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潘公凯:从潘天寿看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

 伯乐书香小屋 2017-01-17

潘天寿对八大山人非常重视,他画的鲶鱼跟八大的鲶鱼非常像,不仅仅是笔墨,那种清高的感觉也都非常像,充分体现了他的用笔特点(简洁明确、雄健刚直、生涩凝练),而对于“生涩凝练”,潘天寿在晚年花了很大的功夫,希望自己的用笔更加生涩、更加凝练,就是更加理性收敛。



八大山人鲶鱼(册页)



潘天寿鲶鱼(册页)


上海博物馆藏有一幅八大的《快雪时晴图》,潘天寿在上博看到后,非常激动,认为这幅画实在是画得太好了,回家之后忍不住自己也画了一幅,当然,画面的内容不尽相同,多了山石和小路。潘天寿希望,自己在笔墨的精神面貌和格调上,不输于古人,不输于八大。潘天寿的这幅画,用的全是焦墨,他自己说是想用焦墨逼出雪意。在审美的格调上,潘天寿的《快雪时晴图》与八大的《快雪时晴图》是并驾齐驱的,说不出谁比谁更好。


八大山人快雪时晴图



潘天寿焦墨山水


虽然模仿潘天寿画作的人很多,但是焦墨类型的作品很少有人去模仿,因为焦墨很难画,画不好容易露馅。从这些焦墨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潘天寿用笔的鲜明特色。我们经常讲“气韵”,“气”比较好理解,“韵”不太好理解,很多人认为是水墨晕染开来的那个“晕”,其实不是这样的。看潘天寿的作品,你会发现他在运笔节奏上的变化,有的地方画得飞快,有的地方略有停顿、略作思考,这种用笔节奏才是“韵”。




潘天寿浅绛山水


“生涩”是潘天寿的另一种追求,他经常说,“屋漏痕”、“折钗股”是中国画运笔方式中一种最高的境界,但是现在连讨论这种用笔方法的人都没有了,更不要提在创作中的运用了。潘天寿的作品《松石图》明显是对这些传统运笔方法的实践和说明,他就是要用笔墨告诉大家,什么是“屋漏痕”、什么是“折钗股”。“屋漏痕”和“折钗股”总体的意思就是说,线条要果敢有力量,但是又要沉着而含蓄。就像古代士大夫阶层对自己的人格要求,不能张扬外露、咄咄逼人,但又要强悍坚韧、外柔内刚。



潘天寿松石图


潘天寿对中国画的构图理论做出的贡献非常大。他的构图,非常注意方形体块的运用,常画巨石,用整块大石放在画面的中心。这源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潘天寿为了证明中国画,特别是花鸟画也能画大画的问题。因为传统的花鸟画一画大的就容易散软、柔弱,所以他就用一块大石头摆在画面中央来衬托花卉,整个画面就立起来,被就撑住了。



潘天寿雁荡山花


中国画的笔墨必须清晰,如果按照石头本来的颜色来画的话,笔墨就不能清晰,就变成水彩画,所以潘天寿为了仍然保持笔墨的清晰、笔笔清楚,把一块石头的颜色画得很淡,这个叫做“以虚代实”。




潘天寿猫石图


他另外一个创造是倾斜的趋势。因为石头容易板,容易闷,容易分不出笔墨,他为了解决这几个问题,就把石头稍微斜一点来放,画面就有一个往下倾斜的动势,而这个倾斜的动势,最好又不要是直接能够滑下去,所以必须要有阻挡,所以他把石头下面的一个角,切在纸边上面,像这样的安排都是符合心理学的,符合20世纪视觉心理学的最新成果。潘天寿当时其实不知道什么是视觉心理学,但是他作为一个对于形式美非常敏感的艺术家,走上了与视觉心理学殊途同归的道路。



潘天寿磐石墨鸡


潘天寿有还很多的作品是用一种“支撑构图”的方法,就是先把一个对象画成是快要倒了,然后另外来一个力来支撑,这样画面就有一种矛盾的动感。潘天寿非常重视画面的重心偏移,比如说三个点,怎么安排更有变化,都非常有讲究,这就是视觉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他的作品不仅沉重,而且充满了力的对峙,这是潘天寿的作品比别人更加有力量、更加有震撼力的原因。他的画中是一种动态的对峙,不是简单的四平八稳,四平八稳就没什么意思了。



潘天寿雄视


潘天寿用自己独特的构图方式,与吴昌硕的作品面貌拉开了距离,否则他无法从吴昌硕的艺术风格里面跳脱出来。吴昌硕的好几位学生都非常有才华,学吴昌硕的时候非常好,但始终都不能形成自己的独立的艺术面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摆脱吴昌硕的对角线构图方式。潘天寿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在构图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创造出属于自己全新的、富于“起、承、转、合”韵律感的构图法则。



潘天寿露气


潘天寿曾说:“中国画以意境、气韵、格趣为最高境地。绘画贵在境界,境界层上一步一层天,有些人辛苦一生未必梦见。”“境界”的问题是非常不容易理解、不容易说清楚的一件事,但这个东西绝对是个硬标准。境界的首要条件是“情真”,词有“隔”与“不隔,画也有类似的区别。画跟诗词一样,要直抒胸臆,挢揉造作,故弄姿态,终不能成第一流之大作。


对于画家来说,他的心性怎么样,画出来就是怎么样。他心性高,他的境界高,画出来的东西就是高。境界不是短时间就能达到的,要长时间的修炼才能明白,所以画中国画和欣赏中国画都可以作为人的一辈子的修养。


潘天寿对于“境界”有很多独到的观点。“文革”前他画过一幅大画《梅月图》,在“文革”中被批得很厉害。因为他在上面题了两句自己写的诗:“气结殷周雪,天成铁石身。万花皆寂寞,独俏一枝春。”这两句话是形容老梅树的树干,有一种荒寒沧桑之感,就像两、三千年前留下来的雪,因为太冷,所有的花都凋谢了,而这棵老梅树却还倔强地盛开着几朵梅花——他想表达的是对于生命的敬畏,但“文革”中这首诗却被认定为跟毛主席的《咏梅诗》唱反调,因为与其中“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说法正好相反。



潘天寿梅月图


其实这张画画得非常好,是潘天寿对于民族精神的一种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是,就像伫立在冷清月夜中的一棵老梅树,受到了很多摧残,但依然拥有厚重、顽强的生命力,并毅然清高,孤寂,依然会绽放新的光彩。在中国文化传统当中,为什么说“清高”、“孤寂”、“荒寒”这样一类情感是高格调的,因为能够切身体验、感悟这类情感的人,已历经了世间的热闹繁华和各种人生滋味,人世悲喜沧桑已尝尽,各种委屈、打击、误解,各种艰难困苦都已过去以后,内心所获得的是一种特别的宁静与寂寞——这个高境界与其人格理想紧密联系在一起。“境界”和“格调”的问题,是特别复杂的一个美学问题,也是特别复杂的哲学问题,人生观的问题。潘天寿正是用他的作品与人生,对于“境界”和“格调”的问题,为我们做出了最直观现实的说明与呈现。

来源: 雅昌艺术网专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