的教学机智、高尚的人格魅力不时感染、吸引着在场的每一位听课老师。每一则小故事都让我受到不小的启示,让我真正感受到语言艺术的美。

  

    故事1:孩子不喜欢逛商场

    一般孩子都喜欢逛商场,因为商场里面有琳琅满目的商品,这位母亲始终不明白孩子为什么不喜欢逛商场,直到有一天,她孩子的鞋带松了,她蹲下去帮孩子系,刚好高度和孩子一样高,这时候她才发现看到的只是成人的“腿的森林”。到这一刻,她才明白孩子为什么不喜欢逛商场的真正原因。这一故事给了我们启示: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蹲成和孩子一样高的高度,你才能了解孩子,你一定有新的发现。以后我们遇到问题要多从小孩的角度去想一想,蹲下来,这不仅仅是指身体上的蹲下来,而是指心态上的蹲下来,与孩子同一高度的沟通才更有效。

     同样的在我们教学中,也需要蹲下来。给我们的思考有三:一是蹲下来,把握教学的起点。这需要我们老师在备课时多备学生,多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所学的知识,以学定教。二是慢下来,关注学习的过程。这不是简单的把说话的语速慢下来,而是要求我们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多给些时间学生有经历学习的过程、积累经验的时间。三是静下来,聆听花开的声音。这提醒我们老师在课堂上,不仅仅要听老师的声音,同时要多听听孩子们的声音,有时候他们的见解也很独到。

 

   故事2:童童吃冰淇淋

    主人公童童是热播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中的一个小女孩,黄爱华老师给我们播放了《北京爱情故事》中童童吃冰淇淋的片段。

    爸爸带着小女孩和未来的妈妈沈冰在吃西餐,桌面上有牛排、意面,小女孩手里紧抱着冰淇淋吃,爸爸很绅士地开口了:“童童,冰淇淋太冰了,等面条吃完再吃。”孩子没搭理,爸爸好脾气地有讲起道理:“先吃冰淇淋把肚子撑饱,其他东西就吃不下了,而且冰淇淋太冷,会吃坏肚子的”孩子一撒娇“不嘛,我就想吃冰淇淋。”这下爸爸无奈,一旁的沈冰阿姨说话了:“童童你知道冰淇淋怎么吃最好吃吗?”小女孩好奇地撇过脸,沈冰又说:“冰淇淋只有化成奶昔,软软的才好吃呢,阿姨就特别喜欢这么吃。童童你喜欢吃奶昔吗?”孩子认真想了想点点头,沈冰接着说:“那我们先吃面,等冰淇淋化成奶昔了,我们再吃。”童童顺从得开始吃面了,沈冰还不忘说:“真乖!”

    多么温馨的场景,当时我只会想到沈冰的聪明,或许还有她很会哄孩子,而黄老师得到的启示哄孩子也要专业化:1、要把握对话的时机;2、用话题引到思维;3、话题最好是孩子喜欢的;4、适时评价孩子的表现。的确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名小学老师,如果时常有这方面的感悟做法,还怕那个孩子不喜欢你吗?

 

    故事3:周立波跟孩子对话

    平时偶尔也看一周立波秀,周立波在语言上的天赋真是佩服。视频放映:主持综艺节目,扮演者4岁小男孩,周立波表演前的提问:“你会弹钢琴,跟别人有什么不同吗?小男孩不知所云,原先活泼激动的气势不见了,愣在那。精彩的表演完毕后,周立波又说了:“你晋级了。”男孩又呆住了,好像听不懂。

     看完之后我想到孩子年龄太小,很多话还不会表达。而黄老师得到的启示是:1、所提的问题是要孩子能够接受的,是孩子能够理解的;2、所选择的话题是孩子感兴趣的;3、设计的问题还要想想孩子能否适度展开回答。

    在我们的课堂不正是如此吗,很多数学语言严谨但深奥,学生很可能听不懂,这时作为老师就要站在学生的而高度,用学生的语言进行交流,才能打开孩子的心灵。

 

    故事4:想当然的张老师

     这个故事详细叙述了他曾经去某校听一位老师讲圆环的面积一课的教学过程。这位老师每次出示一个问题,仅仅只在优等生旁边巡视,发现他们都会了就想当然的认为所有孩子都会了,殊不知有的孩子完全不懂而教师全然不知还一个劲儿的说“很好,很好”,就此带过。教师不能全面关注每一个孩子,这样的课堂就成了后进生的“加工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课堂上要关注孩子的学习经历,更要关注后进生孩子他们的起点在哪里,课堂上对孩子的评价要有依据,不是一个“很好”就能带过的。教师应处处站在学生的情感、经历、认知水平等实际情况去设计教学,不要“想当然”。

     是啊,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在对待孩子的态度上,有太多的急功近利,太多的急躁和揠苗助长,有着太多的高期待。我们常常为了赶教学进度,而忽视了关注一些慢的孩子,课堂上忽视了一些应有的“慢”。慢下来,和学生一起琢磨、一起推敲;慢下来,和学生一起感悟、理解。静下心来和孩子谈心,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感情教育工作,正确对待孩子,从而使他们,建立信心,这样才能逐渐的赶上去,这样才能收到我么想要的结果。等待是必要的,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这样的“慢”,不正是 “磨刀不误砍柴工”的真谛吗?教育也需要静,只有静下来,才能聆听到花开的声音。

 

    观摩学习虽然结束了,但是黄老师的教育理念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智慧课堂”是生命化的课堂,关注孩子,孩子才是课堂的主人,要用“诚心,专心,耐心,用心”真诚接纳孩子;与孩子建立友好关系,蹲下来与孩子进行深度对话,及时赏识激励孩子。黄老师给了我们三点思考:蹲下来,把握教学的起点;慢下来,关注学习的过程;静下来,聆听花开的声音。从他的专题讲座中,我更深刻的理解了“教育——静待花开”这一美丽的语言。

    教育是农业,需要精耕细做。唯有用心,教育才会变得鲜活;唯有用情,教育才会在师生间绽放美丽的花朵。当我们俯下身来,走近学生,以欣赏的目光传递给学生鼓励,我们就会得到学生最纯净而又真挚的回报。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努力将这“三思”放在心上,体现在平时的课堂上,聆听更多花开的声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