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坟墓没有骨灰、墓碑,外观源于墓主的离世方式,墓志铭字字如针

 滹南行东一庄翁 2017-01-16

一坟墓没有骨灰、墓碑,外观源于墓主的离世方式,墓志铭字字如针

在一个夏季的深夜,许林邨和朋友吴幻荪悄悄地将一块石碑立在一处水边,以纪念一位两人都敬仰的的人,这天是他的周年祭日。这个简单的追悼会只有他们两人!

后来石碑找不到了,还好一个名叫白鹤群的人早前看到过这块石碑,并将之拓片。

一坟墓没有骨灰、墓碑,外观源于墓主的离世方式,墓志铭字字如针

正是因为这个拓片,一二十年后,这块石碑的复制品出现在前面那位逝者的纪念展上,许林邨和吴幻荪的事迹也广为传颂!

这块石碑后来被誉为“老舍先生第一碑”,上面的碑刻为: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辞世处!

最近,我们看到,除了《论语》可能要更新之外,老舍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也要更新了。原来,当年老舍在国外创作完《四世同堂》的第三部《饥荒》并发表,但手稿已遗失,目前我们看到的《四世同堂》第三部是根据大量删减后的英译本回译的,并非小说的原貌。还好,现在《四世同堂》的英译本原稿找到了!

一坟墓没有骨灰、墓碑,外观源于墓主的离世方式,墓志铭字字如针

《四世同堂》是幸运的,然而随着老舍的离世,他未完成的自传性的长篇小说《正红旗下》——被认为可能会是老舍最杰出的小说则成了永远的残篇断句!

老舍原名舒庆春,代表作有小说《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等,其作品的耐读性、深刻性在同期作家里都是出类拔萃的,成为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而且还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一坟墓没有骨灰、墓碑,外观源于墓主的离世方式,墓志铭字字如针

老舍去世后,骨灰被遗弃,直到39年后,他才得以和妻子一起下葬公墓。他们的墓由儿子舒乙亲自设计,外观颇为独特,源于老舍的离世方式。

除了没有骨灰,老舍墓也没有隆起的墓室、墓碑,而是以墨绿色花岗岩铺地为座,左下角刻有老舍头像的浮雕,并配有一圈圈象征波纹的圈线;两面汉白玉矮墙L型与墓座围合,其中一面上刻有老舍生前为自己写的12字墓志铭: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字字如针!

一坟墓没有骨灰、墓碑,外观源于墓主的离世方式,墓志铭字字如针

老舍的原话是这样的:我是文艺界的一名小卒……小卒心中没有大将的韬略,可是小卒该作的一切,我确是作到了。以前如是,现在如是,希望将来也如是。在我入墓的那一天,我愿有人赠我一块短碑,刻上: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

可歌可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