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解读(连载五十一)

 自学中医的医馆 2017-01-16

伤寒论解读(连载五十一)

324~389

四逆汤

解读:

四逆,从字面上解释,就是四种与正常人体生理相“逆”的症状。哪四种?我的理解,应该是:1、下利清谷;2、四肢逆冷,四肢疼痛;3、烦躁欲死;4、脉微欲绝。

有以上其中的两种症状,可以用四逆汤。

按照西医的观点,四逆汤的适应症是“冷休克”。

以下为原文:

二九、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解读:

1、本条是患伤寒后误治导致的四逆汤;四逆汤在这里,还是为了“救里,回阳”,使患者恢复正常状态。防止出现医疗事故。

2、阳证患者如果一再误治,也会出现危重症状,需四逆汤救逆。

九一、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解读:

本条是关于“急当救表或救里”的讨论;

1、患者在有四逆汤的两条的症状的时候,即“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时,用“四逆汤”;此法是“急当救里”,也就是症状很危险,必须救急。

2、在患者仅仅有“身疼痛”这一条症状,没有“下利清谷不止”的症状,而是“清便自调”时,判断患者不是四逆汤症,故用桂枝汤解表。说明“下利清谷不止”的症状对判断四逆汤很关键。

3、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四逆汤的症状时,以回阳救急为第一。

九二、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

解读:

1、本条尽管有“发热头痛”这个阳性病的指征,仅仅其“脉反沉”,也不能够怀疑其为阴性病状态的。

 2、“若不差”该何解?

“若不差”就是指在实行常规的发汗治法后,没有效果,故称其为“若不差”,就是施治症状没有改善,说明没有对症。

3、联系到“脉反沉”,说明患者症状不能确定为“阳性病”,。

4、“身体疼痛”这个症状应该是在用发汗法施治后出现的症状。通过发汗反而症状加重,通过以上四条,推测患者为阴性病,

结论:还是救其里,即“四逆汤”。

三一四、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三一五、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解读:

    1、少阴病,又出现下利症状,故为少阴太阴合病。

    2、为什么白通汤主之?从组方看,白通汤相比四逆汤,就是葱白替换了甘草。主药基本没变。症状上,主要是脉微、无脉。 所以用葱白替换了甘草。

3、本条基本与四逆汤一致,也容易成死症,故有“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一说。

4、本条与四逆汤比,主要在于患者“无脉”症。突出了“白通汤”的作用,即通脉。由于增加了葱白这味药,故名其为“白通汤”。既突出其对无脉症的疗效,又强调了“葱白”这味药的作用。

三一七、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三七〇、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三九〇、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

解读:以上几条都是通脉四逆汤,故放在一起。

1、从处方来说,通脉四逆汤的药物与四逆汤一样,仅仅是药量的增加:干姜量增大一倍,附子大者。说明通脉四逆汤的症状更重。

2、从症状来比较,也是症状更严重,四逆的症状更多。且利止脉不出者。

3、为了救逆,有时要加上加猪胆汁

4白通汤比,两者都是对症患者的“脉微欲绝”这个症状。通脉四逆汤不仅脉微欲绝且下利不止。就是还有止下利的作用。就是症状比白通汤更严重。

5、与四逆汤相比,症状在“脉微欲绝”上比四逆汤严重。

二二五、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解读:

1、患者有表热,看起来应该属阳性病。

2、由于有“下利清谷”。故推测其为“里寒”。

3、由于有患者的“下利清谷”症,所以尽管患者有“表热”症,仍然选择救里的四逆汤,这也是伤寒论中用药选方的一个原则。

三二三、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解读:
  1、本条就一个少阴病,且“脉沉”这两个条件,就用四逆汤?

2、“急温之”,条文这样写,可能有其他条件。

本条存疑

三二四、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

解读:

1、“干呕”这个症状有两种处理方案;一是吐,一是温。到底是该吐呢还是该温呢?是本条所要论述的。

2、把“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这些症状定义为“胸中实”。明文提出不能用阳明病的“下法”。 如果有“干呕”的症状,“当吐之”。从阴阳来判断,这一段,应该是阳性病的阳明病为宜。

3、“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这一段,应该是少阴病。少阴太阴合病。由于阴性病。温是正确的。

所以,本条起手的少阴病应该放在后边比较合适。

三五三、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解读:

1、“大汗出,热不去”应该属阳病,为什么还要用四逆汤救呢?由于患者出现阳病症状,但经用常规的发汗法治疗“大汗出,热不去”,故需要再次审视之必要。

2、本条有四逆汤的3个症状“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尽管患者有发热恶寒的太阳病症,依然以“救里”为要。

3、可能发汗太过,或本身就是假热真寒症。

4、这种现象,容易误判为阳证,实际应该为阴症。特提出来。

三五四、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解读:

本条与上条一样有两条四逆汤的症状“大下利而厥冷”,故以救里为要。

三七二、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解读:

1、在解表或温里的两难选择中,本条为什么选择救里呢?

2、还是首别阴阳的问题;在身体没有发热症状,患者属阴性病或疑似症状时,就会提出来“温其里,或攻其表”的问题。

3、本条提出的结论是:“先温其里,乃攻其表”,以救里为主,这也是伤寒论在治疗阴阳难辨,偏重于阴性病时的原则。

4、本条等于前两条的总结。

三七七、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解读:

    1、正常身体有热,是预后相好的表现,此条怎么难治?

2、条文给出了答案:厥者难治。说明厥逆症的出现是阴性病的必要条件,一旦出现这个症状,则为是四逆汤症。

3、故预后不好。

三八八、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解读:

1、这两条都有四逆汤的两条症状,虽然有发热恶寒的太阳病症状,也用四逆汤,是为了救里。

2、与377条类似。同解。

三八九、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

解读:

1、本条“脉微欲绝属少阴病,又有“下利清谷”,属少阴太阴合病。有两条症状,故用四逆汤。

2、与377条同。

这几条都是有发热的症状,但患者同时有“既吐且利下利清谷脉微欲绝” 等症状,故以先救里为主。

三八五、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

  解读:

   1、患者具备四逆汤症。

2、“利止亡血”表达的意思是下利时间太长,导致肠胃系统的内容物都几乎没有了,导致的表面看来是“利止”,其实病情更加严重了,所以说是“亡血”。

3、在此症状严重的情况下,在用四逆汤回阳救逆的同时,增加人参来大补元气。

六九、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解读:本方为四逆汤加茯苓、人参组成。

   1、“发汗,若下之”的解释:此处“若”的意思“或”。是用了发汗药,或者用泻下药攻下。

2、病仍不解:说明患者的症状没有随着“发汗,若下之”的治疗而解除。推测患者有发热、胸腹满的症状。

3、简单的“发汗,若下之”,不仅原有症状没解除,反而新增烦躁这个症状。按常规也不能为四逆汤的适应症;但由于误下误下,导致患者里寒且失津液,造成了患者的烦躁。于是急以茯苓、人参补津液,以四逆汤温里,防止更坏的情况发生。

4、所以,本方应该是救误、救急的方剂。患者应该还没有到四逆汤的地步。属阳性病阶段。

三五一、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三五二、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解读:这个尽管有四逆汤的名称,却没有用四逆汤中干姜附子等回阳救逆的药物。该如何理解?

1、我所说的四逆是这四种:1、下利清谷;2、四肢逆冷,四肢疼痛;3、烦躁欲死;4、脉微欲绝。

2“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症,说明患者有近似四逆汤症的一种:四肢逆冷,四肢疼痛。说明症状轻微。

3、从“三五二、若其人内有久寒”条文,说明患者里寒很轻微——没有达到“下利”的程度。

4、里寒,或内有久寒该何解?常规回答是:里寒以形寒肢冷,面色苍白,口淡不渴,喜热饮,小便清长,大便溏泻,舌淡苔白润,脉沉迟等为常见症的证候——网上搜的;而“内有久寒就好解释了,就是以上这些症状持续了一段时间,又没有出现症状加重的现象。

5、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当归四逆汤不是四逆汤的加强版。不是回阳救逆的,与四逆散相像。

6、这个方子是桂枝汤去生姜加当归,细辛、通草组成的。其对症治疗应该是少阴太阴病合病病;加吴茱萸生姜的方子也是少阴病太阴病合病的方子。但这里的太阴病是指没有严重到下利不止或下利清谷的程度,仅仅是“腹满时痛”的状态或如本解释第4条的所罗列的症状。

7、为什么起名为“当归四逆汤”呢?应该是补气血,温四肢。非为回阳救逆而设。

 

四逆汤之总结:

1、当患者出现四逆汤症状的两种时,需四逆汤救逆。

2、当发汗太过,尽管患者出现发热的症状时,只要出现四逆汤症其中的两种时,急需四逆汤回阳。

3、当出现四逆汤的症状,且出现脉微欲绝的症状时,需要白通汤或通脉四逆汤。

4、仅仅出现四肢逆冷,而没有其他少阴病的症状时,需要当归四逆汤,此仅仅是温里。

 

 

 

 

2017-01-1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