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湘献王墓中的陪葬品

 天宇楼33 2017-01-16

湘献王墓位于荆州市荆州区荆州镇太晖村将台中学内。湘献王朱柏(1371-1399),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二子,洪武十一年(1378年)封湘王。湘献王墓是1956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12月,该墓遭到盗墓分子的破坏,虽然由于墓室内积水和淤泥较深,随葬器物未被盗走,但墓葬的保存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且墓室券顶随时有垮塌的危险。为了及时抢救文物,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1998年2—5月荆州博物馆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墓室由前、中、后三室外加四个耳室组成,南北长11.35米,东西最宽8.8米,内高4米。墓口为竖穴式。墓门为双开石门,两侧有砖砌八字形护翼墙,门顶有石雕屋檐。出土器物有木俑、鎏金锡质明器、饰品、铜香炉、“湘献王室”贴金木印等计646件,其中木俑459件。湘献王墓未见棺床和葬具,随葬器物以明品为主,又出有“湘献王室”木印,因此,此墓应为永乐年所建衣冠墓。



发掘陪葬品:

家具:有箱、柜、盆、几、案、屏风、宝座、床形器、梳妆台、衣架、巾架等。




箱20件。有长方形和正方形两种,顶有平顶、弧顶、顶等,底多为平底,形体较小。箱盖与箱身之间为子母口套合,箱外髹红漆,正面中间有鎏金铜锁。标本626,长18、宽8、高9厘米(图一三∶2)。标本631,两端各附一个耳形提手。长16、宽8、高7厘米(图一三∶3)。标本543,出土时内装王妃谥册。长35、宽15、高13·2厘米(图一三∶4)。标本512,外层木箱长30、宽30、高33厘米,中层木箱长23、宽23、高25·6厘米,内层木箱长14·2、宽14·2、高14·2厘米,内装湘献王谥宝和宝池(图一三∶6)。




柜2件。长方形,立柜式,内有3层抽屉,柜身两侧有耳形铜握环,每个抽屉正中部位有圆形铜握环,握环的底板为花边形,中有鼻,鼻套环。柜外用麻布包裹。标本521,柜体仅一侧挡板保存完好,上层抽屉残破,放置1套玉革带,中、下层抽屉保存完好,各放置1套玉佩。长23、宽18、高26厘米(图一三∶5)。标本592,大部分已朽坏,抽屉中放置1套玉革带,2套玉佩(图一四∶1)。



几3件。形制相同。长方形面板,四足,面板下有牙条,穿入足上部,足间有枨,通体髹红漆。标本638,长18·4、宽10、高12厘米(图一四∶2)。标本633,长18·8、宽9·8、残高9·8厘米(图一四∶3)。



案3件。长方形,四足,通体髹红漆。标本645,四足略向外撇。长31·2、宽10、高14·4厘米(图一四∶4)。标本611,四足直立,面板下有牙条,足尖有锥形装饰。残长22、宽7、高9厘米(图一四∶5)。


宝座2件。形制基本相同,皆残。标本564,椅形,由底座、靠背、扶手组成。底座为束腰形,下部四周贴云头花叶纹装饰,座面四周为宽边框,中间横插6根木条,从边框凹槽看,木条之上原应铺有木板。靠背雕刻成门窗形屏风状,搭脑两端略出头,靠背以很细的木质暗榫固定在座面边框上。扶手皆残,从留在座面边框上的榫眼看,其结合方法与靠背相同。通体髹红漆。底座长37、靠背长28、残高25·6厘米(图一四∶6)。



床形器2件。分别置于后室神座的两侧。形制、大小基本相同。标本516,宽边框,中间有2根直木条,边框内侧有凹槽,其上原应铺有木板,边框四角有4个榫眼,其上也应有木构件。下附4个鸟头形足,足尖与足中部有榫眼,原应有枨相连。长74·6、宽46、高45厘米(图一四∶7)。


(文章来自:雅昌艺术网论坛,作者:luzhaol_cn,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