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桂林有文化之?】灌阳洞井村:老桂林都不知道的国字级古村落

 观音道场 2017-01-17
微报桂林

— 不只把报纸装进手机 —

桂林日报社官方微信平台


南宁是首府,柳州有工业,桂林呢?

桂林有文化。

桂林的文化在哪里?

天赐的桂林山水不是文化,

居住在山水中,

流连在山水间的桂林人,

他们创造了桂林的文化。

……

“微报桂林”开通【桂林有文化】系列栏目

与你一起寻找桂林的“散珠碎玉”

寻找历史文化中,桂林人祖先的故事

2013年,洞井村被列为中国第一批传统古村落。由于它坐落在大山深处,据说很多老桂林都不知道它长什么样。关于它,你了解多少?


位居中国第一批传统古村落

洞井古民居村落位于灌阳县洞井瑶族乡,坐落在大山深处。由于地理偏僻,民居保存完好且颇具规模。整个村落外围有高近2米的护墙,有东、西、南、北四个村门,村靠近马路设有祠堂。

村中居民主要姓唐,汉族。其先祖明朝洪武年间,从灌阳县城南门迁居至此,至今已有500多年。目前在古村落的68座明清古建筑里,依然住着200多户人家,其中汉族135户,瑶族68户。2013年,洞井村被列为中国第一批传统古村落。

  这里未通公路之前,灌阳新街、黄关、观音阁和恭城栗木、观音等地的乡民要去桂林,需要先在洞井住一个晚上,然后翻越高高的海洋山,经大境、大圩赴桂林。洞井因此成为一个小型的交通枢纽,热闹了好几百年。

迷宫般的古民居

村内古民居多呈多方形规划,户户相连,有门洞互通,如棋局一般,笔直的道路又似迷宫般曲折回转。整个村落布局严谨、规划合理,宛如一部沉淀着瑶族建筑智慧的古书。

整个村子面积近18万平方米,布局严谨,规划合理。村中大门接小门,大院套小院。进入大门后,首先看到的是一条条整齐的巷道。巷道的两侧,分布着各家各户的院落。

这些院落有大有小,建筑有简有繁。远远望去,马头墙巍然高翘,青砖黑瓦错落有致。格调古朴典雅,既与徽派建筑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具有明显的岭南风格。巷道的路面由青石镶嵌而成,整齐美观。这些巷道一方面似迷宫般曲折回转,一方面又与前后左右的房屋连成一体,具有防火、防盗、排水等多种功能。

保留完好的伙铺

村子的一角,有一家保存完好的伙铺(客栈)。房东名叫唐昌熹,生于1943年。女主人名叫包玉秀,1945年出生。50年前,20岁的瑶族少女包玉秀,与22岁的汉族小伙唐昌熹喜结连理。从那时起,他们就一直生活在这座老屋中。据介绍,这家伙铺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正门上方除现在的门牌外,还保存有一个民国时期的老门牌。

大门两侧的墙体上,分别写有“陆恒号染坊”、“天寿堂药室”等字样,表明房子曾经作为商店、客栈的身份。与众不同的是,伙铺的地板下面是一个百余平米的水潭,潭中有活泉,一年四季清流不断。潭里养了好几条大鱼。每天给鱼喂食,成为两位老人最乐意做的一件事。

唐氏宗祠

洞井村最宏伟的建筑,是北侧的唐氏宗祠。宗祠始建于清朝道光二十年,距今已有170多年历史。为相连的两栋建筑,中间有一个雨亭,建筑面积达千余平方米。整栋建筑外观造型气势宏伟,内部做工精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一页又一页的历史在我们面前翻开,村落里每一个角落都有惊喜。在那样的古屋里,喝一碗瑶族阿妹给我们煮的油茶,听着老人们讲着故事叹息着光阴。在简单的形容词中,在繁复的动词、名词中,那些事那些人穿越时空来与我们相见。

你还知道哪些故事?

你了解桂林文化历史吗?关于古民居,关于阳朔县朗梓覃家大院,你知道什么我们不知道的故事吗?

来来来,大家搬个小板凳过来,一起说说桂林文化历史的那些事…… 

文章、图片、视频均可。


作者:唐艳兰  陆仕臣 翟德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