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七章 课程实施

 教育观察 2017-01-17

 











计划学时


6学时


教学章节


第七章 课程实施


 


第一节 课程实施概述


一、课程实施的本质


1、课程实施是将预期课程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


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课程实施涉及国家、地方、校区、学校和课堂各个层面。这种观点得到了众多课程学者的认同(施良方,1996;李子建、黄显华,1996;靳玉乐,2001Fullan & Pomfret, 1977)。如:“课程实施是指把新的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课程实施的研究所关注的焦点是课程计划在实际上所发生的情况,以及影响课程实施的种种因素”。 “课程实施是把某项改革付诸实践的过程,它不同于采用某项改革(决定使用某种新的东西),实施的焦点是实践中发生改革的程度和影响改革程度的那些因素”。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2、课程实施就是教学


持这一观点的学者主要有黄政杰与黄甫全,他们认为,课程实施内涵是教学,只有当教师在课程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课程才可能得以实施。教学与课程是内在统一的。 “课程实质上就是实践状态的教育,课程实施实际上就是教学”;“教学过程就是课程计划的实施过程”。由于20世纪西方教育研究领域多以课程研究为主,而我国教育研究则是教学论优于课程论,因此在某种程度上20世纪的教育研究似乎是以课程与教学分离为特征。课程实施就是教学的观点试图整合课程论与教学论,解决课程与教学分离的困境。不仅如此,与第一种观点不同的是,它实际上还暗示了课程实施作为一种常态的教学而未必要有与课程变革密切的关系。


二、课程实施的取向


对于课程实施本质的不同理解,体现了人们相应的课程价值观,在实践中具体表现为对课程实施采取不同的取向。辛德等人(Snyder, Bolin & Zumwalt)关于课程实施取向的分类研究受到了课程学者的普遍认同。他们将课程实施或研究课程实施的取向分为三种:忠实取向(fidelity orientation)、相互调适取向(mutual adaptation orientation)、课程缔造取向(curriculum enactment orientation)。


忠实取向把课程实施过程看成是忠实地执行课程方案的过程。根据这一取向,预期课程方案的实现程度,就是衡量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符合程度越高则课程实施越成功。它提倡以量的研究作为基本方法论,认为问卷调查、访谈、观察以及文献分析等是进行此类研究的有效方法。


相互调适取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是课程变革计划与班级或学校实际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它又可分为两种倾向:实用性倾向和批判性倾向。前者更接近忠实取向的研究,后者则显得更为互动和着重脉络的影响。这类研究要求更为宽广的方法论基础,既包括量的研究,又包括质的研究。在具体方法上,它认为个案研究、参与式观察、访谈、自陈式问卷调查以及文献分析是了解实施过程的有效手段。


课程缔造取向认为,真正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全缔造的教育经验,课程实施本质是在具体教育情境中缔造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在缔造过程中,设计好的课程方案仅仅是一种课程资源,借助这种资源师生来发展建构教育经验。它以质性研究为方法论基础,在具体方法上提倡个案研究、深圳特区度访谈、行动研究。


三、研究课程实施的意义


要想成功地推行课程改革,必须深入研究课程改革方案的实施过程,以及时地调整、修订和完善方案。研究课程实施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及时发现课程方案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指导课程实践


2、有利于完善课程理论


3、有利于检验已有的课程方案和设计新课程方案


4、有利于解释学生的学习结果


5、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二节 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纵览国内外关于影响课程实施因素的研究成果,可以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归纳为实施的对象、实施的主体、文化背景三个方面。


一、课程方案本身的特点


成功的课程实施来自于切实的课程方案。设计课程方案时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和实施课程时所需要的资源,方案的制定要先于课程的启动和推广。课程方案本身的特点对课程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一般而言,课程方案设计自身的合理性,对课程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课程实施的主体


课程实施的主体,主要为教师、学生和校长,另外还可能包括各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社会人士和其他专业人员,如在我国的新课程实施中,有许多的专家到课程改革实验区进行指导,参与这一进程。在这里,我们就教师、学生和校长对课程实施的影响进行分析。


1、教师


教师是直接的课程实施者, 教师参与课程实施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课程实施的成败起着重要作用。任何课程理论与方案,都需要教师的充分理解和转化,才能被合理有效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体现其理论与实践价值。可以说,没有教师积极主动的参与,课程改革就难以获得期望的结果。


2、学生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学生作为课程实施的重要参与者和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他们对于课程实施进程的影响也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学生对于课程方案的态度同样也影响着课程实施。每一位学生可能都有着不同的人生规划和学习目标,对于课程改革,他们可能有着与课程专家或教师不同的理解。


3、校长


学校是课程实施的主要机构,学校在课程开发、实施中的地位不容忽视。校长是学校课程实施的领导者,他们对于课程改革影响正成为许多课程学者研究的热点。校长的影响实际上涉及了课程实施的方方面面:(1)根据新的课程方案,协调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规划学校的具体实施的课程方案。(2)选择或自主开发实施的课程内容(教材)。(3)课程实施规章制度的制定,如教师的任课程情况、课时安排,课程的实施步骤等。(4)提供思想与物质方面的支持。校长是激发教师群体动力的关键,能够给予教师实施新课程思想上的支持;校长重视课程实施,有助于解决课程实施所需的设备、材料、空间和时间,给予课程实施物质上的支持。(5)处理好有争议的课程问题。(6)组织学校文化的建设,课程的成功实施离不开学校合作性文化的建设,离不开教师与校长或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文化背景因素


课程实施的文化背景一般包括课程改革的社会环境和时代特征,人们对课程改革的价值判断和学校社区的文化资源等。


成功的课程实施应对社会环境有敏锐的把握,充分了解社会的结构、传统和权力关系,为课程改革争取到有利的政治和经济支持。这部分因素包括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变化、财政拨款、技术支援、舆论支持等。新课程方案的顺利实施需要得到教育系统之外的各方力量的支持。比如,寻求政府的政策保障和倾斜,在学校建设、改革经费、用人制度等方面的支持;通过新闻媒介宣传课程改革获得社会各方的理解和合作。


第三节课程实施的策略和模式


新的课程方案出台,其目的总是要促进变化,课程实施是把变革付诸实践的过程。许多研究发现,采用不同的实施策略,课程改革的效果会大相径庭。我国对课程实施策略和模式的研究起步较晚,基本上处于借鉴国外相关研究的水平上。在此,我们选择其中较有代表性的研究进行介绍。


一、课程实施的策略


根据美国课程专家麦克尼尔(John D. Mc Neil)的研究,课程实施策略基本上可分为三种类型:自上而下策略,自下而上策略和中间策略。


1、自上而下策略


自上而下策略主张课程变革由国家或地方一级的教育机构发起,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自上而下的推行改革。这种策略以国家和地区为中心,要求学校中的其他因素要与课程改革相一致。这种实施策略的主要代表是法国。法国主要由中央政府以指令性文件规定全国统一的基础教育课程。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领导与服从的关系。各级督导只是起到沟通中央与学校的作用。尽管20世纪80年代后,法国的基础教育进行了一系列分权与放权的改革,但基本上没有动摇这种自上而下的课程实施策略。


2、自下而上策略


自下而上策略主张课程变革由教师为主发起,通过教师探索学校中存在的问题来进行改革。如,从教师对教学单元的设计开始,再扩展到全面的课程编制。这种实施策略有利于消除教师对课程变革的疑虑,减少课程实施的阻力。尽管这种自下而上的策略是由教师发起的,但实际上也包含着课程专家帮助教师识别问题、分析问题和采取行动的工作,同时变革本身也涉及到学校和其他机构,因此,这种策略也被认为是一种整合发展的策略。比较多采用这种实施策略的主要代表是美国。


3、中间策略


中间策略主张由学校发起变革,通过学校向内外拓展进行课程改革。这一策略认为学校是发起改革最适当的机构,学校应成为课程实施的主体:一方面学校可以联合校外人士推广课程改革;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创造有利条件发动教师参与变革。中间策略也被称为从中间向上策略。


二、课程实施的模式


不同的课程实施模式反映了课程参与者不同的课程观、实施取向和相应的实施策略。过去的二十年,课程的理论研究出现一个蓬勃发展的态势,然而,尽管国外学者对课程实施模式的研究名目繁多,要找出提高课程实施的策略模式仍是件不容易的事。我们在这里介绍一些较有代表性的课程实施模式。


1、研究—开发—推广模式


20世纪5060年代的课程改革运动中,许多国家都采用这种模式进行课程改革,即由国家组织学科专家和课程专家针对具体的学科或课程问题进行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设计出新的课程方案,然后再到学校中推广使用。


该实施模式认为课程变革是由以下四步骤按计划线性展开的过程:(1)研究:建立某种教育理论;(2)开发:根据理论设计新的课程方案;(3)推广:将新方案系统地传递至学校和教师;(4)采用:学校与教师无权对课程方案进行修改或调整,只负责使用。


2、变革阻力消除模式(ORC模式)


这一模式认为消除变革阻力的一个方法是,课程领导者和组织者要让实施者(主要指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决策,避免教师对新课程方案的抵制。课程领导者将课程权力与教师共享,让教师参与课程方案的制订和实施。如此一来,大部分的教职工就会成为课程改革的支持者,视课程改革为其分内之事。


这种模式基于以下假设:(1)有计划的课程变革的成败,取决于课程领导者是否有能力克服教师对新课程计划的抵制。(2)个体的改变要先于组织的变革。变革也是一种个人的经验活动,我们必须允许人们的个性特点能够在课程变革与实施中有所体现。(3)在课程变革中必须明了教师和其他参与者的需要。


3、领导——障碍过程的模式(LOC模式)


这个模式可以被看作是“消除抵制模式”的进一步的延伸。这个模式认为,课程实施的主要问题在于教师对新课程计划的抵制,所以,一定要搜集各种材料以确定教师抵制的程度和性质。对于课程领导和组织者来说,关键在于使这些障碍变得无效。这只要通过提供下列五个条件就可以做到:


1)使所有成员都清楚地了解课程改革的方案;


2)使每个成员都具有实施新课程计划所必备的技能;


3)提供实施新课程所必需的材料和设备;


4)调整学校组织方式,以便与新课程计划的要求相一致;


5)使所有成员都有参与的动机,愿意花费必要的时间与精力,以促使新课程计划的成功。


4、兰德变革动因模式(Rand 模式)


这个模式是由兰德社团在对美国联邦政府资助的70年代四项主要课程计划的评价过程中形成的。研究人员根据他们的调查结果得出结论:在学校决定采纳新的课程计划之后,课程变革的主要障碍存在于学校的组织动因之中。困难在于人们已经习惯于原来的一套做法。根据这一原因,兰德模式强调在课程编制过程的各个阶段(尤其在课程实施阶段)中的组织变量,无论是支持性的还是抵制性的,都要予以注意。


第四节 我国新课改背景下的课程实施


20016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和2001949种中小学新课程实验教材首次在实验区的试用开始,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的序幕正式拉开。一般而言,课程改革过程通常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做出使用课程方案的决定,是课程采用阶段,亦称“发起”或“动员”阶段;第二阶段是实践或最初使用阶段;第三阶段是常规化或制度化阶段。那么,目前我国的新课程实施应是处于第二阶段。


一、新课程实施的主要策略与优势


1、新课程实施的主要策略


我国新课程的实施主要采取自上而下的策略和与这一策略相应的研究—开发—推广的模式。首先,由广大专家学者、教研人员和教师对国内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大量的调研,以及对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与趋势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研制出新的课程方案;接着,通过第三次“全教会”和“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颁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然后2001年课程改革在实验区正式启动进入试点实验阶段;2004年到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推广至全国。同时,与这一实施策略配套的行政管理模式是:由教育部领导并统筹管理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规划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以及学生的适应性。


2、新课程实施策略的优势


客观地看,这一实施策略和模式比较适合我国的国情:第一,能够有效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中研究和开发新课程,使得新课程方案无论在理念上或是体系上都体现了时代性、人文性和科学性。第二,采取由试验到推广的课程实施进程,不仅给予了课程实施参与者时间来适应新课程,还便于及早发现新课程在实验阶段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课程方案和改进措施。


二、影响新课程实施的因素


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主要有课程实施对象、实施主体和文化背景。我们现在从这三个方面对我国新课程实施的影响进行分析。


1、新课程方案的特点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方案是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组织下,一大批专家学者在对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进行广泛研究的基础上,并借鉴发达国家发展教育的经验,针对我国目前基础教育存在的弊端,提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这些目标构成了这一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框架,计划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基础教育的现状。可以说,课程方案的研制是比较细致和全面的,包括了课程目标、课程标准、课程结构、教学过程、教材开发和管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教师的培养和培训、课程的组织与实施等。2、课程实施主体的状况


1)教师的状况


新课程的实施显然意识到了教师对于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在每一地区推行课程之前,必先对教师进行培训。


2)学生的状况


相比较而言,这轮的新课程实施比以往几次教育改革都要重视学生的需要,不仅在方案研制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调查访谈尊重学生的意见,还提出了“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把学生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3)校长的状况


校长对新课程实施的态度相当重要,他们不但可以影响教育组织的环境,而且可对参与改革的教师起到支持作用。如果教师认为校长不支持课程改革的话,那么改革在这所学校就难以取得成效。


3、我国特有的文化背景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儒家文化中的“出世”与“进取”观念源远流长,将教育视为社会升迁的主要手段的思想根深蒂固,如果说这种思想在以往是以“学而优则仕”的方式表现出来话,那么,在今天则以千军万马考大学的方式展现出来。家长和许多社会人士更为注重的是教育的功利性价值而非个性发展的人文价值。而我国目前实行的招生政策改革相对滞后于新课程,教育评价手段之一的选拔性的知识考试在短期内仍是一把“尚方宝剑”。


此外,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处于一个较低的阶段,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尚未达到理想的要求,尤其是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教育的投入仍远不能支持教育发展的需要。而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新课程实施对人力、物力资源的要求都比较高,不仅要求实施人员具有相应的素质,还要有坚实的经济基础。


三、完善新课程实施的若干对策


通过对影响我国新课程实施因素的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新课改要得到合理有效地实施,需要进一步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对新课改实施过程的研究


加强对新课程实施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不仅有利于丰富我国的课程理论水平,也有利于有的放矢,及时地发现和解决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我国政府已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新课程方案的设计和开发,整个方案设计是比较细致全面的。相比之下,对课程实施的具体研究就不够重视,投入也相对较少,无疑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关于新课程实施的研究。实际上,课程实施过程是相当复杂的,新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不仅需要大量的对于课程实施过程的理论研究,也需要大量的实践研究。本次课程改革吸取了不少当代发达国家课程理论中的先进理念,在实施中也面临着一个本土化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应当认真研究的。


2、加大经费投入,完善新课程实施的配套设施建设


课程改革的实施需要多方面的保障,特别是经费问题。虽然不少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已经付出很大的努力,但投入仍不平衡,特别是农村的学校,经费问题尤其突出。相当一部分学校的配套设施跟不上课程推进的速度,比如,新课程加强了信息技术的学习,需要学校就配备相应的计算机和其他设备,实际上许多农村学校在没有加大经费投入的情况下是难以做到这一点。这样一来,某些计算机课不过是形同虚设,成为了学生的自习课。另据了解,我国的近几年教育投入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增加,这也影响了新课程实施的经费保障。因此,加大政府对于新课程改革的经费投入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3、加强沟通与对话,重视课程实施主体的影响


课程实施是一项整体行动,只有达成对课程方案的一致理解,形成改革的共识,课程实施才能有效开展。顺利有效地实施新课程必须加强课程规划人员与课程实施者、教育行政领导与校长、校长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等的沟通;重视课程实施主体对于课程改革的影响。特别要重视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作用,关心学生的需要和人生期望。客观地说,忽视人的个性和全面发展也是多年应试教育的积弊,然而对于学习者来说,他们不仅有全面发展的需要,还有各自不同的人生目标和规划。


4、减轻教师负担,构建良好的学校文化环境


目前,大部分的教师仍是处在升学率的压力下进行课程改革,特别是高中教师。新课程的实施应尽快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发展性教学、评价体系,改变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师专业水平的唯一标准的状况,减轻教师的心理负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