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字的产生居然和上古的乐器有关?

 青木森森 2017-01-17


字源解说


文言版《説文解字》:和,相譍也。从口,禾聲。


白话版《说文解字》:和,相呼应。字形采用“口”作边旁,采用“禾”作声旁。



  本   字“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省略,表示吹奏用芦管编成的“排笛”,造成不同声部的乐音美妙谐调共振。


,金文(口,说话)(禾,“龢”,吹奏多管的排笛,造成谐音振),比喻不同人的言论相互响应,相互协调、合拍。


金文异体字以“言”(说话)代替“口”(说话),明确“言论不同而协调”的含义。


造字本义:动词,言论、观点不同,但主调合拍,宗旨一致



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在汉语词语“和谐”中,“”与“”近义而有所不同:“”表示不同声音、不同观点因相合拍、相融合而产生共鸣,强调诸异而致同;“”表示相同的声音、相同的观点因一致而统一,强调诸同而大同。“”的统一性比“更为丰富。

                      
  合并字“    


文言版《説文解字》:龢,調也。从龠禾聲。讀與和同。


白话版《说文解字》:龢,协调。字形采用“龠”作边旁,采用“禾”作声旁。读音与“和”相同。


”是“”与“”的本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禾类植物的芦管。


,甲骨文(朝下的“口”,吹奏)(多管多 孔的排笛),表示吹奏具有和音功能的排笛。当“”作为单纯字件后,甲骨文再加“禾”(禾类植物,借代芦管)另造“”代替,表 示吹奏用芦管编成的排笛。



造字本义: 动词,吹奏用芦管编成的“排笛”,造成不同声部的乐音的美妙谐调共振


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金文“龢”省去排笛形象后简化成“和”。古籍多以”假借“”;而“ 被“”代替。



词汇分类


①本义,动词:不同声音、言论相互响应,协调合拍 hè。

咊(和),相譍也。——《说文 · 口部》


和,声相应。——《广韵 · 过韵》


和,调也。——《集韵 · 过韵》


音声相和。——《老子》


乐从和。——《国语 · 周语下》


倡予和女。——《诗 · 郑风 · 萚兮》


客有吹洞箫者,依歌而和之。——宋 · 苏轼《前赤壁赋》


(郑)絪等从而和之,议始定。——《资治通鉴 · 唐顺宗永贞元年》


②形容词:谐调的,无冲突的 hé。


和,谐也。——《广雅 · 释诂三》


和,顺也。——《广韵 · 戈韵》


和,不坚不柔也。——《广韵 · 戈韵》


和无寡。——《论语 · 季氏》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 子路》


和于身也。——《战国策 · 赵策》


同寅协恭,和衷哉。——《书 · 皋陶谟》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礼记 · 中庸》


阴阳和而万物得。——《礼记 · 郊特牲》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论语 · 学而》


与楚以和。——《史记 · 屈原贾生列传》


颜色愈和。——《史记 · 魏公子列传》


风习习兮和暖,百草萌兮华荣。——汉 · 王逸《九思 · 伤时》


身或不和则药石之,针灸之。——唐 · 李华《国之兴亡解》


虽笑未必和,虽哭未必戚。——唐 · 孟郊《择友》


心远居无陋,神和生自足。——唐 · 张说《早霁南楼》


情不交,则万邦不和。——唐 · 陆贽《奉天论延访朝臣表》


清和好时节,微风吹袂衣。——唐 · 白居易《首夏病间》


漠漠纷纷不奈何,狂风急雨两相和。——唐 · 白居易《惜落花赠崔二十四》


④动词:麻将等游戏中按规则将花色凑齐 hú。 和牌 和了个满贯 / 碰和


⑤副词:谐调地,无冲突地 hé。 和解 和谈 和议


⑥动词:连同,连带,共同,伴随 hé。 和盘托出 和衣而卧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五代 · 李煜《捣练子 · 秋闺》


设有违误,纠察灵官奏请分别示罚。其最重的,徙植津亭驿馆,不特任人攀折,兼使沾泥和土,见蹂于马足车轮。——《镜花缘》


⑦名词:总数 hé。 和数 / 饱和 总和


勾股和,即勾与股相併之数。——清 · 梅文鼎《勾股举隅 · 和较名义》


⑧连词:表示并列 hé 。 / 人和人 天和地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宋 · 岳飞《满江红》


⑨介词:与,跟 hé 。 和你在一起


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宋 · 秦观《阮郎归》


当时闻语,和俺也恓惶。——金 ·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你和他从头里传消息,沿路上曾撞着谁?——元 · 孟汉卿《魔合罗》第四折


盼今朝得傍你蟾宫客,你和俺倍精神金阶对策。——明 · 汤显祖《牡丹亭 · 如杭》


在中国古代汉语及古文字史中,“和”字出现较早,已见于甲骨文和金文。


《说文》:“和,相应也,从口禾声。”在早期甲骨文中,“和”作“龢”。《说文》:“龢调也,读与和同”。


朱骏声《通训定声》:“《一切经音义》六引《说文》:‘音乐和调也。’《国语》:‘声相应保曰龢。


《东都赋》:‘龢玲珑。’经传多以和为之。”按朱说,“和”的字源可以追溯到“ 龢”字,二者在古代经传中通用。因此,“和”即“龢”也。又《篇海类编·器用类·部》:“《左传》:‘如乐之。’又徒吹曰,今作和,又谐也,合也。”


可见,“和”字源于“龢”。而“龢”又从“龠”从“禾”。


《说文》:“龠,乐之竹管,三孔,以和众声也。”龠是中国古代竹制的吹奏乐器,最初只有三孔,后来发展为多孔,即今所谓的排箫。“龢”以左旁的“龠”表形,以右旁的“禾”表声,表示吹时,从长短不同的竹管发出的“和和”乐音以调和众声。



“和”源于“龢”,又源于“龠”。


因此,“和”字的产生乃源于上古的乐器及音乐,并由乐器的合奏及音乐的合鸣,引申出“和调”、“和谐”、“和合”、“唱和”等涵义。


从上述对“和”字字源的考察,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和”是从古代乐器及其演奏的音乐中发源的。这一点亦可从中国古代的音乐理论和儒家的“乐教”中看出端倪。


中国古人通过音乐提出“和”的理念,而音乐又源于天地自然之和。


这样,音乐就成为沟通“天人之和”的桥梁。《乐记》在解释《诗·有》中“肃雍和鸣,先祖是听”这两句诗时,尤其揭示了“音乐之和”的重要意义:“夫肃肃,敬也;雍雍,和也。夫敬以和,何事不行?”只要做到诚正雍和,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实行呢?


所以,好的音乐,即能起到陶冶性情的作用,使人的性情归于“和”。


通过音乐,使人“反情而和其志,比类而成其行”,故“君子之听音,非听其铿锵而已也,彼亦有所和之也”。


不仅如此,“音乐之和”还可以超越语言、种族和国界的限制,成为人类的共同语言。


《乐记》说:“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和,故百物不失;节,故祀天祭地。……如此则四海之内合敬同爱也。礼者,殊事合静者也;乐者,异文合爱者也。礼乐之情同,故明王以相也。”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到,从“大乐与天地同和”、“和故百物不失”,到“如此则四海之内合敬同爱”,最后得出“乐者,异文合爱者也”的结论。


足见儒家推崇礼乐的根本目的,不是称王称霸,更不是掠夺与征伐,而是在于四海之内相敬相爱。


因此所谓“乐”,就是通过“异文”的交流,达到“合爱”的目的。这里,“异文”虽然本指各种不同的乐曲形式,但其引申的义涵及其所包含的逻辑,则完全与“和”的字源相呼应。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