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国时的函谷关今在何处?乃秦国东部屏障——地形图展示

 zhangsanshi211 2017-01-17

秦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市北15公里处王垛村,东北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自古就是战马嘶鸣的沙场。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

其西据险峰,东临绝涧,南依秦岭,北频黄河,乃东去洛阳,西达关中的咽喉要道,素有“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之说,不知有多少血肉生灵于此湮灭,不知有多少悲歌豪情于此上演。“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字里行间演绎着函谷关的嗜血本性。

下图(图1)——函谷关细节图之一

战国时的函谷关今在何处?乃秦国东部屏障——地形图展示函谷关谷道自弘农涧西岸的函谷关关城起,全长10余里。空谷幽深,道路蜿蜒,崎岖狭窄,而谷道两侧,绝壁陡起,峰岩林立,可谓“车不分轨,马不并鞍”。

下图(图2)——函谷关细节图之二

战国时的函谷关今在何处?乃秦国东部屏障——地形图展示战国时,秦国拥有绝佳的地理优势。其扼守的关中地区,以天然的险峰大川与诸侯林立的中原相隔。函谷关同“扼秦楚之交”的武关、“川陕咽喉”的大散关、西北屏障的萧关并称“秦之四塞”。除此之外,想要谋定关中,仅剩晋西南处的黄河天险啦。这片区域看似正面宽大,然此段黄河的渡口却十分有限的,从北到南也就有龙门渡、夏阳渡、蒲坂渡、黄河大拐弯处的风陵渡等几个渡口。

下图(图3)——关中地形图

战国时的函谷关今在何处?乃秦国东部屏障——地形图展示当年(前409),魏文侯以吴起为将,伐秦河西地,取临晋、元里并筑城。次年,克洛阴、合阳后占有全部河西地。而失去黄河天险的秦国,只得退守洛水,修筑长城以御敌。秦长城南起今陕西华阴县东南,趋向东北越过渭河后,沿洛河右岸北山,止于黄龙山南麓。由此,秦国完善了防御体系,稳定了关中地区,为国内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外部基础。

下图(图4)——古黄河渡口及魏占河西地

战国时的函谷关今在何处?乃秦国东部屏障——地形图展示凭函谷关的险峻,秦国常却诸侯袭扰。秦惠文王更元六年(前319年,即嬴驷称王第六年),魏王逐张仪,改公孙衍为相,行合纵之策。次年,赵、魏、韩、燕、楚五国推举楚怀王为纵长,联合伐秦。然五国虚与委蛇,各怀鬼胎,秦军败赵魏韩于函谷关外后,联盟土崩瓦解。

秦军坑杀40余万赵军,结束秦、赵双雄对峙抗衡的战略格局后,东方诸侯只得在合纵的形势下苟延残喘。秦庄襄王时攻魏,信陵君归国,魏王免其窃符杀将之罪,授上将军印。魏安釐王三十年(前247),信陵君遣使遍告诸侯,赵、韩、燕、楚等国纷纷出兵救魏,任其节制。公子遂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今河南西部黄河以南),秦将蒙骜败走,虽乘胜逐秦军至函谷关外,然终不能破关而入。函谷关之地利险要可见一斑。

下图(图5)——函谷关关城模拟图

战国时的函谷关今在何处?乃秦国东部屏障——地形图展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