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还是个孩子,可千万别放过他

 行动23 2017-01-16

他还是个孩子,可千万别放过他




   在中岛哲也的诸多电影中,《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想必最为大家所知悉。前段时间,小编观看了同样由中岛哲也导演的电影《告白》。奇妙的是,这部电影与《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一样,都对“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关系”进行了描写。

   今天小编就来向大家浅谈电影《告白》。



电影自伦理与正义的分岔口拉开序幕。

在学期结业日,女教师森口悠子站在讲台上不温不火地介绍着牛奶对青少年发育的益处,仿佛一位过度投入的独角戏演员。她无视周遭学生的吵闹、跑动更甚是打斗,话锋一转,平静地说起了她的私生活。



紧接着,森口向学生们宣告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数月前在学校泳池溺毙的4岁女儿爱美并非死于意外,而是班上学生的蓄意谋杀,犯人则就在37名学生之中。森口不点名地指出两名凶手:少年A与少年B。她知道少年法会“保护”未满14岁的少年犯,因此她不打算采取任何法律行动。

站在写着“命”字的黑板前,她开始了自己的告白。随着“但是,不能就这么结束”、“虽然法律保护着你,但是我不会饶恕你的”等强硬的话语,她以自己方式向少年犯展开了复仇。

一番看似无意的少年犯特征描述之后,班上的同学对A、B的具体所指已颇为了然。自以为能够代表正义的孩子们对他们开始了霸凌行为,致使现实中因平庸而自卑胆小的少年B(下村直树)不得不通过休学来逃避。而少年A(渡边修哉)竟好似事情完全不关乎自己般的,继续保持着校园生活,并与班长美呆交好。


森口首先利用青年教师维特对爱美父亲樱宫老师的崇拜以及他仍旧停留在漫画里的思维方式。空有志气和过分善良的维特盲目崇拜着、效仿着劝世鲜师。

可他还是太过于年轻了,年轻到根本不了解学生们的本性,天真地以为他们不过是群毫无杀伤力的小天使——却忽略了每个人潜意识里的凌弱心理与莫名自信的正义。满腔热情与动力,反成功使得少年B再一次遭受了精神上的霸凌。他的热血在现实的生冷残酷面前一败涂地,少年B亦日渐变得愈发疯癫起来


放眼少年B。

他有一位虽温柔隐忍、实则脆弱不堪的母亲:直树优子。他的母亲存在着绝大多数家长都有的教育观念问题:每每有问题发生时,她不是反省自己,也不是从孩子身上找寻根源,总是一味指责别人:同学、老师、学校、受害者……甚至整个社会都是错的,唯有自己的孩子是纯洁无污、永不会犯错的天使。



她总是沉溺在自我安慰之中,妄想一切很快就会恢复原样。而面对精神状况一日不如一日的儿子,她最终选择杀了儿子再自杀这种最为极端的方式,却忘了自己对儿子的宠溺让自己沦为“讨好的弱者”……



暴走的直树,还是暴走的少年B?母亲被杀死了,还是直树杀死了母亲?这一切都不再重要,少年B畸形又不平等的家庭关系,助森口老师一举摧毁了他最后的意志,少年B复仇:达成。


他是少年A,我却要在近末讲述他的故事,因为他是唯一彻头彻尾的怪物。

与B大相径庭的是他的母亲。少年A的母亲同样是他糟糕的起点:将孩子视为自己的附属品、一件研发出来的产品。以苛责而势利的眼光审视产品的性能,粗暴极端的调试这个产品,并快速的丧失耐心,最终抛弃了它——也是他,渡边修哉,少年A。




在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少年A,对母亲最后的记忆满满的都是母亲对自己、对这个家的嫌弃。他的发明家母亲毫无眷恋地走了,于修哉而言,母亲的离去仿佛带走了他生命里的全部幸福,也带走他的人性。他的世界里,只剩下母亲和自己。生身父亲、无辜的爱美、最为理解他的美呆,他们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笨蛋。



他可以用半小时时间就写出五页稿纸的获奖作文,在聚光灯聚焦的台上声情并茂地呼吁同学们珍惜生命,转而一边说着开玩笑啦,一边按下爆炸开关毁灭整个学校。他想象着满地的鲜血和尸体,然后从容满足地穿过礼堂。却不知森口老师早已看穿一切,将他制作的爆炸装置送到其母亲的科研所。 


修哉视之若神灵的母亲死了,死于他的炸药之下。而在那一刻,他所有的善良、优秀、乖巧、平易近人,都不过成了完成目的的高超演技,隐藏他身体内黑暗与残忍的无用功。

一切如泡沫破碎一般……

“啪叽”

少年A复仇:达成。

北原美月

   反观一直保持超脱者态度的班长美呆。她非常理解少年A且与之交,因此成了霸凌事件的受害者。有意思的是,美呆并非弱势者,她对外界的清醒的认识,让她揭露低智商善良的维特对少年B间接造成的伤害,维特被停职;她对森口老师说出了少年A的弱点,希望借此博得森口的同情、换取手下留情;她戳了少年A的痛脚,一针见血看穿他深藏起来的恋母情结。

   在她低估了修哉的恶念的同时,也高估了自己在修哉内心的地位——不彻底的正义感、矛盾的杀戮心以及天真的怜悯之情,北原美月这个局外人注定是这场复仇的牺牲者。她与少年A的关系是全片阴沉氛围中仅有的光亮,然而温情的假面最终还是会被撕下,虚假平衡的关系倾倒,不过瞬间罢。

北原美月

  





森口老师的目的

都达到了



一位老师、一位母亲、一位受害者、一位复仇者、一位施害者。

巨大的争议伴随森口矛盾的身份,她以近乎残酷的冷静,用自己的方式也夺走凶手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爱。正如很多人都只记得“以德报怨”,却忘记接下来子又曰:如何?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这句话若要森口来说,大概会是:

“我为什么要原谅没有忏悔自己罪行的凶手呢?”

回想美呆在几近电影结尾时,找到森口述说着少年A是如何依恋母亲、如何无辜、如何可怜似正印证了森口最初的想法吧?




一个求生,一个求死,一个满心只希望被母亲关注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恋母狂,一个满心希望被外界关注的、被溺爱的母亲过度保护的透明人。

是法律对少年犯的过度保护,还是森口对孩子过分残忍?

是母亲的天性,还是仇恨的狱望?

许多人也许会说这是一部黑暗题材的电影,却忘记了这部电影能够如此深入直达人心,正是因为它将多数人日常逃避、而人人都有的人性黑暗面无限放大、蔓延成灾——也许,我们该庆幸,这只是一部电影,那么看到了电影所展现的数面丑陋,该继续逃避,或是效仿,还是检省呢?


告白

   ps:电影改编自新人作家凑佳苗的同名推理小说《告白》

confession


文_小魔女

编辑_疗心网内容编辑室

审校_Koin





近期课程





施琪嘉实例母婴观察一年课程

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诊断、评估及干预微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