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北方游牧民族来说,雁门关才是他们进入中原的不二选择。只有突破了这道关隘,他们才能长驱直入中原王朝的心脏地带;只要突破了这道关隘,即使没有成为中原内陆的主人,也能劫掠或敲诈到许多财物满载而归。这样的路径,直到明朝末年还屡试不爽、沿用不绝。
正因为这样,雁门关就成了中原王朝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咽喉要塞,雁门关的历史,也几乎成了一部绵延不断的战争史。汉击匈奴,唐防突厥,宋御契丹,明阻瓦剌,自有雁门关以来,发生在这里的战事竟然达到了1700次之多。与此同时,也产生了李牧、李广、薛仁贵、杨家将、陆亨等等名将,他们早已是家喻户晓、彪炳青史。在小说《天龙八部》中,金庸把乔峰的自杀情节放在了雁门关。
雁门关地处塞外与中原的交通要道,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这里既是扼土守国的军事要塞,又是商贾通衢的经济要地,更是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的交融处所,在民族大融合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据史书记载,最早与匈奴进行关市是汉孝文帝(-179~-157)时,匈奴将其牛、马、羊及畜产品运至边境,换取内陆的粮食、布匹、铁器等物。
大约在汉朝初年,内陆商人便与匈奴“通关市”,曹魏时期,商人与鲜卑“通胡市”,北魏时期,从中原经代州到蒙古大青山的商道始见雏形。唐朝,山西商人与突厥边贸“互市”。北宋时期,山西商人与契丹“通商互市”,明清时代,山西商人更把“茶叶之路”一直延伸到异国他乡。日本学者宫崎市定认为,中国最早的商人应该是山西商人。
雁门关那条古道南北延伸,在历朝历代,祁县、太谷、平遥、榆次、介休等和关南地区的代州、忻州、崞县、五台等晋商,均经雁门关北上,或远赴西北直至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阿富汗、伊朗,或远赴东北直至朝鲜、俄罗斯,或远赴杀虎口、张家口、蒙古、俄罗斯。反过来,晋商从蒙古、俄罗斯、朝鲜、哈萨克斯坦、阿富汗、伊朗等地采运的货物,也经雁门关南下,至中原,下江南。
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作用,雁门关不仅形成了丰富军事文化、边关文化特色,同时还集聚了众多的文化名人,在雁门关留下了千古名篇。唐初四杰之一的卢照邻,伟大的诗人李白,北宋的司马光和范仲淹,金代的元好问,明代的顾炎武和傅山,以及历代无数文人墨客,都曾在雁门关登临吟咏。
在关城的东门上,有武则天手书的“天险”两个异体字。试想,一代女皇绝不会鼓励和赞扬战争,她一定是希望雁门关能以天险之雄来阻止侵略、化解战争的。
雁门关的辉煌在于战争,雁门关的韵味在于出塞。三千年间,雁门关除了战马的征尘,还有环佩的叮当和琵琶的吟唱。
在关城东门外的紧邻处,有十一孔窑洞,这是当年雁门关的驿站。据说,这里曾居住过多位帝王和将军,也接待过五位出塞和亲的公主。
公元前33年,一位中原女子告别家园故土,在这里住宿一夜后毅然走向了大漠。她,就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这个美貌绝伦、有胆有识的奇女子,深知前途未卜,却仍然请命相赴。历史终究记住了她,记住了她所作出的贡献,雁门关也成为她人生当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地方。
沿着王昭君的车辙,东魏兰陵公主、隋朝义成公主、唐朝咸安公主……先后有十几位公主从这里出关,从此不再回头。这些和亲的公主们,自身承受的是“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带来的都是或长或短的“遥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的安定局面。就和亲者本人来说,她们牺牲自我,利惠了国家和民众。
当时,北方少数民族将牛、马、羊和畜产品,中原内陆将粮食、布匹、铁器等,都运往雁门边境互换。唐朝时边境贸易更为兴盛,共开通了七条商贸通道,其中两条就途经雁门关。即使是杨家将浴血沙场的北宋,朝廷与辽国也约定在雁门关等边城设立市场,只要没有战争,交易都在进行。清之后,中原商人从全国各地采购货物,经雁门出关进入欧洲市场,雁门关更成为了“丝绸之路”衰落后第一条陆上国际贸易商路的关键一站。
无数的商人群体从天南地北走来。他们承继着家业的梦想,在这里来来往往、进进出出,几百年来就这样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着。城门下那两道足有几寸深的光滑净亮的车辙,透着风雨和沧桑。城门旁的那个分道碑,它规定了车辆上下行的路线,疏通了雁门关交通拥挤的状况,成为中华大地最早的交通岗。
雁门关分道碑,立于清代乾隆三十六年(1772年),是中国现存不多的“古代交通规则碑”。乾隆盛世之际,雁门关道南段原有的一条路已无法满足往来车辆的通行需求。于是代州知州只好另开车道,立碑示众。碑文曰“雁门关北路紧告山崖,往来车辆不能并行,屡起争端,为商民之累。本州相度形势,于东路另开车道,凡南来车辆于东路行走,北来车辆由西西路径由,不得故违”,从而合理地分开了上行下行,有效地缓解了交通压力。这碑文正是当时“关道”繁忙程度的真实写照。
雁门关南边的阜戈寨村和北面的雁门关村,过去都是附近最繁华的村寨,关道两旁店铺林立,商行、客栈、饭店、酒肆应有尽有。无论出关还是入关,客商们往往都要在这里打尖、住宿、交接、洽谈,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只是到了后来,随着雁门古道的荒废,这里的繁华才消失在冷月下,颓缩在荒草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