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MOOC | 对外汉语&东方的神奇树叶~'茶'

 pxiang818 2017-01-18



“煎茶点茶功夫茶,春茶夏茶和秋茶,红茶绿茶乌龙茶,礼仪之邦最讲茶”——起源于中国的“”,作为中华文化的特色代表之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免不了要向国际友人们介绍一番。


那么问题来了……

· 茶的译名除了小伙伴们都知道的“tea”以外,还有“chai”,为什么会有两种翻译?这两种译名又有什么区别呢?


· 中国茶分为哪几类?为什么红茶的英文是“black tea”(黑色的茶)?那黑茶的名字怎么办?


· 初级阶段对外汉语教学的“茶”应该讲到什么程度?



中国茶看似简单,却也隐藏着不少奥秘。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教好“茶”,我们需要了解以下小常识~

你说“tea”,我说“chai”,都是茶?

“茶”源于中国,“茶”在各种语言中的名称也源于汉语。我们发现世界上“茶”的译名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我们常见的“tea”,另一类是“cha”、“chai”等。比如大家去印度、巴基斯坦等地,当地人就会说喝chai而不是tea。大家有没有思考过,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找到了这样一张图,图中“完美”地诠释了cha和tea这两种不同译名的地区分布及其背后的…zhimin…故事(此处不展开啦,有兴趣的童鞋欢迎留言区交流哈)


红点表示“cha”类,蓝点表示“tea”类)

引自 Mapping the words for 'tea'


为什么不同地方,对“茶”的翻译不一样呢?

(以下内容由小编查阅资料后整理,欢迎留言交流探讨)


中国茶主要经由贸易传向西方,分陆路和海路。

陆路源于西汉时期开始的丝绸之路,茶从古代中国北方的中原地区传出;海路源于16世纪开始的殖民贸易,广东和福建为茶的两个主要传出地。


所以答案就很明显了——


北方方言中的“茶”读cha,传入中亚、西亚后在波斯语中加上后缀“-i”以表示外来的概念,之后传入俄语变成чай(chay),所以今天在俄罗斯、中西亚、和东欧一些国家,“茶”的读音为“chai”及其变体。


粤语中的“茶”读[tsa](ca),葡萄牙人从广东将之带走,并传至自己的殖民地,所以今天在葡萄牙和非洲、南美一些国家,“茶”的读音为“cha”及其变体。


闽南语中的“茶”读[te],荷兰和西班牙人从福建(尤其是泉州和厦门)带走茶,传入南亚、东南亚、西欧以及非洲、美洲、大洋洲,产生了今天最通行的一个发音[tea]及其变体[tee]、[the]等。


请看欧洲诸语言中“茶”的变体分布图


引自 Mapping the migration of words:Infographic reveals the roots of Europe's languages and how countries are linked to the wider world


由此可见,世界语言中“茶”的发音都源于中国话,不同译名源于汉语方言的差别。


社会语言学的视角来看,殖民贸易产生的社会接触导致了语言接触,语言接触产生词汇层面的借贷;各种语言根据自己的音系特征对借词的发音进行改造,从而产生了“tea”族词和“cha”族词的诸多变体。


茶的分类和译名

中国的茶叶分类标准有很多,我们通常按其加工工艺的方法不同,分为六大类: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黑茶;此外还有一类是再加工茶,如花茶和紧压茶——简称“6+1”,这是全世界品类最齐全的茶体系。

六大茶类与其对应的译名

绿茶——Green tea

白茶——White tea

黄茶——Yellow tea

青茶(乌龙茶)——Oolong tea

红茶——Black tea

黑茶——Dark tea / Fermented tea / Post-fermented tea


想必机智的小伙伴们已经发现了,在用颜色词命名的各类茶中,红茶(Black tea)青茶(Oolong Tea)所对应的英文真是“独领风骚”,这是为什么呢?

(以下内容由小编查阅资料后整理,欢迎留言交流)


【红茶/Black tea 解读】 干茶vs汤色

中英文都用颜色词给茶分类命名。但是对“茶”的色泽的观察,其实有不同的角度——

  • 干茶的色泽(即茶叶本身的颜色)

  • 茶汤的色泽(即茶水的颜色)

  • 叶底的色泽(即泡开后茶叶的颜色)

例如:


中国的红茶与英文的Black tea源于对茶叶色泽的不同观察角度。红茶的干茶色泽乌黑油亮,汤色呈橙黄或橙红色——英语根据干茶的色泽命名为“Black tea”,而汉语则根据茶汤的颜色命名为“红茶”。


【青茶/Oolong tea 解读】 “乌龙” 变 “青龙”

武夷山是中国较早将茶叶出口到英国的地区。受限于当时的制作工艺,武夷茶发酵程度很高,干茶颜色乌黑,英国人称其为“Black tea”;但由于武夷茶冲泡后红汤红叶,汉语将之归于“红茶”。又由于其干茶颜色乌黑,形状紧结像龙,所以当地人将其取名为“乌龙”。


现在普遍认为,乌龙茶(也叫青茶或半发酵茶)的制作起源于武夷山的小种红茶工艺,恐怕当时的小种红茶就叫乌龙茶,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制茶技术的提升,武夷山一带的茶师发现半发酵的青茶别有风味,于是开始制作半发酵的青茶。因制作工艺的改变,干茶外形逐渐从乌黑色转变为青褐色(从此“乌龙”变成了“青龙”),但乌龙茶/Oolong tea的叫法却一直沿用下来。


关键内容总结↓↓↓

  • 武夷山是世界红茶和乌龙茶/青茶的发源地;

  • 正山小种被称为“世界红茶的始祖”。

茶叶分类历史


内容引自《茶学入门》P36-P37

浙江大学出版社,主编屠幼英等。


中国十大名茶


西湖龙井茶、洞庭碧螺春、六安瓜片、黄山毛峰、信阳毛尖、都匀毛尖(以上六种属于绿茶);

祁门红茶(属于红茶);

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属于乌龙茶);

君山银针(属于黄茶)。


对外汉语:聊“茶”不忘语法点

自丝绸之路开始,茶就从中国开始走向世界。可以说,茶是全世界除水之外,消耗量最大、最普及的一种饮料。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中也必然涉及到茶,接下来刘晓雨老师的短视频告诉我们,在聊茶的时候,还可以讲到这些语法点


北京大学MOOC

《More Chinese for Beginners》

week3-4 Coffee or tea(试听)


这是面向汉语学习者的零起点基础汉语进阶课程《More Chinese for Beginners》中的一课。课程时间6周每周1个单元,每单元4课,内容包括个人、日常作息、饮食、麻烦和问题、健康、经历和计划,六个方面。语言基本涵盖了基础级的语法项目,词汇在入门课程的基础上有所丰富,知识链接中提供了有关日常生活、节日、艺术、科技、自然、社会等方面的中华文化介绍,以达到“听说提高、词句丰富、文化增进”的设计目标。

WEEK 1:

What do you know about him/her?

WEEK 2:

I’m very busy!

WEEK 3:

It’s so delicious!

WEEK 4:

What’s the matter?

WEEK 5:

I’m not feeling well.

WEEK 6:

When will be the next holiday?


【主讲人】

刘晓雨(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副教授)

自1991年以来,在中国国内和英国牛津大学、荷兰莱顿大学、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理工大学(BCIT)、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泰国朱拉隆功大学等地举办的汉语进修、研究生培养、汉语教师培训、文化讲座课程中,教授留学生、研究生、中外汉语教师2200多人,7000多课时。参与编写和出版过《走进中国》、《中级汉语口语》、《快乐汉语》等广受欢迎的汉语教材。




之前推送过的70万+粉丝的对外汉语网红课——零起点基础汉语入门课程“Chinese for Beginners” (单击可链接至相应页面)与 本期视听的零起点基础汉语进阶课程'More Chinese for Beginners'均已在免费大型公开课平台Coursera上线啦!本课程依旧全部采用拼音教学,不涉及汉字,在学习语法点的同时点滴领悟中国文化。各位读者若有正在学习初级阶段中文的朋友,欢迎【转发+分享】给需要的小伙伴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