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之旅:镜头下的台湾客家庄

 369蓝田书院 2017-01-16


在历史的洪流中,集体迁徒为其民族特性的客家人落脚于台湾后,为了生存必须与已经在这块土地开垦的汉人,以及来自丘陵及高山的原住民等不同族群互动,在三四百年前物资匮乏的台湾社会,要存活下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日前在一次桃竹苗地区客家庄巡礼之后,对于传统客家族群的文化总算有约略的了解。


  与一位老家居住在桃园的朋友聊起他们的祖先,竹苗地区是客家族群聚集之处,主要来自福建与广东饶平一带,早期他们的祖先在大陆原乡多居住于丘陵地带,受到地理因素影响,以及明清政权交替之际的「海禁」政治因素,其迁徒来台的脚步也比泉漳等地闽南人来得晚。到了台湾之后,嘉南平原等肥沃的土地早已无其容身之地,故而转往屏东平原,有的则自北部上岸来到了桃竹苗一带。


  这次的桃竹苗客家庄巡礼重点在于史迹文化之旅,参观数个古宅古祠,并接触到现代社会中的客家生活,这些地方因为受到台湾在地文化保护之声影响,本已沈寂的老街与古宅,也以残存的华丽街貌与建筑向现代怀古人士招手呢! 


  像是在桃园大溪和平老街,两旁巴洛式建筑是其特色景观,仍保有古色古香风华;老街上的百年老店,在新一代的复古文化思维下,也掀起了新的活力。而不远处的李腾芳古宅,这栋典型绍安客家建筑座落在青翠田野中,红砖黑瓦、宝蓝色线条与绿野相辉映,显得突出。


  桃园龙潭是一处客家人与闽南人群居的乡镇,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九四九年之后,作为陆军总部设立地点的龙潭,进住了不少来自中国大陆大江南北的外省老兵,此处聚落的发展足以见证台湾族群融合的过程。其观光大池是地标,难得的是在北部人口密集之处,竟能欣赏到清澈的湖水与相互辉映的湖畔垂柳,尤其在夕阳余晖在照映下,景致美极了!


  在新竹与苗栗,各跑了几处古祠与老街,包括有:见证客家人海线发展的新屋「范姜古厝」;古意盎然的湖口老街,街区中一睹红砖穹拱方式建筑,尤其细细观赏着每栋街屋屋檐口立上的凤凰、狮身、花卉等装饰图案,客家族群建筑的独特风格显露无遗。


  新竹大姓林家的堂号之一,与「大夫第」合称南北双厅的「问礼堂」,以及「林家祠」,因其建筑规模宏大,在竹堑开发史上具重要意义。横山乡的内湾老街,近年以怀旧的情怀带动观光,古色古香的内湾车站、内湾戏院、传统街屋建筑及内湾吊桥等是思古游客猎景的重点,客家特色食物如野姜花肉粽、紫玉菜包、客家擂茶、擂茶冰沙、客家麻糬,也是游客的最爱。


  每到假日涌进北埔老街的游客痴迷于其迷人的风土人情,从金广福公馆、天水堂到慈天宫,在在述说着北埔历史的风光繁华,更从一些历史文献得知,这个小乡镇其实见证了先民在台湾开疆拓土、族群融合的深刻意涵……,客家族群居住的点滴都在我的镜头下留存着记录。


  要细数客族先民如何胼手胝足开垦建设,变荒漠为良田,化原野为村庄,为后代子孙建设新家园的故事,可能三天三夜也讲不完,不如让镜头带领大家一窥客家先民居住的空间建筑,以及其勤俭克苦生活态度体现在饮食文化的面貌。


(来源:施沛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